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听兰回复王登明先生

2013-01-23 22:48:55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  《新唐书》中究竟有没有王搏的四子“王言”  

  关于三槐王氏的上源,我们总谱局早在2008年作出考证总结报告,为大多数三槐王氏宗亲所接受。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同意见,这完全是正常的,我们将在《三槐王氏大总谱》中根据“留同存疑”原则,将不同意见在总谱中作出说明。
      重庆王登明先生多次来信提出不同意见,这本来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也非常欢迎。但是他在信中(也在网上)反反复复的重复着他的一个主要依据是说唐末宰相王搏有第四个儿子“王言”,他说他的资料有国史依据就是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记载。查阅他的全部信函(他的所有来信我们是全部存档保存),所谓国史依据也就是这一条。因此本文回答“国史“上究竟有没有王搏的四子 “王言”这个问题。
                                       一、           王导至王搏的世系
      关于王搏的上源,即王导——王搏的世系源流,从有关史料和经典谱牒的记载,虽然有个别先祖的出生时间有些疑问,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
      太子晋33世:导—34世:洽—35世:珣—36世:昙首—37世:僧绰—38世:俭—39世:骞—40世:规—41世:褒—42世:鼒—43世:宏直—44世:綝—45世:曒—46世:宠—47世:仲连—48世:绍—49世:玙—50世:及—51世:(金岁)—52世:搏。
对此,我们和王登明先生是一致的。
                                                  二、           王搏有无四子王言的问题
     首先,在《新唐书七十二卷中●宰相世系表十二中》明确记载,王搏只有三个儿子,即“王倜、王倓、王伦”,根本就没有“王言“。(本文在给登明先生的回复信件中将增加一个《宰相世系表十二中》的复印件)。
     实际上登明先生在2012年2月12日的名为“国史为鉴、雾天必明——细说三槐王氏上源“的来信中的第6页第5行所列举的“搏生王倜、王倓、王伦”的文字,是真实反映了国史中的记载的。只不过我们的新唐书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简化体字本”,在第1998—1999页。他的版本不同,是在第1927—1944页。
     但是从2012年2月21日以后的来信,全部变成了:[“搏生王倜、王倓、王伦”并王言]。
今年3月18日我在重庆开会期间专门约见登明先生见面,就想和他当面澄清国史上到底有无“王言“的问题。特意将《新唐书》、《宋史》各一本带去想当面和他共同查阅澄清,但我的话刚出口,他连说“这些我都有”,不想看我带去的史书。当问他信中出现的“并王言”三字是从那里来的时,他却说是从我们的会刊《通讯》43期上有。他又说未带来。这使我大吃一惊。
      回到湖州后,因烦事繁忙,一直未仔细查阅。直到近日我想应该公开回复登明先生这个关健问题了,我才仔细查阅了自己编印的《通讯》43期时,自己当然也大吃一惊。原来我们编辑部曾经在《通讯》36期上因篇幅有限只刊登了“三槐王氏上源考证总结报告》的结论部分,而全文是刊登的《通讯》43期的。就在43期的第8页上在分析王庸敬编的《琅琊王氏通谱》是”王导至王言“的世系传承关系的分析中,其中第(4)条说:王搏只有“王倜、王倓、王伦”三个儿子,并无四子王言。
     但在(4)①中却是写上:“曒生宠,宠生仲连,生绍,生玙,生及,生(金岁),生搏,生倜、倓、伧”,并王言。这完全是当时审校不严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并无王言“,漏掉了一个”无“字。
但就在同一页的(4)②上是写着“据《中国族谱序列选》上的《黄岩西桥王氏族谱》序载:“(金岁)生搏、字昭逸,相昭宗,搏生三子:倜、倓、伦。”也没有第四子王言。
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登明先生帮助我们发现了会刊上的文字上一个大错误,直到最近才予订正。但是幸好这个在我们正式出刊的《三槐氏考证总结报告》和《三槐王氏考证文集》中已经给予改正。唯独《通讯》43期上未能修改,只能在电子版上给予改正了。为此向广大王氏宗亲和全体会员表示道歉。   
但是登明先生将我们会刊中的错误文字作为“国史”资料也是不应该的,更不应该把我们会刊文字作为“国史”原文引用。何况就在《通讯》43期同页的前后行文举例中都清楚地写着王搏并无四子王言的文字,就不应该将明明是错误的文字拿来应用。
烦请登明先生再次认真仔细查阅一下《新唐书》七十二卷中的宰相世系表,是明确记载王搏只有三个儿子叫“倜、倓、伦”。
                                 三、           国史中均没有“王言”的上源世系
熟悉国史——《二十四史》资料的人士,均可以看到,无论是《新唐书》还是《宋史》,尤其是《宋史》中的《王旦传》和《王祜传》都没有记载或交代王祜、王旦的先祖王言的上源资料。对此,登明先生也应清楚真正的《二十四史》是查不到王言的父亲是谁的资料。再也不要反反复复地说自己是以国史为证的。希望能纠正这种错误提法。
                                   四、           为什么现在才回信指正呢?
因为3月中旬在重庆会面时本想当面提出,以纠正他的错误提法。但他咬定他是正确的,而且后来的多次来信一直是翻来覆去地重复这个错误信息。现在只好公开写此信,让所有关心的宗亲一起来评判,或者凡能查阅《新唐书》者请自己查一下。请注意,我这里仅是说明“国史上记载王搏只有三个儿子,没有王言”,关于整个三槐王氏的上源考证,这里不再重复,因为编辑部已经有结论,本文前面也已经交待了。本文也将在《中华王氏网》和会刊《通讯》61期上刊登。本信也将寄给王登明先生,并将附上《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的复印件。
                                   王听兰    20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