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善于笼络人心的王审知(下)

2013-10-16 14:27:35来源:

打印 字号: T|T
 
    知人善任,这是王审知取得政绩的根本。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环境十分复杂,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巩固政权,安定国家,仅凭王审知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够的,他必须延揽一批谋士为之效劳,形成以他为核心的上层统治集团。中原的朱温、李存勖大肆虐杀朝官阁士,王审知则“怀尊贤之士,宏爱客之道”⑨在福州、泉州设招贤院,不次录用各地贤能,凡有一技丰长,皆加以任用。中原文人学士趋之若鹜,王{炎、韩僱、崔道融、杨承休、归传懿等颇有名望的人慕名相投,他们的生命得到庇护,并且免却了饥寒。王审知以他的信赖和诚心换取了这些流寓之士的忠诚,他们用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回报王审知施予他们的荫泽。或以谋略扶助王氏政权臻臻向上,或以诗教培育闽中文化。
    王审知用人行政,还就地取材,以闽人翁承赞为相,徐寅掌书记,陈峤为从事,黄滔任节度推官,闽人任闽中机要人员,自审知始⑩,他们报效家土的志向为王审知所用,闽人能明析闽地的实际情况,使大多的措施、政令具有可行性。
    王审知深谙用人之道,在政治腐败的时风下,他任用的官吏却大都深得民心,有不受馈遗的贾郁、兴学的陈洪济以及关心民间疾苦的颜仁郁、黄滔等人,他们抛却个人私欲,与民同息,共同创造廉洁的政风。
    有了这样一个人才济济、优化的治理机构;闽中的政局便很快地得到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全国臣民从上到下紧紧地团结在王审知周围,使王审知在险恶丛生的时势下能“宁做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立于不败之地,王氏政权得到逐步巩固。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王审知还大量运用宗教和谶纬手段,进一步达到控制民心的目的。
    王审知出自门第不高的农民家庭,虽然南北朝的门第制度,到五代已逐渐不为人重视,但上下尊卑的观念并不是很轻易地从人们的思想中根除。五代十国的武人们纷纷割据称王,但其中不少人仍须打着李唐旗帜,冒充唐室后裔企图号召。王审知则利用谶纬在人们心理上所产生的影响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他暗中使人散布谶言,借助“天命”、“神的启示”,赋予自己庄严、神圣的分量,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人们便深信了“后来者是二王,潮水荡祸殃。岩逢二乍间,未免有销亡,土地为其所也,代代封闽疆”⑩等诸如此类的传说,认为王氏的统治是天命注定,无可改变的事实。另外,王审知还在福建大兴佛教,诚然,这也许是他的信仰,但更重要的是王审知既已转化为统治阶级,必然需要宗教来统治人们的精神世界。佛教实质上是为阻止人民的反抗而说教,使人们迷惑于“因果报应”的教义,放弃阶级斗争,安于现状,因而佛教必成为绝好的统治工具,王审知也希望通过全社会的佛事推崇,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国以民为本,王审知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把养民安民作为根本,苦心经营近三十年,争取了人民的支持,社会内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在割据政权林立,兵连祸结的时期,不仅维护了闽中的社会安定,而且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一向落后的福建,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王审知治闽期间成为闽国的全盛时期。王审知善于笼络人心,也深得人心,以致于他的政迹为福建人民代代颂扬。王审知逝后,他的子孙相继继位,无不以酷虐临民,人民呻吟于暴政之下,闽国失去人民的合力,终于公元945年为南唐所灭。
注释
①、②《王审知墓志》。
③《资治通鉴》卷259。
④、⑤、⑨《十国春秋》卷90《闽一·太祖世家》。
⑥、⑩朱维干:《福建史稿》(上册),P159、P154。
⑦《全唐诗》卷763。
⑧于兢:《琅琊王德政碑》。
⑩《五代史补》、《册府元龟》卷219。
    (作者单位:福州市文物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