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政公源流暨子嗣考》连载1

王文棱著
廷政公源流暨子嗣考 霞浦王文棱稿
引言
审知公
王审知字信通一字祥卿,生于唐懿宗咸通三年壬午(公元862年)九月初八巳时,卒于后唐同光三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公元925年)。光州固始人,父恁,伯兄潮字信臣,仲兄审邦字次都。唐末三兄弟率义军入闽,得闽地,王潮封广武王、审邦封武肃王,审知封忠懿闽王。世称。·开闽三王’’。闽王生于乱世,长于兵燹,壮年致力于治闽无暇顾及宗谱。晚年命属下评事王畲搜集本宗图谱撰修族谱,于贞明四年丁丑(公元917年)始修宗谱,监有自序(序文见《太原王氏六宗汇源》“古序部分")。后“五代十国”战火频频,闽王某些子孙面临灭族之祸,有酒隐之、有易姓之。故造成“三王"子孙谱系混乱现象。
现须对一些问题进行考证。
延政公
王延政字行正一字衰正;忠懿闽王王审知寸一子。闽王时授右散骑常侍、绛州司马。都教觫使。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建州刺史王延禀乘闽惠宗延钧病,兵攻福州。败,延钧斩禀父子,遣延政至建州安抚百姓,并委以建州刺史。景宗曦永隆元年(公元939年)即位,封富沙王。景宗为淫虐,延政数次贻书切谏,兄弟逐成仇。永隆三年(公元941年)景宗给建州“镇安军"军额,以延政为节度使,延政自改为“镇武军"。永隆五年,正月富沙王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元年(公元943年)。天德二年(公元944年)三月朱文进、连重遇弑景宗自立为闽国王。十二月南廊承旨林仁翰、忠懿王之女素云公主除朱文进、连重遇,翌年正月闽之故臣共请延政辖福州,改国号殷日闽,时南唐大兵压境未暇徙都福州,以从子继昌镇福州。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八月,南唐陷建州,出降。闽亡。十月南唐以延政为羽林大将军。南唐保大五年(公元947年)授安化军节度使,封鄱阳王,镇绕州。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徙封光山王。入宋,加太师,赠福王,谥“恭懿"。其子嗣所载不尽相同,有日三子,有日六子且名各有异。待集资料考证。
疑点与走访资料
二00二年,写《太原王氏六宗汇源》一书时发现,晋江太原学术研究会成立《周年纪念特刊》“源流世系图”自黄帝至恁公有若干代与众有异,一,当时认为可能晋江太原学术研究会成立《周年纪念特刊》“源流世系图”有误,二,无暇考证。仅在《太原王氏六宗汇源》书末存疑待考。2011年初因有新稿涉及天德帝王延政族谱几点异议,亟待考证。决定一并走访。
七月初,自京返霞与从子建云同行,两赴福安、康厝。继上闽北、闽西转闽南返闽东;走访周宁、建瓯(五代建州殷帝都),观光殷帝文物古迹、拜访建瓯史志办摄取不少可用资料、又至永安,走访青水乡,罗兜古祠堂摄取大量珍贵实物照片……其祠殿正中最高排,为三王之母徐太夫人之神位,二排是“三王”画像,三排以下为闽王下二、三代之诸公神位。还有罗兜祠堂珍藏之古谱。登光坑梅花落地景参拜闽王母徐太夫人墓。至漳州双凤山参拜延政公陵墓。经莆田、福州返闽东。
罗兠祠在永安清水畲乡上坑自然村,闽王审知公之母徐太夫人墓葬于此地。祠址原为闽王守墓旧址,闽王报孝后,将址建祠,至今祠内尚存徐太夫人、开闽三王画像及闽王二、三世众神主牌位。上坑村乃是至今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之村。村中现住有延政公长子继成后裔七百多人。
引用资料
例1,罗兜祠堂《太原王氏族谱》光绪戊申年重修以下简称《罗兜谱》
