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二十三)
王听兰先生,你好!
你在中华王氏网和《通讯》61期刊用的《新唐书》中究竟有没有王抟的四子“王言”——回复王登明先生的信件;与你的琅琊王氏大总谱主编,在网上和《通讯》60期上答王登明“王言与王亿之辨”是有矛盾的。听兰先生,你承认漏掉了一个“无”字,即并无王言。你的琅琊王氏大总谱主编说: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载“曒生宠、宠生仲连,生绍,生玙,生及,生岁,生抟,生倜、倓、伦”并王言。为什么把“言”和“倜、倓、伦”三人分开来写?而用“并”字连起来。这就说明了:作者对“言”是不是“抟”的四子没有把握。一个说“并无王言”,一个说“没有把握”。好像一付对联,平仄又不相协。意思相近,矛盾很大。
听兰先生,你在三槐王氏上源考证总结报告中说:王褒至王抟的世系大有问题,可能是拼凑的。从而证明三槐王氏不是王抟的后裔。可是你的琅琊王氏大总谱主编则说:“根据《新唐书》上的记载,自王褒至王綝(方庆)再至王玙,再至王抟,这一段史料是清楚而且连续的。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记载“曒生宠,宠生仲连……生岁、生抟、生倜、倓、伦”并王言。一个说大有问题,一个说这段史料是清楚而且连续的。同样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也是《通讯》多次刊用的史料原文,你王听兰用就是“正史”,我在你的《通讯》上原文搬用过来就不是“正史”了,同样是“正史”。
王听兰先生,你堂堂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等七八个总谱和《通讯》的主编,看了我的简信十八之后,才大吃一惊。现在就输不起了,说什么漏掉了一个“无”字,即并无王言。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话。而且对此只说了一句“道歉”就完事,对问题的实质未作任何表态,想蒙混过关。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为,说错了该你自己负责,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去。你还说:“现在才回信‘指正’呢?以纠正他的错误提法。但他咬定是正确的,而且后来的多次来信一直翻来覆去地重复这个错误信息”呸!王听兰,我的错误提法在哪里?并王言是《新唐书》上的记载,是你多年来在《通讯》和你的考证文集以及多种资料上应用过无数次,多次公布于王氏族众的面前。并王言已是历史事实,现在你就不认帐了。王听兰,你是在说“疯话”或者是在说“不要脸的话” 。你到处都是记载的“并王言”,现在不认帐能行吗?收得回去吗?
听兰先生,你到处都是用的拼凑、造假、认定和填入……,你都认帐,没有驳斥和不承认的反映,一个“并王言”为什么不认帐,能收回去吗?
王听兰先生,你的中华王氏网和《通讯》都只能宣传与你唱一个调的内容,遇有不同观点的文稿,你一个不刊用,有的已上网也要删掉。最近根本上不了网,是关闭了或者是停业整顿,或者是在调试什么?如果是害怕别人揭露你王听兰搞拼凑、造假、认定和填入,那就更进一步证明,你编造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见不得客人,是错到极点的劣质产品。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2013年2月2日 电话:13075492915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