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王元开后裔
关于对“王百万--王元开”世系连接的最后说明:
目前而言,王百万至王元开世系连接要达到比较准确的程度,唯一的方法就是要跳出“唯我家谱”,就是不要只依照本人家谱推论,而是要依照已经出现的多种家谱资料来推断和考证,才能作出正确结论。本人为什么一直坚持“王百万--王如龙--王璋--王泯--王锜--王元开”这一世系连接,是从三种家谱中找到答案的。这三种家谱是:自己的家谱、王伦华的家谱、王怀德家谱及王思德考证资料。
在自己的家谱和王伦华家谱中,都有同样记载:王百万有二子:如龙、如虎。如龙之子王璋,洪武戊申(1368年)时封为阁老;如虎之子王帮福(1361年)剿红巾贼。应该说,家谱中对这三人的记载是正确的,与王伦华家谱相互印证。
现有资料证明:王元开出生时间为1381年,与王璋相隔三代,时间约为70年左右,应该说得通。
王福,家谱记载是王璋之孙,1368年带领八子剿刘福通,这在情理上就说不通,爷爷与孙子出生时间基本相同,这是不真实的;经王思德先生考证,王福至王应斋这五代,由于受当时历史、通讯等条件限制,出现考查不实是情理之中,应从家谱中删除。因此,自己家谱与王伦华家谱对王百万后的几代连接是:
自己的家谱:王百万--王如龙--王 璋(1368封阁老)--王泯--王锜--王元开(1381年生)
王伦华之谱:王百万--王如虎--王帮福(1361年剿红巾贼)
如果按照王字培公布的《关于入播始祖王元开上源世系考证 2011-7-9》:“百万----如龙----璋----泯----福----天荣----千三----锜----元开”每代相隔20年来推算,王元开1381年生、王锜1361年生、王千三1341年生、王天荣1321年生、王福1301年生、王泯1281年生、王璋1261年生、王如龙1241年生、王百万1221年生。通过这一时间推算,我们不难看出,这就会与王伦华家谱中的记载有出入,造成同一个祖宗不同家谱记载就会不同。
看到这一组数据,请王字培及诸位先生自己考虑吧!!!
王福、王领轴、王帮福,根据同一孙子王千三的相同诗句及其都有剿红巾贼的事件来认证,应该是一个人,应该是王如虎之子而不是王泯之子。
王元开上源世系中的“老八房”,应该是王如虎之孙才对。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去看王思德先生的考证资料,自己纠正王字培先生公布的世系连接。
至于王百万上源,自己根据情况连接了。
提醒宗亲别再上王耿的当了
今天收到王伦华传来一份家谱资料,特在此提醒相关同宗,千万不要上当。其资料如下:
王巩--王琳(一名王奇)/王皓--王缙--王德--王顺(一名四顺)--王如龙(谱名思韩)--王章--王泯--王茂(谱名领轴、王福、王福建等)--王贵(得林)/王麒(凤)--王翱
对上面世系连接中的人物,这里只交待王茂一人,在该谱中是这样介绍的:王茂,字伯昌,别号东村老人,谱名领轴、王福、王福建等。配杨氏、李氏、刘氏等,生八子:荣(金)、华(银)、富(匣)、贵、龙、虎、凤(曹县谱名麒)、麟。
看了上面资料,本人非常清楚这是南京王耿的杰作。王耿将山东曹县王金平之谱中的王茂与本人家谱中的王福及重庆王怀德家谱中的王领轴整合为一人,如果三家谱中记载资料基本相同,整合在一起当然没有关系,但谱中王茂与王福出入很大,王耿强行整合。现在我们来看相关谱中是如何记载的。
