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海中螺蚌共护持《金刚经》霞浦进士王亮功得之转赠林之奇丨霞浦赤岸史料裒辑
年前,在百家号上传了半篇“【南宋】海中螺蚌共护持《金刚经》”文章,顺手点了新功能~AI自动录制视频,AI竟有模有样地录制了一段视频,质量颇佳。感叹,人类科技确实又会有一次惊天动地的进步了。只是,这个AI自动生成的视频的知识产权该怎么算呢???
【视频原文】
林之奇《家藏海中螺蚌所共护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一文,介绍了收获海中所得《金刚经》的前因后果。
最初,福建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沿海渔民在大海漩涡中捕捞网得《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经书藏于海中螺与蚌缠绕形成的海石之中,甚为神奇。时任同安县丞王亮功机缘巧合得之。王亮功,霞浦赤岸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林之奇来泉州出任提举福建市舶,闻听大感惊讶,便向王亮功咨询,王亮功详述缘由后将此经书转赠。林之奇若获至宝,将经书供奉于神龛之中,朝夕瞻礼。
后其表兄李长季以为此事神异,建议林之奇记录而成此文。文中林之奇一再强调,神异之事令人难以置信,在于缺乏实证,无法“眼见为实”。

【作品原文】
家藏海中螺蚌所共护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
[南宋] 林之奇
泉州同安并海之渔人,有举网于海漩者,得一巨物焉,视之,良石也。徐而察之,则螺蚌相缪缠甚固。剖而视之,重重十数皆众螺蚌也,末乃见佛经一卷实在其内。外强中干,青质朱轴,金银书相间错,则此经是也。
邑丞秦溪王君亮功行部见而异焉,得而匮藏之。余在泉时,闻王君有此经,问之而信。王君举以施余,因寘诸余家所奉旃檀金刚像之龛中,而朝夕瞻礼之久矣。表兄李长季叹其希有,且曰:子盍为之序记,表而出之,俾见闻者生尊重肃敬心,不亦善乎?余曰:“唯。”
说明:我只发送了以上部分,所以视频只生成2分钟。
夫佛门广大,说法幽深,世之人以浅意小智管窥而蠡测之,往往视为难信之法,而孟浪不信者皆是也。自非诸佛时时出少神变以证其说,以觉群迷。则虽善,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而佛法之灭亡无日矣。
昔唐文宗食蛤蜊,有擘不可开者,焚香祷之,俄变为菩萨形,梵相具足。
时终南山政禅师论之曰:“物无虚应,此乃启檀越信心耳,故契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
文宗曰:“菩萨身已现,且未闻说法。”
政曰:“今者睹此为常耶,非常耶?信耶,非信耶?”
文宗曰:“希奇之事,朕深信焉。”
政曰:“已闻说法竟,盖因理晓人者不辞费。以此身得度而现此身说法,此难信之法也,今也于蛤蜊中现菩萨相,以是为证,虽不信者亦信矣。”
《佛华严经》曰:“如有大经卷,无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窃尝谓“尘中有经卷,破尘能出之”此法亦为难信,而证以此经,理亦皎然。余然后知芥子须弥本不相碍,但患不得其证,所以难信耳!

【人物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亮功(1104年-1161年之后),字舜咨,小名寿翁,小字朝任,北宋崇宁三年( 1104年)十二月初九日出生于福州长溪县劝儒乡擢秀里(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南宋名臣王伯大族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第二次参加科考高中进士,弟王履之绍兴廿一年(1151年)进士,子王定方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生平详见拙文【南宋】进士王亮功(王伯大族人)丨霞浦赤岸进士录03】
王亮功考中进士年已四十五岁,《淳熙三山志》记载其官终文林郎(从九品上)、漳州教授,但从本篇章中我们可知,王亮功至少还担任过同安县丞。
○林之奇(1112年-1176年),字少颖,号拙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师从吕本中,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二月在泉州担任提举福建路市舶司一职,落职后以宗祠为家,授徒著书,人称“三山先生”。南宋理学家、文学家。著名理学家、与朱熹并称“东南三贤” 的吕祖谦是林之奇得意弟子。生平著作有《拙斋集》22卷、《观澜文集》63卷等。
从拙作古人评说“王宗己”名字内涵丨【南宋】林之奇《王子由字说》内容看,林之奇与王宗己(字子由)貌似有师徒之谊,或许同样来自赤岸的王亮功也曾接受过林之奇教诲,也可能二人平辈相交。

