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二十七)

2013-05-05 22:25:35来源:

打印 字号: T|T

王听兰先生,你好!

《通讯》第62期载:贵州灉江王氏族谱记载王抟有第四子叫王億。

现将原文摘录于后:

其实,在古时候,由于信息的交流和储存技术十分落后,造成“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的现象。而纠正这些错误和遗漏的最可靠依据,莫过于目前在生人员的物质证据。在生人员作为活着的人质(即物质证据)比任何国史都可靠,谁也不能推翻他们的存在。

……我们没有理由来反驳“億公不是王抟公的四子”。因此,我认为:“上述明确记载王抟只有三个儿子叫:倜、倓、伦”这句话,应改为:“《新唐书》七十二卷中的宰相世系表,按作者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明确记载着王抟只有三个儿子叫:倜、倓、伦”。

我读了这则信息,深有感动,现将我的一些看法和您聊上一聊。

一、听兰先生,你这一篇奇谈怪论,证据何在?在正史《新唐书》中是哪一篇的刊文,请你亮出来。《新唐书》中你找不到王億这个名字;王庸敬公父子穷毕生精力,写出《王氏通谱》全套82册中,任何哪一册你都找不出来王億这个名字;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上,找不出来王億这个名字;史载文献或经典谱中你找不到王億这个名字。

从你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看:一是家谱记载王抟有第四子王億,即仅仅只有灉江王氏族谱一家记载,其他王氏族谱没有王億的记录。二是把整个文章内容连起来看,有造假的因素存在。三是文字表述含糊不清,你自己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并王言是《通讯》43期上记录的史料原文,你现在不认帐,覆水难收。在《通讯》62期刊文中,你又造谣,将《新唐书》应改为:“《新唐书》七十二卷中的宰相世系表,按作者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明确记载着王抟只有三个儿子叫:倜、倓、伦”。《新唐书》你也要按照你的意见更改。

二、原文说:“而纠正这些错误和遗漏的最可靠依据,莫过于目前在生人员的物质证据。在生人员作为活着的人质(物质证据)比任何国史都可靠,谁也不能推翻他们的存在”。这种说法的正确度如何?

《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和《三槐堂铭》的作者苏轼及王巩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他们是好朋友。在当时作者与王祜只相隔80多年,都是在生人员的物质证据,是当时活着的人质。欧阳修自己编撰的《新唐书》》还要你王听兰来说,比任何国史都可靠吗?你能推翻他的存在?你现在活着的人质,与作者自己活着时做人质谁可靠。现在活着的人质与作者相隔一千多年,谁准确。王億是你王听兰编造出来的,此人没有出处,更没有正史凭据。你在《通讯》49期公布的四个人,名字没有,出生年、月都登出来了,要求下次必须按此书写。不久四个人的名字都在中华王氏文化报上刊出来了,这不是编造的是什么?编造一个王億,王听兰是做得出来的。过去的拼凑、造假和填入做得太多太多,听兰先生会编造有先例。

王恩科是三槐王氏二十九世孙(举人),他在清道光元年著的《琅琊三槐王氏宗谱》,记录王抟的第四子名言。没有王億。他是当时活着的人质(即物质证据),你能推翻他的存在吗?

王大良教授著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记录王抟的四子叫:倜、倓、伦、言。没有王億。王大良教授是现时活着的人质(即物质证据),你能叫他不存在吗?荒唐!荒唐!

听兰先生,你这篇材料的逻辑推理是怎么来的。贵州的灉江王氏家谱中有一个倜、倓、伦、億的记录,你就如获至宝,你说我们没有理由来反驳“億公不是王抟的四子”。前面几位作家写的《新唐书》、《琅琊三槐王氏宗谱》、《中华姓氏通书·王姓》记录王抟的四个儿子叫倜、倓、伦、言。几位著书人,有历史的和现时的在生人员作为活着的人质(即物质证据),你能将他更改为倜、倓、伦、億吗?请你拿出正史依据。我又要说,量你拿不出来,是假的。王听兰先生,请你不要再造遥吧!养儿不朝老子,娘心里明白。说你的祖宗世系名录是拼凑、造假、填入、认定和会议通过等,你从来未反驳过,也无理辩驳。

三、听兰先生,你在各种场合都是讲正史《新唐书》为依据。你在灉江王氏家谱中找到一个王億的名字,你就肯定是王抟的四子,你也不讲“正史”了。你在重庆市南川区你我幸会时,你用巴掌使劲地拍打着《新唐书》说,这个才是正史!现在你也忘记了。你挂靠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说:“我主张以正史为依据,切忌凭空杜撰”,你也不听了。

私人家谱错乱甚多,不能作为定性的依据,必须要有历史凭证。何况灉江王氏家谱是一个最近才发现的、不知其源的、唯独只有一谱记载,绝对不能佐证。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电话:13075492915

                             2013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