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二十一)透过历史看三槐王

2013-02-03 20:59:25来源:

打印 字号: T|T

王听兰先生,你好!

现在,我将所用的历史文献,全部呈现在简信二十一期上。同时将我自己撰述的一部份文稿,一并呈现。便于王氏宗亲,尤其是三槐王氏宗亲查阅时作参考。

一、历史文献四分,即《三槐王氏通谱》卷一;琅邪三槐王氏宗谱》;《琅琊王氏宗谱》(王氏历朝先正事畧);《琅琊王氏宗谱》卷之二。

二、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50个名人传和273个名人录共323个。其中: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14个;琅琊王氏历史名人传16个;三槐王氏历史名人传9个;零派王氏历史名人传9个;其他名人传2个(一是王翦传,二是王陵传)。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后面注明的资料来源,是对本传历史名人世系源流的详细注释,非常重要,照此一查就清楚了。

三、《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中》其主要内容,一是琅琊王氏的世系源流,二是太原王氏的世系源流。

上述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是重庆市王崇浦先生赠送给我的一本家谱,后面附录的这一本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他后面注明的资料来源是非常准确的。王崇浦先生也给王听兰捐赠了一本。

《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中》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查来的;本县一完中也查的有一份复印件。两份史料的内容我校对过,完全一致,没有丝毫的差异。

四、我自己撰述的27份文稿,其琅琊三槐王氏世系源流,均在上述国史和史载文献上,全部能找齐。从太子晋至王祜的55个世系源流,一个不缺的全部吻合。其中新唐书上有54个世系相吻合,只差一个王仁。如果查阅要想走捷经的话,请看《国史为魂  世源必清》一一再说三槐王氏的上源及其简信之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对琅琊三槐王氏世系源流就能全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王听兰先生用的《永泰王氏家谱》为主线,其世系源流简值太乱,不是稀了不是密了硬是要不得。从太子晋至王祜的58个世系源流,现在还有14个世系源流,都是在社会上找的或者假造的一些名字填入和认定的(这些假造、认定和填入的祖宗世系名录,在我撰述的27份资料中,都有记载,能找出来佐证)。如果听兰先生用国史和史载文献资料,三槐王的上源就不能归属为太原王,只能是琅琊王。因为前面的史料对三槐王的上源世系已经找齐,太原王氏再也找不到、找不齐了。王听兰先生要改变三槐王的上源世系,只有找近修家谱为主线,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在《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中》及史载文献和历史名人传上,旯旮角角都找遍了,都未发现王庆存、王乾和王言三个人的“大名”。除赵孟兆頫的一句话“王祜的曾祖为乾即王言的父亲谓王乾”,这句话成了孤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要想找到三槐王氏真正的上源世系,我上述提供的资料准能找齐。望三槐王氏宗亲认真思考,不要相信王听兰的“私人家谱有王言”的记载、三槐王氏的上源,“全国有两种记载:一是太原王氏,二是琅琊王氏”;“王通至王乾段有《二十五史》的史载资料为证”、“错息翦威殷通言之裔”等用连体书写的办法蒙蔽族众。上述这些谎言,都是骗人的鬼语。听兰先生的拼凑、造假、认定和填入,才是确确实实的对王听兰的真实写照。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2013年2月2日  电话:1307549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