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金——一位老华侨的奋斗历程(三)

他对社区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金钱上的筹措,还包括亲身参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些举动无疑在实兆远引起了一代代人的涟漪效应。
在学校的创立和教育的发展上,王叔金扮演着先驱的角色。由于当时的经济基础薄弱,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为了筹集建校资金,他毫不犹豫、也不怕尴尬地四处筹募款项,甚至远赴新加坡。他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正确、有意义的。因此,他全心投入,满怀热情地动员民众,尤其说服工商界人士踊跃捐献,让大家共同参与。
王叔金一向为人老实,对账目要求十分严格,做得非常仔细,并定期向民众公布收支情况,因此,深得人心。人们见他不为一己之利,而是为广大的儿童教育尽力,于是纷纷慷慨解囊。
益智书报社

为了让社区民众在一天辛勤劳作后,有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1913年,年仅29岁的王叔金,在柯教诲等人的协助下,在实兆远创立了益智书报社,作为社区的聚集地,除了沟通交流、读书阅报,也聚集社区里的华裔青年,进行乒乓和篮球等体育活动。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曰本侵占马来亚,益智书报社的建筑被毁。1945年8月,日军撤退,王叔金随即倡议重修书报社,让社区能再次起用旧设备,继续为民众服务。益智书报社在1951年完成重建,从那时起,与马华公会坐落在同一栋建筑物长达60年,一直到2010年停止使用。2012年,书报社在实兆远圣淘沙路(JalanSentoSa)的新址重新开放。
王叔金从1913年起,担任书报社的主席长达40年。在他过世2年后,书报社追授终生成就奖及纪念碑,以表彰他对书报社所做出的贡献。该书报社,目前由苏瑞霖、马胜发及其他社区领袖领导,并在2012年4月庆祝100周年纪念。
实兆远橡胶商行公会
王叔金极为关心社区的教育与文化发展,他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在实兆远和曼绒其他地区建造学校的重任,以便在该地落地生根的华人子女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他十分了解,要达至此目标,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为此,他可说是想尽一切办法。
1922年,王叔金发起实兆远橡胶商行公会,作为支持教育事业的经济来源。在橡胶园园主及橡胶贸易商的支持下,实兆远地区实行了,每售出1吨橡胶,公会征收50仙的收费制度,所收费用用作实兆远及爱大华地区建造华文小学及添置学校设施的基金。通过这样的方式,无形中使更多商人,加入为教育及社会福利尽一分力的行列。
王叔金在社区里,是极具说服力的人,当地的橡胶业者对他非常信任。除了让他处理征收的事项,也把征收费的保管和分配权交托予他,由他负责把基金分配给10所华文小学。(详细教育贡献,见第四章)
实兆远本律红土坎路华人墓地
意识到华人社区缺乏正式的安葬墓地,王叔金在1936年主动捐款,并发起筹款活动,以便在本律红土坎路购买一块坡地,作为当地华人墓地。墓地以实惠的价格出售给当地居民,作为他们亲人死后的安身之所。这项计划由益智书报社负责执行。
与此同时,他也筹款修建墓地里的木桥及兴建公墓展馆。此外,他也负责建造一座刻上捐献者姓名的纪念石碑。王叔金的第二任及第三任妻子皆埋葬于此公墓。而今,这片墓地由红土坎社区委员会负责管理。因墓地有限,只限于红土坎居民使用。
实兆远华人妇产医院
王叔金有7个孩子在生产过程及幼儿时期死亡,他因此深刻体会到生产过程所带来的死亡风险。王叔金认为社区内的妇女有必要接受专业的产前及产后照料,以确保分娩的顺利和婴儿的健康。于是,他在1936年,出资并发动民众捐款,买下曾是欧洲俱乐部所拥有,位于交叉路的6英亩地,建立了实兆远华人妇产医院。
该建筑在1938年落成,并在同年以6个床位开始运作。王叔金担任该妇产医院的管理人及委员会成员,长达20年。
实兆远华人妇产医院在1960年,顺应社区里各种族人士的增多,易名为实兆远妇产医院,为更广泛的族群服务。如今,这家妇产医院已转型为老人院。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曰本侵占马来亚,益智书报社的建筑被毁。1945年8月,日军撤退,王叔金随即倡议重修书报社,让社区能再次起用旧设备,继续为民众服务。益智书报社在1951年完成重建,从那时起,与马华公会坐落在同一栋建筑物长达60年,一直到2010年停止使用。2012年,书报社在实兆远圣淘沙路(JalanSentoSa)的新址重新开放。
王叔金从1913年起,担任书报社的主席长达40年。在他过世2年后,书报社追授终生成就奖及纪念碑,以表彰他对书报社所做出的贡献。该书报社,目前由苏瑞霖、马胜发及其他社区领袖领导,并在2012年4月庆祝100周年纪念。
实兆远橡胶商行公会
王叔金极为关心社区的教育与文化发展,他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在实兆远和曼绒其他地区建造学校的重任,以便在该地落地生根的华人子女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他十分了解,要达至此目标,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为此,他可说是想尽一切办法。
1922年,王叔金发起实兆远橡胶商行公会,作为支持教育事业的经济来源。在橡胶园园主及橡胶贸易商的支持下,实兆远地区实行了,每售出1吨橡胶,公会征收50仙的收费制度,所收费用用作实兆远及爱大华地区建造华文小学及添置学校设施的基金。通过这样的方式,无形中使更多商人,加入为教育及社会福利尽一分力的行列。
王叔金在社区里,是极具说服力的人,当地的橡胶业者对他非常信任。除了让他处理征收的事项,也把征收费的保管和分配权交托予他,由他负责把基金分配给10所华文小学。(详细教育贡献,见第四章)
实兆远本律红土坎路华人墓地
意识到华人社区缺乏正式的安葬墓地,王叔金在1936年主动捐款,并发起筹款活动,以便在本律红土坎路购买一块坡地,作为当地华人墓地。墓地以实惠的价格出售给当地居民,作为他们亲人死后的安身之所。这项计划由益智书报社负责执行。
与此同时,他也筹款修建墓地里的木桥及兴建公墓展馆。此外,他也负责建造一座刻上捐献者姓名的纪念石碑。王叔金的第二任及第三任妻子皆埋葬于此公墓。而今,这片墓地由红土坎社区委员会负责管理。因墓地有限,只限于红土坎居民使用。
实兆远华人妇产医院
王叔金有7个孩子在生产过程及幼儿时期死亡,他因此深刻体会到生产过程所带来的死亡风险。王叔金认为社区内的妇女有必要接受专业的产前及产后照料,以确保分娩的顺利和婴儿的健康。于是,他在1936年,出资并发动民众捐款,买下曾是欧洲俱乐部所拥有,位于交叉路的6英亩地,建立了实兆远华人妇产医院。
该建筑在1938年落成,并在同年以6个床位开始运作。王叔金担任该妇产医院的管理人及委员会成员,长达20年。
实兆远华人妇产医院在1960年,顺应社区里各种族人士的增多,易名为实兆远妇产医院,为更广泛的族群服务。如今,这家妇产医院已转型为老人院。

