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之十一)

2013-01-23 22:48:57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听兰先生:

您好!

近来,我对自己起草的“国史为为鉴  雾天必朗”一一细说三槐王的上源,“依托史料为标尺  运用对比辩是非”和“国史为魂  世源必清”一一再说三槐王的上源等三篇文稿进行了再三推敲和浓缩。这三篇用国史和史载文献著录的稿件,基本达到比较简短、比较清晰、直至祖宗的世系名录,意在让王氏族人对太原、琅琊两大系统的世系源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目前世面上流传的说法有多种,谁准确谁不准确,要让人们在掌握真实的历史证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定论。

(一)

琅琊三槐王氏世系源流一线图

1世晋—2世宗敬—3世凤—4世覃—5世渠—6世丰—7世芝—8世億—9世错—10世坟—11世渝—12世息—13世恹—14世亢—15世颐—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元—20世忠—21世浑—22世曜—23世袭—24世吉—25世骏—26世崇—27世遵—28世音—29世仁—30世融—31世览—32世裁—33世导—34世洽—35世珣—36世昙首—37世僧绰—38世俭—39世骞—40世规—41世褒—42世鼒—43世弘直—44世綝—45世皦—46世宠—47世仲连—48世绍—49世玙—50世及—51世岁—52世抟—53世言—54世彻—55世祜。

①三槐王的上源是琅琊王,是以国史《新唐书》为主线,从太子晋起至王祜的55个祖宗世系名录,有54个与《新唐书》相吻合,中间只缺一个王仁。

②关于王言的问题: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记载“曒生宠……生抟,生倜、倓、伦”并王言。王庸敬的《琅琊王氏通谱》中对三槐王氏源自王导的一个流传较广的记述是说三槐开基祖王言是唐末宰相王抟的儿子。在王庸敬所编著的《王氏通谱》卷二、三(2册),卷七(五册),卷八(6册)等谱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王言出自琅琊世系王导的阐述为“太子晋33世:导—34世……抟—53世:言。上述三项,是王听兰《通讯》43期上刊用的史料原文。”

③《三槐王氏通谱》卷一、《琅琊三槐王氏宗谱》、《琅琊王氏宗谱》卷之二、《琅琊王氏宗谱》(王氏历朝先正事略)、《王祜传》等史载资料,样样都记载有王抟的四子言或叫抟生倜、倓、伦、言。

④当代姓氏学专家王大良先生在《中华姓氏通书·王姓》一书的151页表十三,琅琊王氏世系表,从王吉—王骏……王抟—倜、倓、伦、言等二十九个世系与新唐书基本吻合。新唐书缺王仁,中华姓氏通书缺王音。

(二)

太原三槐王氏世系源流一线图

1世晋—2世宗敬—3世凤—4世覃—5世渠—6世丰—7世芝—8世亿—9世错—10世坟—11世渝—12世息—13世恹—14世亢—15世颐—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威—20世志—21世珣—22世言—23世山寿—24世嶔—25世彜—26世彞—27世勖—28世励—29世霸—30世殷—31世亥—32世岱—33世卓—34世述—35世懋—36世宏—37世(并)—38世(扬)—39世寓—40世牢—41世秀—42世玄则—43世焕—44世虬—45世彦—46世杰—47世隆—48世通—49福祚—50世勉—51世怡—52世潜—53世质—54世庆存—55世乾—56世言—57世彻—58世祜

1、三槐王氏的上源是太原王,是以永泰谱的世系为主线。从太子晋起至王祜的58个祖宗世系名录,与国史《新唐书》上相吻合的世系只有23个,在各种史料及其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上有记载的共21个世系,至今尚缺14个世系。这14个世系都是找的民间谱中相应的人物填入、拼凑补满起来的。其中:从21世珣至29世霸中间缺7个世系;37世至38世缺两个世系(用括号添的并和扬);54世至58世缺5个世系。

2、王听兰的《通讯》上刊用太原三槐王氏的世系源流:“是在三沙、上梅、永泰等三谱中,适当去伪存真,尤其是王威至王霸段,参照太原王氏通谱进行定格定位。特别是《永泰王氏宗谱》是清一色的太原王氏世系,在王通至王乾段有《二十五史》的史载资料为证,因此以永泰谱的世系为主线,又参考三沙、上梅、后港等谱并进行严格考证而进行适当修正,从而提出了一个比较标准的太原三槐王氏世系源流”。这段文字的欺骗性很大:适当去伪存真和适当修正,实质就是拼凑、填入。王威至王霸段,三沙、上梅王氏的上源是王元的后裔。《通讯》上记载从王元起有十一、二代,近三百年上下,是清一色的琅琊王,没有一个插色的。《通讯》上则说成世系混杂,真的是世系混杂吗?不。用连体书写王通至王乾段有《二十五史》的史载资料为证,纯属臆造,何处去找王乾?除赵孟頫在北图所藏《王氏世谱》载《宋尚书……王公纪畧》称王祜的曾祖为乾,即王言的父亲谓王乾。除此之外,国史(新唐书)、史载文献、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当代专家学者的著述等,连王乾的名字都查不到,怎么能说王言的父亲是王乾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从来家谱之失实,大率于前代之。太原王的世系源流,多数是从近修家谱中拼凑而成,缺乏历史证据,失实现象严重。拼凑、填入是《通讯》公开刊用的术语。太原王的世系源流太乱,根本不可信,不可靠。

(三)

几点建议:

①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恢复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原貌。正如《通讯》49期刊文……求同存异,尊重历史。各谱系老谱上的历史除非发现非常明显的谬误外,一律保留原貌。

②尊重历史,依靠证据。王庆存、王乾、王言除赵孟頫的一句话外,无任何历史证据证明王乾是王言的父亲。

③坚持宁缺毋滥。不搞拼凑、填入。维护祖宗的尊严。

④克服固执己见,不能轻信少数人无原则的吹捧、支持。著书立说,是对社会的贡献。尤以写谱牒书中的祖宗世系名录,必须有历史证据,千万不能有半点虚假。

 

电话:13075492915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2012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