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2023-12-25 15:32:09来源:美术家

打印 字号: T|T
马盛德
 
作者简介: 马盛德,男 ( 撒拉族) ,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巡视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宝贵文化财富。
 
非遗要走入现代生活,这既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也符合非遗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重视和传播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在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中需要把握好“介入的尺度”,遵循整体性保护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生态系统,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友好与文化共享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青海土族盘绣
 
建立正确的非遗保护理念
 
非遗属于活态文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应是以人为主体的技艺传承、文化精神的传承,而不是物质的传承。过于关注遗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效益的行为,导致了一些地方在非遗保护方向上的偏离。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中,一些地方把凡是没有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项目都拿掉,有些地区干脆对民间文学类项目一律不申报。即便这些遗产项目的社会认知度很高,但因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被冷落。这些做法严重偏离了非遗保护的正确方向。
 
我国非遗共有十大门类,其中具有商品属性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炮制技艺类项目才可以适用于“生产性保护”。比如制茶、酿酒等酿造类和饮食类项目,以及纺染织绣等技艺,这些项目本身就是具有商品属性和市场属性的,能够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易,所以生产性保护这一理念是符合这类遗产特性的。与此同时,其他门类里的一些项目本身并不具备直接创收的能力,如果我们只关注有经济价值的遗产,而忽略了其他不能产生经济价值和市场效益的遗产,必然造成整个非遗项目之间的不平衡,这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造成了不同的感受,在社会整体层面也造成了导向上的偏差,会使非遗保护进入误区。实际上这是一种非遗保护理念上的倒退现象。一旦背离了非遗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保护初衷,就会破坏非遗保护的生态系统。
 
非遗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载体,非遗最为宝贵的是精神价值,这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基于这样一种重要的认知,我们把非遗比喻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DNA、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民间文学向来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难点,它无法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却构建了人类的精神家园。
 
因此在非遗保护工作中需要平衡发展,兼顾遗产的各个领域,建立整体性遗产观,全面协调发展。
 
非遗要融入现代生活
 
提起非遗,很多人都会把它与古老的生活方式挂钩,但在我看来,非遗最珍贵的是创造力,古人的智慧需要敬畏,同时也需要我们可持续发展。非遗的保护不是让其成为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也不是对古老器物的复制,而是在活态传承中寻找与当代人的精神连接。
 
我们提出文化复兴,并不是要文化复古,而是要让古老传统的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开展非遗保护的终极目的。活态传承在今天的非遗,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生活方式,融人时代的新气象,不提倡原封不动地保留。如同中国汉字的流变一样,字体不是一成不变,但方块字的象形文字始终不变。再从竹简上的书写到今天显示在手机、电脑里,外在的表现形式虽然改变了,但汉字的文化基因始终在传承。
 
“嫦娥五号”“玉兔号”“祝融号”“天宫一号”……细数在今天的中国航天工程里,最尖端科技产品、空间站的命名都出自于中华文明里的远古神话。这些命名非常精确地、强烈地吻合了我们古人在神话传说中对于宇宙和天空的一种探索和向往。它们都是存在于我们民间文学典籍里的故事,并且一直在活态传承。我们并没有使用“雅典娜”“阿波罗”“宙斯”等这样的名字,而是从民族远古神话中寻找灵感,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延续与新生,让高科技的产品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是国家顶层设计上对非遗现代化的绝佳实践。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名字”获得了全球的瞩目,成为中国文化最好的一次海外传播,民间文学类遗产所拥有的也正是这种魅力。
 
西藏日喀则藏毯制作技艺
 
创新传播把握好“尺度”
 
非遗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这是非遗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命题。因为非遗是我们先民们的伟大创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所以我们在非遗的保护利用和融入现代生活时需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也就是“介入的尺度”。在保护利用时首先需要有一个敬畏之心,需要小心翼翼地对待遗产,不可以粗暴行使和“伤筋动骨”式地对遗产进行改造。
 
例如,《格萨尔王》史诗是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民间文学遗产,歌颂的是旷世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青海果洛则是格萨尔史诗的主要传播区域,2016年文化部在青海果洛建立了“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对这一英雄史诗进行区域性的整体性保护。在生态保护区内开展非遗传统工艺的保护利用时,充分挖掘丰富的格萨尔史诗资源,当地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合作中,提取格萨尔英雄史诗的文化元素与上海的“英雄牌”钢笔开展联名合作,创造出了一套“英雄牌”钢笔礼品组合,让人们见识了老字号与非遗跨界的魅力。
 
两个“英雄”,结合得很好,要鼓励这种遵循文化遗产规律,让非遗的内涵价值与外在表现形式恰如其分地相结合——这就是比较好地把握了“介入的尺度”。
 
近年来我们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都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这一领域里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也要清楚,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一定的传播与共享。尤其面对今天的信息时代,非遗在内容载体、传播方式上要利用好现代的科技与手段。譬如民族语言与方言的保护本身就有较大的难度,但眼下就有用方言演绎的电影,通过具有影响力的明星用方言进行表演,很好地实现了方言保护与大众传播。
浙江龙舞
 
此外,动漫化改编也是活化非遗的有效方式。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讲述了一群少年热爱和传承广东非遗“醒狮舞”的故事,从舞狮练习到拼搏夺冠的一路艰辛历程,使人颇为感动。用青少年喜欢的动画动漫形式作创新表达,是面向青少年普及和传播非遗的很好方式。
 
现在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手段为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发挥作用。让我们的年轻一代通过现代科技的传播方式更多地了解非遗,认识非遗,从而达到传承与保护的目的。
 
图、文来源作者马盛德授权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