1晋公—2宗敬一3肃—4缵一5育一6尚德一7弼—8景—9错—10贲—1l渝—12息—13恢一14元—15颐—16翦一17赉一18离—19威—20口一21章—22中—23东—24吉—25骏一26崇游一27遵—28音一29椽一30融—3 l览—32裁—33导一34洽—35珣一36昙首—37僧绰一38儉—39骞—40规—41褒42鼎—43弘直一44綝(字方庆,武周相,生十子唏、晦、嗷、睚、晔、皎、皚、昕、嗥、晖)—45晔—46光世(固始令,民怀其仁畄之因家焉)一47儇捝—48友名(字知仁)—49卞—50把截一51恁(字以诚)一52审知。
审知公子五:延翰、延钧、延曦、延政、義子延禀。
延政公六子。长继成(该谱属继成谱系,另外五子有名字未见子嗣谱系记载),次继昌。五继重。六继晋。
例2,晋江太原学术研究会成立《周年纪念特刊》:以下简称《特刊》
“源流世系图"。一线图与例1,《罗兜谱》相同,但无行述,略去。
“开闽源流世系图”:恁子一潮、审邽、审知。潮子一延缸、延望。审邦子延彬、延祯、子延翰、延钧、延曦、延政、义子延禀。
例3,《太原王氏六宗汇源》《晋公世系》部分;以下简称《六宗汇源》
晋公至审知公源流,同例5。见例5,《华山系谱》。
例4,福安康厝《太原郡蘑峰王氏宗谱》乾隆十年;以下简称《康厝谱》
晋公至审知公源流,同例5。见例5,《华山系谱》。
审知十二子:l延翰、2延禀(养子)、3延钧、4延丰、5延美、6延保、7延武、8延旺、9延羲、10延喜、11延政、12延资。
延政公六子:长继勋。次继元。三继重。四继祯。五继达。六继晋。
延政公至18世祚公,同例5。见例5,《华山系谱》。
例5,霞浦《开闽王氏华山系族谱》(王氏宗图);以下简称《华山系谱》
晋公至审知公源流,例3例4例5三例世系相同,如下:
1晋公—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11渝一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戊—18离一19元—20忠一21浑—22曜—23袭—24吉—25骏—26崇—27遵—28音—29仁—30融—31览—32裁—33导—34洽—35殉—36昙首—37僧绰—38儉一39骞—40规一41褒—42鼒一43弘直—44綝(字方庆: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为相,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卒。子十:唏名光烈一作膳;晦名光远;嗷名光辅;睚名光宾;晔名光世;睃名光庭;皚名光范;昕名光业;唪名光绪;晖名光嗣。)一45晔(固始令,有德政,民怀其仁崮之因家焉,子四:儇、俛、赞、友。固始王氏祖。)一46友(友名,字知仁,晔公四子)一47卞(一作玉,字伯玉又字蕴玉——卒年四十九,子恁。)—48恁(字重祖一字自诚,以子贵赠太尉,光州刺史,累赠太师。寿六十三,子三潮、审邽、审知)一49审知(字信通一字祥卿(公元862—925年)……享年六十四,谥忠懿)。
延政公六子:长继成、次继勋、三继元、四继谱、五继鹗、六继重。
延政公至18世祚公(例4同、例12大同,小异:“2继晋10国先、少16德捷”)。如下:
1延政公。2继普,生郁、都、郵。3郁,生讷、诏、诰。4讷,生保隆、文绰。5保隆,生仁晔、仁晰、仁暄。6仁喧,生篆、睿、平。7睿,生逵、谓、靖。8逵,生覬、龥。9籁,生国光、国胐、国权、国材。10国光,生希尹、希亮。11希亮,生桂、檈、榕、模、[木郁]。12[本郁],生倬、僮。13倬,生彦永。14彦永,生汝辅。15汝辅,生康。16康,生德庆、德捷。17德庆,生福、祚。
18祚公,下分霞浦开闽王华山系:
18祚生禄二、禄三、禄五、福四、福六、福七。19禄二生寿三、寿四。20寿三,生镒、进四。21镒,生皞、昭、穆。22嗥,生承教、承悦、承顺、承绪。23承绪,生一秀、一挺、一贵、一荣。24一贵号华山,明末清初徙霞浦为始祖。
例6总谱局《中华王氏文化研究通讯》总第48期:以下简称《中华通讯》
“王导上源世系的综合考证结论":
1晋公一2宗敬一3凤一4覃一5渠一6丰一7芝一8亿一9错一10愤一l1渝—12息一13恢一14亢一15颐一16翦一17贲一18离一19元一20忠一21浑一22曜一23袭一24吉一25骏一26崇一27遗一28遵一29音一30安一31—高一32超一33和一34仁一35融一36览一37裁一38导。
