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金——一位老华侨的奋斗历程(八)
纪念王叔金 第八章



王叔金逝世后,当地社团领袖黄国泰、苏清楚、王文池和柯锦取等发起倡议,并获得社会人士广泛响应,在1965年成立了"纪念王叔金教育基金”。他们认为,有必要纪念王叔金在过去50年里,为促进华文教育及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为了实现各项计划,他劳心劳力、东奔西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特别是为了筹措,放下自己的尊严。
成立教育基金的主要宗旨,是为社区里的弱势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奖励及资助各族学生,帮助他们继续升学。几十年来,社区领导及华教人士,如柯锦取、马胜发、林明亭等,不辞劳苦地管理该基金会。
先后担任基金会主席的社区领袖包括:
黄国泰 NgKuokThai
苏清楚 SawSengChor
王文池 OngBoonTee
柯锦取 QuahGimChoo
蔡群英 ChuahKhoonEng
翁诗畅 OngTeeChiang
曾东山 ChenTongSan
刘爰南 LauAiNang
马胜发 MahSunFatt
马才廷 BehChaiTeng
雷用朝 LoiUngDiew
林荣照 LingEngCheow
林明亭 LimMingTeng


基金会在后期,还将其奖励制度扩大至高等教育,让贫苦但符合升学资格的孩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王叔金的后代全力支持该基金会,继承先父的无私奉献精神,王叔金的第28儿子王一少,协助基金会筹得100万令吉的款项;孙女王秀美,也在几年间,捐献大量资金。


1994年,王叔金家庭成员在实兆远举办了家庭聚会,人数多达180人,一度传为佳话。1995年,王叔金逝世30余年后,黄永评与邱记福写了一篇纪念文,刊登于《星洲日报》。以下是文章《王叔金精神永垂不朽》的摘录:
王叔金精神长存,荫泽惠乡梓。与世长辞已30年,他的名字在曼绒县却仍是家喻户晓。俗话说,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但万古流芳却绝并非易事。人们都打从心底敬佩王叔金对教育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终其一生献身社会工作,让后代得以享受其不屈不挠奋斗与付出的成果。
他19岁时从中国南来,27岁开始参与教育及社会工作,一直持续到80岁离开人世方休。他是两所华人高中及两所小学的创办人,
同时也是益智书报社的发起人,并在曼绒县担任多个社团要职,尤以推动华文教育领域为优先。王叔金的一生事迹值得被表杨,以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王叔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他过世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在为后人所续写,为世人所传颂。他所启动的项目,至今仍在曼绒县内延续。他所创立的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无数的建设人才。所有这些,都是王叔金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遗产。
2013年10月25日,王叔金家族400名来自海内外的成员聚集在雪兰莪八打灵再也培才一校,王氏子孙继1994年后第二次共聚一堂。除了聚会,王氏子孙也借机筹募近24万令吉,捐献予10个雪隆及霹雳一带的学校及慈善机构,延续父亲献身社会的精神。王叔金英文版自传《NoOtherWayOut)也在当天推介,借此让家族成员了解王叔金从中国远渡南洋奋斗,为教育及慈善做出显着贡献的故事。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