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之十七)
王听兰先生,您好!
我想再次和您说明,关于国史(新唐书)和史载文献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我个人认为,名人名著的史记已成为历史事实,作者早已作古,不可能再改变了。新唐书是国史,在二十四史中排为第十七位,离现在有1100多年了。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与王祜只隔84年。欧阳修与王巩是同时代的人(巩是王祜的曾孙,王素的第四子)。他们和苏东坡是好朋友。三沙王的始祖(王易、王鐸、王允)是王皋的儿子,王巩的孙子。这里充分证明,欧阳修知道王祜,肯定比听兰先生清楚得多。当时欧阳修知道王祜的事,就等于我们现在的人知道1930年左右的事一样。1930年以前出生的人,现在还健在的名人名家都还有一部分。与1100多年前的时间相比,欧阳修对王祜的真实写照,王听兰对王祜的无病呻呤,两者有霄壤之别。听兰先生说,王言的父亲是王乾,您的证据何在?王听兰多次在网上和《通讯》上讲,王言在家谱上有记载;对三槐王氏的上源世系全国有两种记载:一是太原王氏,二是琅琊王氏。请问王听兰先生您肯定王言是王乾的儿子在家谱上有记载,家谱能代表国史和史料证据吗?王大良著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144页上说,王家自撰的家谱,则说他另有一子王言,唐末任黎阳令,裔孙分支为“三槐王氏”。听兰先生您如何解释。您说王大良著的《通书》17页王祜隶属于王威,中间批有“末详”二字您看到了吗?《通书》185页表十六,三槐王氏世表,直起往下排王乾——王言——王彻——王祜……王言侧边括号内批(始居莘县)。据此,在170页上的结论是“因而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本书155页琅琊王氏在世系源流上排为王抟生倜、倓、伦、言。这些听兰先生作如何解释。王听兰用模棱两可的不实之词,主观臆断把三槐王归属为太原王,王言的父亲是王抟改为王乾是诬祖。
二十四史是我国历代由官方编写的史书,就是史记、汉书……新唐书……明史,加新元史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十五史。1100多年过去了,王听兰改变三槐王的上源归属,无历史依据。以家谱为主线,错乱太多,永远也不会成为正确的东西。您的拼凑世系错定了,在国史上和史载文献上已经定案。只要国史不修改,原来有“旧唐书”、“新唐书”,不可能又来一个“再唐书”。我坚信唐书不会变,史载文献不会变。听兰先生的两位顾问和挂靠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观点非常明确,“主张以正史为依据,切忌凭空杜撰”。 “清代王庸敬父子穷毕生精力,修成王氏通谱……从而留下丰富资料。”王听兰硬说王庸敬“所载错了”、 “所引用的旧谱的谱系资料不准”、“王褒至王抟的世系大有问题,可能是拼凑的。”在《通讯》上公开要王庸敬按照贵州省的邕江王氏宗谱更正(死人怎能更正他在生的事)。并说“言”公出现在抟公名下,正是造成三槐王氏究竟属于太原或琅琊之争的根源。王庸敬公在王听兰眼里成了祸根。王听兰真不自量,您不如王庸敬的脚指拇。
写书,从历史上看都是个人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个人编撰,《琅琊三槐王氏宗谱》是个人编撰,王庸敬父子穷毕生精力,写出《王氏通谱》全套82册是父子编撰,王大良写出《中华姓氏通书·王姓》是个人编撰……。王听兰组织一大帮人写大成总谱,通过考证,把一个王氏族姓东删西改,搞得乱七八槽。你在全国到处游说,封官许愿,建立联系组、工作站,娄罗一批人,为您摇旗呐喊,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现在有人争诸葛亮的出生地,一曰南阳,一曰襄阳。有人争刘备的葬地,一曰成都,一曰彭山县。并且把彭山县说成是专家称“如此好的风水宝地,全国仅有两处,一处是北京的十三陵,另一处就是莲花公墓所处的莲花坝刘备墓”,至今没有争出结果,还是保持的原样不变。
听兰先生,您把全国王氏族人的宗支都搞乱了。您搞的伪造、填入和拼凑世系如乱麻,仅是一个王姓就叫国谱吗?还提倡写世谱,有丧国格。通过您王听兰插手,亲自做工作,把我好端端的湖南双峰县的同德王氏,包括外迁移民有近十万人的湘中大族,一至五修族谱很正常,一点不乱套,现在的六修族谱有琅琊王、后太原王和庐陵王三种版本,都出版有谱书在我手里。原来的一至五修族谱,在我们云阳有二修和三修两套共四册。几种版本一比,无不感到这是王听兰做的“好事”,把我同德王氏搞成这个样子,就是痛骂(打)王听兰一顿,都不能解恨。
听兰先生,您不要固执已见。您以为您有一帮子人,经过做工作,采取会议通过,尊重多数的原则,研究的观点,造假填入……等,您认为都是正确的东西。多数人同意您就可以压倒少数人。您错了,有时真理也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掌握的是国史和史料原文,您改变不了。如果您拼凑、填入和造假的祖宗世系名录算数,中国就用不着要历史了,国家就没有规矩,哪成什么体统。国无史何以知兴衰,家无谱何以知隆替。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电话:13075499215 2012年11月12日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