例7,《琅邪王氏通谱》清王庸敬,以下简称《琅琊谱》
1晋公一2宗敬一3风一4覃一5渠一6丰一7芝一8亿一9错一10愤一11渝一12息一13恢一14亢一15颐一16翦一17贲一18离一19元一20忠一2l浑一22曜一23袭一24吉一25骏一26崇一27遵一28音—29仁—30融—31览一32裁—33导。
例8《武肃王神道碑》以下简称《武肃王碑》
公讳审邦,姓王氏,字次都。其先琅琊人也,以太祖就禄光州,因家是郡。唐赠光禄庆、讳友名之曾孙。而秘书少盛、讳卞之孙。赠太尉、光州刺史、讳恁之第二子。公兄潮……
例9,《唐故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闽王墓志》:以下简称《闽王墓志》
闽王讳审知,字信通,姓王氏。其先琅琊人也。……曾祖讳友……。祖讳玉,累赠司空……赠太师。太师嗣子三人,皆卓异不群,时号王家三龙。王其季也……。
曰:嗣其世十有二人:长日延翰(封、尝略)—次曰延禀(封、尝略)—次日延钧(封、尝略)—次日彦丰(封、尝略)—次日延美(封、尝略)—次日延保(封、尝略)—次日延武(封、尝略)一次日延望(封、尝略)—次日延羲(封、尝略)一次日延喜(封、尝略)—次日延政,授右散骑常侍、绛州司马。都教練使。—次日延资,授右散骑常侍、虔州司马。
令孙二人;长日继昌,将仕郎、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柱国、赐紫金鱼袋。次日继真,将仕郎、检校尚书、金部员外郎、赐紫金鱼袋。次日继宝,守大理评事赐绯鱼袋。
[本碑出之1981年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清理王审知夫妇墓时出土之《墓志》。《唐故威武节度使守中书令闽王墓志》,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二月戊子朔十八日乙巳置,将仕郎前守河南府文学王倓书并篆盖,节度前虞候林欢镌字。]
例10,天祜三年《王审知德政碑》(在闽县)以下简称《德政碑》
“公名审知,姓王氏,琅邪人也。”
太祖就禄光州,因家于是郡焉。曾祖友,赠光禄卿。王祖蕴玉,赠秘书少监。父恁,赠光州刺史,继赠太尉。公即太尉季子也。
例11《莆田汤塘王氏族谱》明崇祯戊寅修。以下简称《汤塘谱》
审知公字详卿一字信通蔷忠懿闽王……生九子,长延翰次延曦三延兴四延望五延钧六延政七延武八延美九延禀。
延政公六子:长继成、次继勋、三继元、四继普、五继鹗、六继重。
例12,赤岸《太原郡王氏大宗谱》1994年完修。以下简称《赤岸谱》
审知十二子:1延翰、2延禀(养子)、3延钧、4延丰(本广武王子也任夫人旡出养为己子)、5延美、6延保、7延武、8延旺、9延羲、10延喜、11延政、12延资。
延政公六子:长继勋。次继元。三继重。四继祯。五继达。六继晋。
延政公至18世祚公,世系如下:
1延政公。2继普,生郁、都、郵。3郁,生讷、诏、诰。4讷,生保隆、文绰。5保隆,生仁晔、仁晰、仁暄。6仁喧,生篆、睿、平。7睿,生逵、谓、靖。8逵,生覬、龥。9籁,生国光、国胐、国权、国材。10国光,生希尹、希亮。11希亮,生桂、檈、榕、模、[木郁]。12[木郁],生倬、僮。13倬,生彦永。14彦永,生汝辅。15汝辅,生康。16康,生德庆、德捷。17德庆,生福、祚。
注:本条世系内容与例4,《华山系谱》例5,《康厝谱》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2世继晋与继普;10世国先与国光;少16德捷。
审知公子延翰,延翰子:继昌、继真、继宝。
例13《十国春秋》闽三景宗卒纪卷九十二。
景宗名曦,初名延羲,太祖(闽王审知)第二十八子也。
例14《新五代史》卷六十八:
是时(天德三年正月,公元945年),南唐李璟闻闽乱,发兵攻之,延政遣其从子继昌守福州……
例15《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五.后晋纪六:
闽之故臣共迎殷主延政,请归福州,改国号日闽。延政以方有唐兵,未暇徙都,以从子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继昌都督南都内外诸军事,镇福州。