○写作背景
林之奇(字少颖)弟子吕祖谦在《东莱集》记录: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辛巳……五月王公(十朋)为大宗正丞,十二月林先生少颖出为提举福建市舶,皆过婺来访。
林之奇在《家藏海中螺蚌所共护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中提到:
余在泉时,闻王君有此经,问之而信,王君举以施余,因寘诸余家所奉旃檀金刚像之龛中,而朝夕瞻礼之久矣。
综上可知,王亮功转赠林之奇螺蚌所获《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时间在林之奇任提举福建市舶之时,约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左右。几年之后林之奇离职回福州以宗祠为家,授徒著书,于淳熙三年(1176年)去世,本文应当作于这个时期。

【译文】
家中所藏海中螺蚌共同护持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
[南宋] 林之奇
泉州同安(今为厦门同安区)沿海渔民,有一次撒网捕鱼于海中漩涡,捞得一巨大物体,粗看是一块品质良好的石头。仔细观察发现,它其实由海螺与海蚌相互缠绕而形成,紧密而坚固。剖开检视,十多重海螺与海蚌缠绕,最内藏有一卷佛经。石头外形看着无比坚硬,原来内里空虚能藏。佛经青色纸质、红色轴承,经文用金银泥书写,行间错落有致。这本经书就是如今我家藏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同安县丞秦溪(今霞浦)王亮功行部机缘巧合,见证神异并得此经书,锁藏于箱子之中。我在泉州任职时,听闻王亮功收藏有此经,就向他咨询详情而确信有此事。后来王亮功拿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赠送于我。因而我将经书放置于供奉旃檀金刚像的神龛之中,每日早晚瞻仰膜拜,已经数年之久了。
表兄李长季感叹此经书稀奇难得,劝我说:“你为什么不作序记录此事呢?将文章装裱而公之于众,使得见到或听到者对神佛产生尊重肃敬之心,不是大好事吗?”我允诺:“好的。”

佛门广大,佛法幽深,世上之人常以浅薄的小聪明,妄图以狭隘的见识去揣测和阐述它,但结果往往难以让人信服,无端导致不信佛者比比皆是。现今已然不是诸佛时代,偶尔可以展现神迹证明自身存在,以开解民众疑惑的。很多人虽认为佛教很好,但因没有征兆而不相信,不相信,民众就不愿听从佛法指引,那佛教离消亡的时间恐怕也不远了。
昔日唐文宗吃蛤蜊,有个蛤蜊用力而无法打开,唐文宗焚香祷告,过一会儿打开蛤蜊见其肉变为菩萨形态,梵相十足。
当时终南山的政禅师评论说:“万物之存在不是虚无缥缈的,展现真实方能增加信众的信心。所以契经说:应以此身得到度化者,展现真身而为宣扬佛法。”
唐文宗说:“菩萨已现真身,但没听到他宣扬佛法。”
政禅师问道:“你今日目睹此事,是常见还是不常见的?是相信神佛存在呢还是不相信呢?”
唐文宗说:“今日这事稀奇,如今我已深信不疑了。”
政禅师说道:“听过宣讲就结束猜疑,那是因为能够以理服人,所以不用大费周章。以得到度化者真身来现身说法,是为了宣扬难以让人信服的佛法。正如今日在蛤蜊中现菩萨梵相,以此为证,那么原来不相信佛法的人也就相信了。”
《佛华严经》曰:“如有大经卷,无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我曾经这样认为,这段佛经所言“尘中有经卷,破尘能出之”的说法让人难以置信。而今真的在海螺蚌中呈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瞬间我就明晰《佛华严经》所言佛理了。经历此事之后我确信佛经所说“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但苦于得不到确凿的实证,难以让人相信啊!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南宋】海中螺蚌共护
年前,在百家号上传了半篇【南宋】海中螺蚌共护持《金刚经》 [详细内容]
- · 【南宋】海中螺蚌共护持《金刚经》霞浦进士
- · 力作力作(杜鹃鸟)丨【元】王祎《五禽言次
- · 神奇的一字诗,读罢令人拍案叫绝
- · 王渔洋对邹平历史文化的巨大贡献
- · 再论临川王氏与上池村的由来
- · 江西金溪:政协委员王钦波用心做茶育出“五
- · 《青年文学家》浙江作家理事会:王国钧《美
- · 王学铭:迎春组诗
- · 国岭王氏首次(2023)优生奖学颁奖大会
- · 贺太姥山开闽王氏大宗祠换届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