《开闽三王》(连载6)
关于王审知卒年及其子嗣之考证
王子平辑录
《中华王氏大典》王氏开闽伟业虽始于王潮,但却成于其弟王审知,因此,后世都尊王审知为“八闽人祖”、“开闽第一”,并奉为开闽王氏始祖。卒年系为同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开闽始祖王审知子孙众多,子嗣十二人,但长年宗室倾轧相残,再加上朱文进、连重遇血腥政变和南唐的灭殷战争,使得国破家亡之后的王氏宗族成员枝叶凋零。为避劫难,纷纷改姓,东南沿海有;王、游、沈、叶是一家之说。
史载王审知共有十二子:长子延翰;次子延禀是王审知养子(原姓周),官检校太保、建州刺史;三子延钧;四子延丰,任罗城都挥使、检校尚书右仆射;五子延美,官节度行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韶州刺史;六子延保,官右散骑常侍、洪州长史;七子延武,任右散骑常侍、光州长史;八子延望,官右散骑常侍、梧州司马;九子延羲;十子延喜,任右散骑常侍,易州司马;十一子延政,官右散骑常侍、绛州司马;十二子延资,官右散骑常侍,虔外同马。
道光六年(1826年)合族撰修《忠懿王氏族谱》时已传至廿五代,至今传至卅余代,后裔不仅遍布闽、台、江、浙、粤,而且向海外扩展及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东南亚等地。
《闽国史事编年》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未(卜二日),王审知卒,享年六十有四。有子嗣十二人,女七人。长子延翰嗣位,自称节度留后。
审知卒年,诸书所载颇异。《旧五代史·王审知传》谓同光元年卒,然同书《庄宗本纪》,载有同光二年五月丙午,以王审知检校太师、守中书令、福州节度使事。岂去年已卒,今年五月尚未为唐所知耶?故谓元年卒实不足据。《九国志》卷10谓同光二年十二辛未薨,在位二十九年,亦与事未符。审知以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十二月王潮卒后嗣位,是岁丁巳,至同光二年甲申(924年),仅二十八年,自相抵牾。且同光四年(926年)二月庚子(十三日),王审知委延翰权知军府事始报至洛阳,又同月癸丑(二十六日),湖南马殷亦仅奏审知疾甚,副使王延翰已权知军府事,请降旄节。三月辛酉初五日,《旧五代史》卷34作“辛亥”。查三月丁巳朔,本月无辛亥日,当依《通鉴》作“辛酉”。后唐除延翰威武军节度使。如谓审知卒,何至四年春方为唐所知?唯《运历图》、《吴越备史》、《新五代史》、《通鉴》、《重修忠懿王庙碑》等谓同光三年卒为是。三年十二月延翰权知军府事,四年二月报至洛阳,于理为顺。如此,在位二十九年说亦可通。至其卒之月日,亦有当考者。《通鉴》谓十二月辛未卒。《墓志铭》谓:“同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薨于威武军使院,享年六十有四。”《重修忠懿王庙碑》谓十二月十二日薨于正寝。查同光三年十二月庚申朔,辛未适十=二日,三者正符。《吴越备史》卷l同光三年十一月下谓:“是月,闽王审知殂置于第二个“是月”之后。其前文中当脱“十二月”一段文字。《十国春秋》卷90《太祖世家》注文引《福州志》云:“闽王审知以五月五日卒,是日罢节事,相沿至今,郡人犹用初四日为节。”或以他事附会之耳。1984年春,笔者赴闽省访查闽国史迹时,曾以是事询诸故老,皆云不闻福州以初四日为端阳节者,仅云福州南若干里之某处有一小范围以五月初三日为端阳节者。是事待考。
又:《五国故事》载:“(王延)翰妻,博陵氏也。或日忠懿暴终,博陵之鸩故也。”审知以五月已寝疾,至十二月卒,何云“暴终”?恐亦传闻之词,未足信也。
至于审知子嗣,诸书所载亦多不一。《王审知墓志铭》谓:“嗣其世十有二人,……女七人。”宋王继先《大宋熙宁九年复闽祀祖记》亦谓:“王嗣十二人。”又宋郑侠《重修莲华永兴禅寺忠懿王祠堂记》谓,鄂州节度使判官刘技之子文济,娶审知季女,封柔靖夫人,进封冯翊。又谓:“王之女七人,柔靖夫人其季也,王最钟爱之。在襁褓时,常抚其背日:“汝虽适他姓,终奉吾祀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