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弥大《青溪弄兵录》丨霞浦赤岸史料裒辑丨霞浦赤岸乡宦录(非进士出身)02

2023-08-28 10:16:39来源:王纯鸿 福宁府赤岸文化研究

打印 字号: T|T
    【本期人物简介】
      王弥大,字约父,福建霞浦赤岸人,南宋名臣王伯大之兄,王万全第三子,在泉州祈风石刻留名的南安县令王广翁之父 ,韩世忠女婿王万修之侄。在今南京一带担任“提管”一职,生平资料不详。现存王弥大读书笔记《青溪弄兵录》,著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
 
     【相关文献】
 
       见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
 
    《清溪弄兵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宋王弥大编。弥大字约父,爵里未详。是编记宣和中方腊寇睦州事,分前后二篇。其前篇从方勺《泊宅编》录出,其后篇从《续会要》第二百五十三卷《出师门》中录出。后有《自识》,称嘉泰元年夏,在金陵时命表侄陈知新摘录,以备参考。盖裒合旧文,非所自撰也。青溪县即今浙江淳安县,宋属睦州,字当作青。此本从水作清,传写者误耳。          
 
【解析】
 
      《青溪弄兵录》(又作《清溪弄兵录》)是南宋王弥大摘录的读书笔记。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看,本书是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夏,王弥大利用闲暇时间,于金陵(今南京)某官署内指导表侄陈知新,将《泊宅编》《宋续会要·出师门》中涉及方腊起义的内容分别摘抄出来,编辑成书,以备参考。青溪,即今天的浙江淳安县,方腊起义发起之地。估计王弥大完成公事之余准备研究研究方腊起义事件。本书虽署王弥大之名,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王弥大的著作,最多只能等同于现代社会的读书笔记,而且还是别人代为抄写。
 
      该书记录了方腊起义及被镇压的经过,收录清代李调元编辑的《函海》,后被收入《四库全书》。不少图书馆都收藏有《青溪弄兵录》古籍本,它与《青溪寇轨》一同成为研究方腊起义的重要资料。王弥大《青溪弄兵录》是站在官方立场上描述方腊起义,如:“自此贼情渐虚,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曾经有一段时间,《青溪弄兵录》被认为是“诬蔑攻击农民起义为能事的反动兵书”而遭到禁毁。
 
      【方腊起义】北宋时宋徽宗喜爱花石竹木,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每十船组成一纲运往汴京,时称“花石纲”。官吏掠夺勒索最终激起了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县)方腊聚众数万造反,从者如云,攻破了江南六个州、五十二个县,成为北宋末年最有名的农民起义。甚至有人说,方腊起义严重削弱了北宋军事防御力量,是北宋亡国的原因之一。
      王弥大只是一个小吏,在历史上不出名,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几乎为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王弥大,字约父,爵里未详。也就是不知道王弥大是哪里人,担任什么官职。笔者通过王弥大活动于宁宗时期、以及“王弥大”重名不多这两点判断,他就是南宋名臣王伯大的兄长王弥大,出生于闽长溪县劝儒乡擢秀里(今福建省霞浦县赤岸村)。
 
       王弥大长子王广翁,家谱记载,他在淳佑四年(1244年)经王伯大奏补南安县令,为荫补入仕。但泉州九日山祈风石刻王广翁留名时间在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前后。故推测,王广翁初入仕并未直接担任县令,而是跟王积翁一样先当个小吏。
 
    王弥大的长孙王坦,历任永福(今永泰县)县丞、清流县令。次孙王垣,生平不详。
 
【后记】
 
      霞浦赤岸村自古为王、林两姓聚居地,人文荟萃,因“闽中之全材”林嵩(霞浦县第一位进士)唐僖宗赐名“劝儒乡擢秀里”。唐代久远、五代动乱,有关赤岸村的文献记载少之又少,且有些混乱。
 
      到宋太祖赵匡胤时,广开言路,王务琨六世孙王文昉献万言书而封著作佐郎(正八品寄禄官)。后王文昉回乡隐居,潜心研学,“录书万余卷”,赤岸文教之风渐盛。但受其影响,北宋赤岸王氏颇有隐世家族风范,读书人多“承志不仕”,这种情况到北宋末才有所改变。宋室南渡之后,赤岸王氏迎来高光时刻,簪缨鼎盛,科第蝉联,明初张适评曰:“代多黄榜士”“累朝官紫禁”。
 
      近日,笔者整理霞浦赤岸史料(暂以王氏为主),计划以史籍原本为基础,分系列进行。但因时间精力有限,很多系列估计只能先开个头,写几篇再换个主题,其余留待后续慢慢补充。本系列将专门罗列古代赤岸王氏非登科进士而入仕者。如请举入仕的王宗望、蒙荫入仕的王积翁、王广翁等。根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多寡,或详细成文,或一两句话成篇,不足之处留后补充,后期或补充外迁赤岸王氏后裔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