例16《闽国史话》王天南编辑。
延政公六子:1继成。2继勋。3继重。4继昌。5继达。6继勤。
审邦子延美、延彬。
例17日延政公三子的一些族谱,如福清《王氏宗谱》,简称《福清谱》。
延政公三子:1继成。2继勋。继达。
延政公上源
晋公至导公世系源流
晋公至导公世系有33世和38世之说
晋公至导公33世说,例1至例5:
例l《罗兜谱》、例2《特刊》(无行述,略,下同)。世序;
1晋公—2宗敬一3肃—4缵一5育一6尚德一7弼—8景—9错—10贲—1l渝—12息—13恢一14元—15颐—16翦一17赉一18离—19威—20口一21章—22中—23东—24吉—25骏一26崇游一27遵—28音一29椽一30融—3 l览—32裁—33导。
例3《六宗汇源》;
例4 《康厝谱》;
例5《华山系谱》。世序;
1晋公—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11渝一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戊—18离一19元—20忠一21浑—22曜—23袭—24吉—25骏—26崇—27遵—28音—29仁—30融—31览—32裁—33导。
晋公至导公33世说,两类例子异处:
(1)3世一1l世之异
例l《罗兜谱》、例2《特刊》:
3肃—4缵—5育—6尚德—7弼—8景;10贲;l l渝;17赉:
例3《六宗汇源》、例4《康厝谱》例5《华山系谱》:3凤—4覃—5渠—6丰—芝—亿; 10愤;11谕;17戊:
小结:今依例7清王庸敬《琅邪王氏通谱》,3凤—4覃—5渠—6丰—7芝一8亿;10愤;1l渝。
(2)17世之异
例1《罗兜谱》、例2《特刊》:日赉。
例3《六宗汇源》、例4《康厝谱》、例5《华山系谱》:日戊(弟名贲)。
小结:今依例7《琅琊谱》:17世日贲。
(3)19—23世之.异
例1《罗兜谱》、例2《特刊》
19威一20口一21章一22中一23东 这五世,为威公返太原之“太原王氏”,套入琅琊王氏世系中,这五世旡疑搞错了。而24世吉起又回归琅琊王氏。原因待考。
例3《六宗汇源》、例4、《康厝谱》例5《华山系谱》。
19元一20忠—21浑一22曜一23袭。
小结:应依例7《琅琊谱》19元—20忠—21浑—22曜一23袭。
自开宗始祖至19世元为太原王氏;19元至31览为琅邪王氏。(后文,31览至4l褒为
晔为成阳王氏;45晔至49王审知为固始王氏,王审知后为开闽王氏)。
(4),确论王审知上源为琅邪人的碑铭有
例8《武肃王神道碑》、例9《闽王墓志》、例10《王审知德政碑》
皆载其先琅邪人
(5)26世及29世之异
例l《罗兜谱》、例2《特刊》
26世日崇游、29世日椽。
例3《六宗汇源》、例4《康厝谱》例5《华山系谱》
26世日崇、29世日仁。
小结:应依例7《琅琊谱》26日崇、29日仁。
晋公至导公源流世系,例1至例5考证结果:
源于太原王氏,徙于琅琊王氏,盛于江左王氏,历33世。其世序:
1晋公—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11渝一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一19元—20忠一21浑—22曜—23袭—24吉—25骏—26崇—27遵—28音—29仁—30融—31览—32裁—33导。
晋公至导公38世说,例6:
例6《中华通讯》晋公至导公为38世。其世序:
在琅琊王氏33世基础上考证新增“27遗、30安—31高—32超—33和:这五世。改例7《琅琊谱》:27世遵为28世;28音为29世;29仁为34世;30融为35世;31世览为36世;32世为裁为37世;33世导为38世。
其世序:
1晋公—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11渝一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一19元—20忠一21浑—22曜—23袭—24吉—25骏—26崇—27遵—28遵—29音—30安—31高—32超—33和—43仁—35融—36览—37裁—38导。
