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之十八)

2013-01-23 22:48:57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听兰先生,您好!

你从寻根联祖,研究家谱开始,发展到现在拉山头,搞宗派,结团伙,对抗官司方。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给你提意见和建议,你都不听,仗着自己娄罗有一帮子哥们,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搞乱了中国历史,搞乱了王氏宗族谱碟,挑起王氏家族的内部矛盾。把一个王姓宗谱东删西改,搞得乱七八糟。通过考证,找一些错乱甚多的家谱,翻历史的老帐。用一些模棱两可的不实之词,无任何历史证据,改变三槐王氏的上源归属。把王抟的儿子王言改为王乾的儿子是诬祖。

一、国史(新唐书)是中国最权威的史载文献,任何个人不能改变。《通讯》43期有人称,旧唐书、新唐书都有问题,意欲改变唐书的原貌,适应某一个人的需要。这些都是搞宗派,拉山头,结团伙,自命不凡,不讲历史证据的具体体现。如果没有规矩,让王听兰随意修改,中国历史就会乱套,那成什么国体。国无史何以知兴衰,家无谱何以知隆替。听兰先生不承认国史,不查、不用国史,专门找零散家谱替代国史。国史是我国历代由官方编写的史书,是正宗的历史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容沾污。不允许你王听兰贬低国史的作用,贬低国史就是有意与官方唱对台戏。

二、听兰先生,你删掉我给四位专家写的信,其中有两位是你的顾问,一位是你挂靠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另一位是你攻击最凶的一个(仅次于攻击王庸敬)。他们四位的观点都非常明确,都是以事实为依据,对你造假不利,与你拉山头搞宗派不利。你现在就不认人了。

王威至王霸段,国史(新唐书)是空缺。《通讯》43期刊文:“《三沙王氏全谱》中,19世威,20世忠,21世曜,22世吉,23世骏,24世崇,25世符……从20世忠到37世坦,先琅琊后太原混在一起,其中32世泽至37世坦是王霸次子‘咸’的后裔,为晋阳派,不属于祁县支”。20世忠至31世有12个世系是王元的后裔(属琅琊王)。“《上梅王氏通谱》中,从20世忠到27世崧都是琅琊王氏世系”,是王元的后裔。其世系为:忠20世,曜21世,邑22世,揆23世,白24世,章25世,骏26世,崧27世。上述两例充分证明,王威的后裔有十一、二代是录的王元的后裔,时间长达300年之久,一个插色的都没有,你能说他们是世系混杂吗?王听兰你是睁起眼睛说瞎话。太原三槐王氏世系简直乱得不能再乱了,你还在那里提虚劲,还在那里骂王氏族众“死抱前人遗留下来的一点资料,不考虑是否道听途说,不考虑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论证”。王听兰你才是真正的死抱着拼凑、填入和造假世系的僵尸不放,你编造的世系源流经得起历史的论证吗?还是四位专家说得正确,“主张以正史为依据,切忌凭空杜撰”。王听兰你应该放下嗅架子,主动向四位专家多请教、多学习,从头做起吧!

三、简信之十二是新唐书的历史记录,与你的永泰王氏家谱为主线是背道而驰的。你删掉简信之十二是对抗国史。

新唐书上的祖宗世系名录,都是千年以上的历史人物。你王听兰在三槐王氏上源考证的总结报告称:“王褒至王抟的世系大有问题,可能是拼凑的,从而证明三槐王氏不是王抟的后裔”。王褒至王抟段有十二代人的世系大有问题,究竟是拼凑或者可能是,你应该作出一个肯定的用语。王褒至王抟段的世系源流,是新唐书肯定的事实,已成为历史,王氏族众共认不讳。你这种造谣不打稿子,太不自量了。欧阳修、王巩他们都不知道,你王听兰是怎么知道的(请再仔细看看简信之十七)。其实质就是对抗国史。你只有否定一方,才能证明你的造假和填入的祖宗世系名录是“正确的”。可是在你“正确”的背后,确走向反面,走到反官方、反国史、反民意、反族群的道路上去了,你知道后果吗。如果按照永泰王氏家谱为主线,不讲历史证据,是捣乱中国历史,毁灭历史文化和族谱文化。国史是国家统一的标志,兴衰的史记。不是你王听兰安排调遣的事。

四、听兰先生,你收集全国的家谱上千套,专找家谱中的错乱进行拼凑、填入和造假。现存的国史和史料一查就清楚,你就是不查、不用,这是有意与国史作对,与官方作对。《通讯》49期刊文,有4个人的姓名都不晓得,确把出生年月登出来了,并交待下次必须按《通讯》登的内容书写。此四人不久就出现在中华王氏文化报第三期4版上。中华王氏文化报4版又载:“王吉王融世系……一例《新唐书》……二例《通谱》……三例《新安谱》……四例《琅琊家族》……。上述四种不同的世系传承,很难定论,只有结合这些人物的生、卒、享年等历史信息,加以分析,从而推断出较为可信的世系”。其结果,四个例子均不用,用的是谷来谱。从王吉至王融中间添五个世代(遗、安、高、超、和)。原来从王吉至王导十个世系,平均一代30年。现在从王吉至王融加5个世系,共12个世系,减少三个世系的年龄,现在人平一代只有18年,不符合逻辑。这是有意贬低国史的作用。

