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进士·霞浦赤岸王少恺
【南宋】进士06王少恺(王亮功之叔)
丨霞浦赤岸进士录丨霞浦赤岸史料裒辑
【本期人物简介】王少恺
丨霞浦赤岸进士录丨霞浦赤岸史料裒辑
王少恺,字景元,王亮功之叔,王伯大远房从叔。生卒不详,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张孝祥榜进士,按时间排序为霞浦赤岸王氏中已知的继王俊、王亮功、王万修、王履初、王万章之后第六位中进士者。隆兴年间(1163年-1164年),王少恺任南安县令,官终奉议郎(正八品)、宁国府佥判。
图片
【相关文献】
《淳熙三山志》记载:
王少恺,亮功之叔,字景元,终奉议郎、宁国府签判。绍兴二十四年甲戌张孝祥榜。
《泉州府志(万历)》《南安县志》记载:
南安县令,隆兴间王少恺。
南安县最有名的是列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的九日山“祈风石刻”。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朝廷一年两度固定时间在九日山上的延福寺、昭惠庙举办祈风仪式,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祝愿商船在“冬谴舶、夏回舶”航程中一路顺风。宝祐五年(1257年)至六年,王少恺族中后辈王广翁就任南安县令,多次参加祈风仪式并留名。
王少恺作为九日山东道主南安县令,是否也参加过祈风石刻呢?大概率没有。因为现存最早的祈风石刻是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泉州市舶司虞仲房率领众幕僚到延福寺侧的通远王祠举行祈风典礼,除此之外并无更早的记录。这个时间比王少恺任南安县令的时间要迟了十年。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中登记了王少恺侄儿王亮功户籍信息:
(二甲)第七人,王亮功,字舜咨,小名寿翁,小字朝任,年四十五,十二月初九日生。外氏林,永感下。第三十四。兄弟二人。二举,娶林氏。曽祖淮,故,不仕。祖咏,故,不仕。父谦夫,故,不仕。本贯福州长溪县劝儒乡擢秀里,自为户。
王少恺是王亮功亲叔,从上面资料中我们推知,王少恺祖父王淮,父亲王咏,皆为平民。籍贯为福州长溪县劝儒乡擢秀里(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王亮功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时已四十五岁,王少恺作为其叔,又迟了六年登科,年龄可能还要大上不少,算是大器晚成了。
按《凤城王氏族谱》记载,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王俊是其叔,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王石(随父迁居宁德蕉城)是其堂兄。

【后记】
霞浦赤岸村自古为王、林两姓聚居地,人文荟萃,因“闽中之全材”林嵩(霞浦县第一位进士)唐僖宗赐名“劝儒乡擢秀里”。唐代久远、五代动乱,有关赤岸村的文献记载少之又少,且有些混乱。
到宋太祖赵匡胤时,广开言路,王务琨六世孙王文昉献万言书而封著作佐郎(正八品寄禄官)。后王文昉回乡隐居,潜心研学,“录书万余卷”,赤岸文教之风渐盛。但受其影响,北宋赤岸王氏颇有隐世家族风范,读书人多“承志不仕”,这种情况到北宋末才有所改变。有名士王鲸,曾写诗给欧阳修大受赞赏,宋徽宗时有进士王俊,举词学兼茂科,作《龙德太一宫记》。宋室南渡之后,赤岸王氏迎来高光时刻,簪缨鼎盛,科第蝉联,数十人高中进士,兄弟进士、父子进士、祖孙进士等现象比比皆是。明初张适评曰:“代多黄榜士”“累朝官紫禁”。
近日,笔者整理霞浦赤岸史料(暂以王氏为主),计划以史籍原本为基础,分系列进行。但因时间精力有限,很多系列估计只能先开个头,写几篇再换个主题,其余留待后续慢慢补充。本系列将专门罗列古代赤岸王氏登科进士者如王俊、王万修、王伯大等,请举入仕的如王宗望、蒙荫入仕的如王积翁、王广翁等则另起一个系列。根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多寡,或详细成文,或一两句话成篇,不足之处留后补充,后期或补充外迁赤岸王氏后裔进士、赤岸林氏进士等资料。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贺山东临沂望族文化研
世界王氏网山东临沂讯(耕夫 网工 图文)孝水欢歌迎贵客, [详细内容]
- · 贺山东临沂望族文化研究会换届圆满成功
- · 家谱忌讳:你知道几个!
- · 中国最早的家谱,你知道存在于哪里吗?
- · 宁化石壁200多客家姓氏,有你的姓吗?
- · 《颜氏家训》为什么能流传千古?
- · 我心光明——纪念王阳明的30首诗词
- · 四海师模 一乡表率——明代赠礼部尚书王瓒
- · 南宋进士·霞浦赤岸王少恺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17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