笔者认为例6,分析在理,补充世系有据。认同其考证结论,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正式应用时,笔者将争取修正补充前作品,今后将应用“王导上源世系的综合考证为38世结论”。
导公至綝公世系源流
各谱基本相同,例1至例5,仅例1、例2:42世鼒,写作“鼎”可能是字误。
小结:导至綝世系其结果可认同:33导—34洽—35珣一36昙首—37僧绰一38儉—39骞—40规—41褒42鼒—43弘直一44綝。历12世。
綝公至审知公源流
綝公至审知公九世说有两例:
例1《罗兜谱》、例2《特刊》;世序:
44綝(字方庆,武周相,生十子晞、晦、皦、晊、晔、睃、皚、昕、暐、晖)—45晔—46光世(固始令,民怀其仁畄之因家焉)—47儇捝—48友名(字知仁)—49卞—50把截——51恁(字以诚)—52审知。九世。
綝公至审知公六世说有三例:
例3《六宗汇源》、例4《康厝谱》、例5《华山系谱》;世序:
44琳(字方庆: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为相,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卒。子十:唏名光烈一作膳;晦名光远;嗷名光辅;睚名光宾;哗名光世;睃名光庭:皚名光范;昕名光业;暐名光绪;晖名光嗣。)一45晔一46友(友名)—47卞一48恁一49审知。六世。
上述对照九世说者比六世说者多“光世、儇捝、把截”三世。两种说法有待进.一一步分析考证。
关于“光世”这一代
例l《罗兜谱》、例2《特刊》
载有光世这一代,且例2光有世代人名的源流世系一线图,无行述。只能主要依据例l。
例1载,綝生十子:唏、晦、皦、晊、晔、睃、皚、昕、暐、晖(文中缺载十兄弟之别字,特别关键无晔公之别字,未载晔之字日光世)。又将晔“固始令,民怀其仁崮之因家焉”的史实冠之光世,若晔即光世则顺理成章。
例3《六宗汇源》、例4《康厝谱》、例5《华山系谱》载;
綝子十:唏名光烈一作膳;晦名光远;皦名光辅;晊名光宾;晔名光世;睃名光庭;皚名光范;昕名光业;暐名光绪;晖名光嗣。载明十兄弟别字为“光”字行,点出晔名光世。
小结:可以看出晔即光世,非子光世也。
关于“把截”这一代
例8《武肃王碑》载:
审邦(审知仲兄)乃友名之曾孙、卞之孙、恁之第二子。也就是,审知三兄弟之父曰恁、祖曰卞、曾祖曰友名。“太祖就禄光州,因家是郡”。虽没道名,但符合众多王氏族谱中太(高)祖晔的史载。无把截这一代。
例9《闽王墓志》
“曾祖讳友,祖讳玉,。显考讳恁”。本墓志铭明确载审知父恁、祖玉(一作卞又作蕴玉)、曾祖友(一作友名)。无把截这一代。
例l0,《王审知德政碑》
太祖就禄光州,因家于是郡焉(虽没道名,但符合众多王氏族谱中太(高)祖晔的史载)。曾祖友,祖蕴玉,父恁,赠光州刺史,继赠太尉。公即太尉季子也。无把截这一代。
小结:上三例可见审知父恁、祖卞(玉)、曾祖友名(友)、太祖(晔)。至于“祖父把截”一说不足为凭。
关于“儇捝”这一代
除例l例2有“光世、儇捝、友名”之说外,其余众多族谱均记载“晔公友—(友名)”没有儇捝这一代。
再从例8《武肃王碑》、例9《闽王墓志》、例10,《王审知德政碑》所载耒分析:三例对审知至曾祖卞非常明确,曾祖至太祖虽未道名,但其“太祖就禄光州,因家于是郡焉”、指的应是晔,就是例1而言,可以说指的是光世,(上已证晔即名光世)
现无可考儇搅资料,“儇搅”无从插入。
綝公至审知公世系依上资料考证结果意见
綝公至审知公为六世:綝公—晔公—友名—卞公(蕴玉)—恁公一审知公。
存疑
1,从每代相隔年岁耒看,綝公至审知公为六世,平均每代相隔32岁;如果加上“儇捝”这一代,为七世,平均每代相隔26岁半。从此隔年上看七世不是不可能的。
2,8《武肃王碑》、例9《闽王墓志》、例10,《王审知德政碑》中,曾祖至太祖间是否有高祖记载欠明显,之间是否有一代?
3具体事宜下附专题探讨。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