首先了解山东王茂家族的真实信息,下面是山东王茂后裔给我的回函:
尊敬的王金礼同宗,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并详细提供了王磐的有关信息。您从网上看到的山东王金平的有关王茂家族的信息不是原始的王茂家族的信息资料。有些是不确切的,我们的家谱中从未出现过“王磐”的任何信息,这些以及王茂“又名王福、王领轴”,以及其他配杨夫人,生八子等等信息原谱中都是没有的,都是经过王耿考证之后加上去的。
原谱中确切的上源只到王茂,王茂字伯昌,号东村,元末进士,元至正丙午(1366年)由户部尚书调福建行省左丞,1367年因母亲病故致仕。之后因为抵抗朱元璋被俘,朱元璋欲授予他刑部尚书,坚辞不受被朱元璋流放到安庆劳役,之后朱元璋体谅其忠心,让官员礼送回老家山东曹县。原来一门远近四支二百余人的大家族,因此事牵连而四散互不联系,最后只有子孙十六人跟随王茂返回故里,最后葬于水涸村祖坟。
我通过家谱文字资料结合县志史料,推断考证王茂的出生时间为1310年,逝世于1390年前后,享年八十岁。
从王茂本人《家书》之后所附父母、祖父母等生辰忌日记录中可以看出王茂祖父一辈是兄弟四人,王茂的祖父排行第二或第三,其祖父与四祖父均是郡侯,王茂的父亲是郡公,1367或1368年去世。王茂本人写出了继室刘夫人,侧室李关夫人的生辰忌日,但唯独没有原配的信息。
其次,了解本人家谱中相关世系原有的连接:
第一种连接是:王 素--王 皓--王 缙--王辅德--王百万--王如龙--王 璋--王 泯--王 福--王天荣--王千三--王 骥
第二种连接是:王文明--王德--王四顺--王思忠--王以文
通过以上资料,大家可以看到南京王耿是如何给他人进行考谱的。今天提供相关资料,目的是希望大家要有明亮的眼睛,不要再上当了。如果你仍然要上南京王耿的当,他会骂你是“猪”,还记得我揭穿王耿骗人的时候,王耿在网络上说过的话吗“我在网上少杀几头猪”。
请看王伦华家谱中对“王百万”等的记载
传至元朝王百万先祖娶陈氏生二子:王如龙、王如虎,一任山西总督,一任山西提督大将军。至元朝末年,即公元(一三六八年)时,由朱元璋、刘福通等为首领白莲教,头缠红巾,名红巾军起义灭元建立明朝。值此战火纷飞,烽烟四起之时,我王氏先祖王如虎之子,王邦福、王邦祿 、王邦滚、王邦滔、王邦清、王邦鸾等,为避战乱,迁徙入蜀渝城重庆南吉门居住。后迁江津仙池壩落業。
王邦福祖下有八子即:兴龙、兴虎、兴麟、兴凤、兴荣、兴华、兴富、兴贵等。成人后各自离散。分别在四川省綦江县、贵州省正安州、遵义等地落业。
興荣祖下有三子即:应智、应明、应奇。应智、应明到贵州望里七甲熊家坝落业。
应奇与兴荣父子到涪州梓里东流溪插站落业,明末崇祯皇帝十七年,即公元(一六四四年)张献忠起义,四川遭受战争灾难,百姓避乱四方。应奇祖离家避乱,临行前则将年高病重之父兴荣背至幃子塝古生基内,殊知战乱稍息,返家探望。兴荣祖早已去逝矣。遂就地葬於古生基内。
从我邦福祖入川至此时,为时二百七十六年(待考证),其兴荣祖辈字谱为何,实无据可稽耳。继后曾几次更字,仍然无年月、地址可考,
应良号(干)三弟兄同榜进士有诗为证。 王应良题诗一首曰: 根深枝茂叶繁英, 源远长流脉盛盈。 历汉明称巨族囗, 迁湖黔蜀号名门。 吾家不小登科子, 寒舍许多读书人。 惟原孜孜勤苦读, 荣华富贵万万春。