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王叔金一直心系祖国家乡,很大原因是出于对家人的一片孝心,毕竟当初决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并非心甘情愿,而是生活所逼,别无选择。王叔金的父亲,王春耻当初并不愿意让他远渡重洋,但见他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表现得异常坚定,才不得不让他离开。
对祖国家乡怀抱牵挂,或许是全世界外来移民和外籍劳工的共同心情,王叔金在1907年至1923年间(见第五章),共回返出生地9次。1940年,以“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的身份,第十次回中国。
王叔金所受的早期教育,教导他必须效忠国家与家庭(尤其是父母),这无疑在他心中植下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1911年,王叔金在槟城加入了孙中山同盟会,1912年,孙中山推翻满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王叔金当众把满洲时代蓄留的长辫子剪掉,以此宣示效忠新中国。
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曾多次造访马来半岛,寻求支持,以对抗满清政府。历史学家王赓武在《南洋华人简史》(1959,27页)中提及南洋华侨在对抗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最终是他的支持者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南洋华侨反满洲政府的情绪相当激烈……这是他们在1911年中国革命里所扮演的角色。」
另一万面,每当祖国急需援助,王叔金便在马来亚发起筹款运动。曾有一次,中国中西部的河南、陕东、陕西和河北遭遇严重的干旱,紧接着引发1920年和1921年的大饥荒,造成50万人死亡。王叔金在此事件中,担任实兆远救灾委员会主席,积极推动筹款活动,协助舒缓受灾民众的苦难。
1923年,孙中山委任王叔金担任由同盟会更名的中国国民党实兆远分部党务科主任,随后又改任宣传科主任。他受委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王叔金尽全力招募会员,并组织海外华侨,在经济、物资和所有中国革命所需要的资源上提供协助。这之后,他也被推选为实兆远采购委员会主席。
1931年,旱灾过去几年后,严重的水灾接踵而至,大量农作物被毁,5百万中国人丧生。时任实兆远区筹款及救灾委员会主席的王叔金,站在援助的前线,为天灾的受难者筹集物资和款项。
"九一八事变”后,为支援祖国抗击日本侵略者,他发动华侨捐款购买飞机,并被推举为实兆远购机委员会主席。
1936年,天灾再次降临中国,长江与淮河河水暴涨,冲破河床,导致洪水泛滥,中国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武汉和重庆等地受灾,多达400万人死亡。王叔金再次担起救灾重责,负责筹款事宜。
1937年,日本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件",中日战争爆发,作为实兆远地区的华侨领袖,王叔金毅然奋起,大力宣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号召民众抵制日本货。根据王赓武(ibid,37页)的记载:「南洋华侨牢记,日本工厂所出产的货品,即便价廉物美,却是来自中国的敌人。」
1940年,王叔金被选作中国国民党实兆远第八党支部的主席。3月12日,他随同以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到访重庆,慰问战争难民、受伤的士兵和前线战士。走遍了中国近10个省、市及乡村,整个行程为期4个月。
王叔金一直牵挂家乡永春。早年,他曾出资为家乡修建石路,还为当地提供师资培养(后因抗战爆发而中断)。此外,还热心为当年到海外募款的崇贤私立中学捐款。
王叔金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和赤诚之心,溢于言表。他满怀深情地说:’‘祖国是自己的,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父母是子女的,谁不仰慕自己的父母。”他始终对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也始终效忠于自己的祖国与家人。
其他公益组织
王叔金除了为发展华文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耗费巨大精力外,还兼任许多社会团体公职。主要有:
1.政府医院委员会成员,1928年至1950年
2.实兆远零售贸易公会主席,1937年
3.霹雳华人弱势者协会,实兆远分部主席,1937年至1941年
4.马华公会实兆远分会会长,1950年至1951年
5.华人精武体育会,实兆远分会会长
6.爱大华福建会馆主席
7.霹雳怡保福建会馆会员,1946年
8.霹雳南洋大学创校委员会主席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