五、听兰先生,你组织一大帮人写大成总谱,通过考证,把一个王氏族姓东改西改,搞得乱糟糟的。你在全国到处游说,统一你的观点,发展你的势力范围,这不是在搞宗派主义、拉山头、结团伙是什么。正如我同德王氏一位宗亲,给我写信说:“……你的每一封信,都有依有据,所以王听兰不敢正面回答你。但是王听兰有一班子人,建立了一套全国性的网络,要推翻他的结论,有一定难度”。我认为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是看谁掌握了真理,有无历史证据。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个党员,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打垮了国民党800万大军,解放了全中国。原因就是掌握了真理,很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的杂牌部队,不得民心,所以失败。难道王听兰的拼凑、填入和造假的祖宗世系名录,能得民心吗?听兰先生在《通讯》58期上刊文,挖苦王氏族众,特别是挖苦三槐王氏族众,说他们是白痴、宗族败类。把王氏族人当阿斗,把自己当诸葛亮。建立全国性的网络,到处封官许愿,建立联络组、工作站、培植势力范围,从组织上做保证,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是谁批准的?

六、国家成立“中华姓氏通书编辑委员会”,编写100个大姓的百家姓通书。王听兰就成立“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编辑部”写大成总谱、写国谱、写世谱。既然国家成立了“百家姓通书编辑部”,民间还成立什么总谱局,这是在与国家组织比高低。比高低的实质就是对着干。写国谱、写世谱是谁批准你的。听兰先生,你认为以永泰王氏家谱为主线是正确的,现在请你拿出历史的证据来,证明你编造的祖宗世系名录是“正确”的。现在正是火候,再不说,就晚了。支持你的人,在你的《通讯》和王氏网上的刊文内容,有的是自相矛盾,说西说东,牛头不对马嘴;有的是降格以求,摆错了位置,降低了他们自己的身份;有的是编造的事实,砍的没有车的园,达不到目的。听兰先生,写书,尤其是写谱牒书,编排祖宗的世系名录,须慎重,要有历史证据,不要搞拼凑,不能轻易变动,宁缺毋滥。

七、别人写书是个人编撰,你组织一大帮人,有组织有计划的收集家谱。用错乱甚多的家谱为主线,编造太原三槐王氏的祖宗世系源流,与国史背道而驰。国史上有的祖宗世系名录你不用,专用家谱,有意搞乱中国历史,在社会上影响极坏,后果不堪设想。

听兰先生,我坚信国史(新唐书)不会变,史载文献不会变。你的拼凑、填入和造假的祖宗世系名录,永远不会成为正确的东西。为你吹号抬轿的人,特别是说三槐王氏的上源世系,全国有两种记载:一是太原王氏,二是琅琊王氏;至于王言只有在家谱资料中记述;要以多数王氏宗谱的结论为依据;新唐书也有问题呀等等。这些谬误说法,不是你写书的历史证据。这些人纯属自命清高,夜郎自大,他们挽救不了你在社会上已造成的败局。

八、我第一次给听兰先生送历史资料,你在电话上(2010年10月2日上午)非常严肃的追问我“资料是从那里来的,与我们的考证总结报告不相符”。第二次是我在给听兰先生送材料中,材料上写了一句山东王传友说王听兰固执己见。当时我在成都市,听兰先生给我打电话,在电话上大发雷庭,说的不是言,道的不是语,倒说我固执己见。第三次是我第一次上网,即“三槐王氏的上源是琅琊王”。材料上写有一句“模棱两可的语言”,就下我的大包围,打退不如吓退。一是听兰先生亲自给我写信,有六条之多,要我上重庆去看《二十五史》;要我上网看看有多少人反对我;还说国家图书馆不如上海图书馆…………。二是编辑部给我回信在网上发表“王登明先生:您好!您的意见在我们的考证报告中均已经考虑,您说的我们使用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正是我们敢于列出各种不同意见,也包括您文章中的举例。请再仔细看看我们的考证报告吧”!三是重新在网上全文公布三槐王氏上源考证的总结报告。现在大家都看清楚了,听兰先生用模棱两可的不实之词,特别是《通讯》43期刊文的考证结论,没有一句肯定的用语,全是模棱两可的不实之词。请听兰先生自己和三槐王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及网友再仔细琢磨琢磨考证结论吧!难道不是事实。

听兰先生,你组织一大帮人,从寻根联祖,研究家谱开始,发展到2007年决定写大成总谱,2010年写国谱(一个王姓不可能叫国谱),2011年大书特书写国谱、写世谱等等。任何人给您提意见,你都要打击,只能和你唱一个调。否则,你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挖苦族众。《通讯》58期上刊文挖苦族众是“一群丧失道德伦理的白痴……说他们是不要祖先的宗族败类”。王听兰你挖苦族众好刮毒啊!王听兰你死抱着拼凑、填入和造假世系的僵尸不放,还倒说族众“不考虑是否道听途说,不考虑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论证”。新唐书和史料记录与你的造假、拼凑、填入世系比,谁经得起和经不起历史的论证,一目了然。你还猪八戒过河,倒打一钉耙。

从这一系列活动看,你是步李洪志之后尘,从组织老年人练滑轮功,煅炼身体开始,走上反政府的道路而外逃,投敌叛国。你的发展道路如不悬崖勒马,头脑继续膨胀,妄自尊大,定会失足。

最后,我赠你四句话,供你寻根探源作参考:“为人处世须致诚,坦途绝路要认清,跌了跟头才知痛,后悔之药无处寻”。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2012年11月25日   电话:1307549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