谱载“明朝阁老王璋”之子探讨
根据家谱记载,王璋在洪武茂申为阁老一说,本人查阅了相关资料,没有查到王璋的相关信息,但了解到以下“弼、志、伟”的基本信息,能否与王璋成为父子?供王元开后裔商讨:
定远候王弼(1332-1393),明朝初期军事将领、大将军。因作战有功,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定远侯,赐铁卷?摇,后裔迁入盐亭,授黾百户于富驿镇。清光绪十二年,在元宝山上,建其衣冠墓和石碑至今保存完好。 墓碑长联曰: 铜柱铭功,金陵佐命,源远流长,五百年来宗族盛; 王关奏绩,铁卷扬辉,支分派衍,三千石后子孙多。
六安侯王志(1335-1386),臨淮(今安徽鳳陽)人),明朝初期軍事將領。其早年在濠州跟從朱元璋,隨其攻下滁州、和州,后任右副元帥。跟隨朱元璋大軍攻下常州、寧國、江陰、宜興、高郵、九江、黃梅、武昌、廬州,追擊張士誠部隊四十余里。后守衛六安。后攻下汴梁、懷慶等地,留守平陽。后跟隨徐達西征,洪武三年,進同知都督府事,封六安侯。后移守漢中。之後跟隨徐達進攻漠北,然後攻擊合肥,戰勝樓兒張。后督軍到雲南品甸,修築防設,安置居民。洪武十九年去世。追封許國公,諡襄簡。其子王威袭,廿三年卒,死后追坐党削,除。
王志原名王标,因为避朱元璋长子太子朱标之名,而改名王志。洪武19年王志卒,长子王威袭侯爵,不两年王威也去世了,但厄运随之而来,因为追究胡惟庸党,其家连坐而遭灭顶之灾。
由此可见,一个家族的兴衰,在历时洪流中有时候显得那么无常,想来令人扼腕,令人慨叹!
中国历代又有多少家族被迫隐姓埋名呢?真的是难以计数了!
看霍山《崔氏族谱》堂号曰:清河堂。仔细想来,觉得大大的不妥:本姓王,改姓崔,怎能冒用崔氏堂号?
清河堂是北方崔姓,张姓等大族的主要发祥堂号之一。
参阅安徽霍山光绪《崔氏族谱》
王伟(13??-1373),洪武六年,朱元璋派为云南诏使,被北元太子使臣杀害。
云南之地,乃忽必烈之子忽哥的后代袭封,一直称“梁王”,当时的梁王是巴匝刺瓦尔密。洪武六年,朱元璋派王伟为诏使到云南,前去召降。王伟很擅说辞,在大殿上历陈天意人事,侃侃而言,使得梁王“君臣相顾骇服,颇有降意”,并好吃好喝厚待王伟。不久,北元太子在沙漠自立,派使臣脱脱(蒙古人好多叫这个名字)从西藏入云南征粮,策划连兵以拒明帅。脱脱打听到梁王有降意,便逼迫他杀掉明使以表对元朝的忠心。梁王犹豫,下不了手,就派人把王伟藏于民间。脱脱闻知后,讥诮梁王说:“国家颠覆不能救,反欲附他人!”言毕,跃马驰去。梁王不得已,只得把王伟交出与脱脱相见。王伟虽为文士,铁骨铮铮,朗言道:“天命终结元朝,大明当代之!烟烬余火,敢欲与日月争光乎!汝早晨杀我,大明兵晚夕必至!”脱脱大怒,立杀王伟。可惜王伟奇才之士,竟死于“革命”胜利之后。
如果说以上资料有参考价值,那么,王璋生辰时间有可能是在1310年左右,“阁老”一说可能是真,与王福就不是祖孙关系,而是堂兄弟关系就能成立,从“王帮福、王福、王领轴”的孙子“王千三”的同一首诗来讲,王帮福、王福、王领轴本来就是一人,“王福至王应斋”这几代中的任何一代加入王元开上源世系中都是错误的。千万不要任意改变家谱中的任何信息来推断世系连接的正确性,而是要从多方面拿出资料来证明。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