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台记忆——血脉的召唤
迁台记忆
在台湾众多姓氏中,“王姓”是大姓。据了解,台湾王氏宗亲里约有50万是被称为开闽“三王”的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的后人。台湾知名人士王金平,台湾已故企业家王永庆等,都是闽王后裔。王姓中镌刻着闽台同根的密码,烙印在血脉中的记忆,无论历经怎样的时空变换,都将准确指引游子归家的路。

在台中的闹市区,坐落着一座白色小楼,这是台胞王建堃为纪念王姓先祖筹资修建的会馆。说到自己的祖先,王建堃一脸骄傲,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开闽王”王审知。

↑台中闽王纪念馆
闽王第三十五世后裔、台中市王姓宗亲会荣誉理事长 王建堃:我们都有族谱,我们的祖先在台湾就知道是王审知的后代。
除了族谱,会馆里还珍藏着一杯来自河南固始县的泥土,王建堃称之为“故土”。抚摸着它,王建堃仿佛能感受到一千多年前“开闽三王”金戈铁马建立闽国的壮阔历史。
据史料记载,唐朝末期由于朝廷政治腐败,河南固始人王审知三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王审知主政福建之时,八闽大地告别“蛮荒海隅”,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升平景象,王审知由此被尊为“开闽第一”,后世称之为“开闽王”。
闽王后裔、台中市王姓宗亲会荣誉理事长 王建堃:对祖先的崇敬,一种爱慕之情,就是从这里来的。
明清时期,“开闽王氏”后裔开始迁居台湾。刚开始时以姓氏为纽带抱团拓垦,后来更演化为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深植入血脉中,串联成生命中最赤诚的羁绊。目前,岛内“开闽王氏”子孙宗亲约有50万人,分居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多个县市。
闽王第三十五世后裔、台中市王姓宗亲会荣誉理事长 王建堃:我的祖先是在清朝乾隆的时候,250多年前就来到了台湾台中,因为要到远方去打拼,他就抱着祖先的牌位,渡这个“黑水沟”,“黑水沟”就是现在的台湾海峡,在这个渡海的过程之中,险象环生,当时就流传了一句话“六死三留一回头”,能够留下来的就只有30%,千辛万苦来到台湾这一块土地,他们的过程好不容易,今天我们能够这么安逸来享受,先人种树 我们乘凉的成果,这个不就是托先人之福吗,所以我们抱着这个感念的心情,当你有机会回到祖先的原乡,也是一种反馈尊敬的表现。
树高千尺不忘根。回大陆看一看,到原乡走一走,和久别的族人们畅叙亲情,这是王建堃家族赴台以后几代人心心念念的愿望。
闽王第三十五世后裔、台中市王姓宗亲会荣誉理事长 王建堃:记得在我13岁小学毕业那一年,1965年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爸爸他拿起族谱就告诉我,我们的原乡在哪里,福建泉州府同安县蓬莱堡珩厝乡珩厝十都,他要我把它牢记在心。那时候因为两岸对峙,他对于能够回到原乡,是没有办法去期待的,所以他在我身上多了一份期待,那在他有生之年,也没有回到我们的原乡。
两岸开放后,1990年王建堃终于踏上了大陆的土地,那一刻他的内心既激动又忐忑。或许是近乡情怯,或许是传统观念中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执念,他没有立刻返乡寻根,而是乘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启自己的事业。直到2005年事业步入正轨,他觉得,是时候了。这年5月,他终于回到了父亲千叮万嘱的原乡——现在的厦门翔安区珩厝寻根。
闽王第三十五世后裔、台中市王姓宗亲会荣誉理事长 王建堃:当时欢迎队伍从村庄头一直到村庄尾,我们的族亲都一字排开,小学的鼓乐队大概有60个人,列队、打鼓,这种欢欣的心情,我们都感受得到。大人们就把鞭炮摆在地上,一串归一串这样子摆,我们那时候走在这个路的中间,那一种感觉非常棒。
浪高千尺,难阻乡情,血脉的召唤,最自然也最炽热。2005年,王建堃捐资在福州闽王陵园兴建闽王纪念馆,持续支持推动闽台共祭“开闽三王”活动。在他的推动下,有越来越多的岛内王姓宗亲返乡寻根谒祖、共叙亲情。海峡两岸王氏宗亲的交流联谊日益活跃,闽王文化成为连接海峡的又一座心桥。

↑福州闽王纪念馆
2017年,闽王王审知信俗文化被福建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岸闽王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在金门、马祖、台中、澎湖等地举行,祭拜闽王不仅仅是两岸宗亲的敬祖仪式,更是彼此之间的一种默契。
闽王第三十五世后裔、台中市王姓宗亲会荣誉理事长 王建堃:我们都姓王,那种感觉的话非常亲切,就是一种同宗同源。
福州市晋安区闽台王审知研究会执行会长、福州市闽王王审知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王诗润: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闽台之间这种血脉跟文化的交融,是割不断的。我们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就是,有对这种传统的,或者对历史的一个崇敬之心,才会有我们绵绵不断的民族的发展。
知其所来,方能知其所往。以勇敢开拓、博爱亲仁为精神内核的开闽精神激励着后人,而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护统拒独”的思想,更是留芳千古,特别在当前的两岸现状下,这种思想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让后辈尤其是台湾年轻一代了解自己的根,王建堃联合两岸宗亲共同编写了《开闽世家闽台源流志》一书,重点记录“开闽王氏”后裔迁台的历史脉络,让记忆发声,为历史存证。此外,他还专门聘请设计团队研发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世代关注,甚至突破宗亲圈子,帮助更多不同姓氏的人回大陆寻根问祖。
闽王第三十五世后裔、台中市王姓宗亲会荣誉理事长 王建堃:很多的姓氏他们都会来学习,我希望我的这个姓氏会馆,百家姓都有,我只是一个开端,我乐意分享我的经验,这个也是我成立会馆的,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来保存我们的中华文化。
台湾青年 王吉昌:知道说我们从何而来,我觉得这是人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要能够追本溯源,我们真的就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有共同文化,真的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不见得一定要有这么对立的一个状态。
台湾青年 王大睿:两岸一家亲,我们的祖先也是从福建过来,所以整个的血缘关系,其实都还是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历史终将远去,但往事并不如烟。当久别的原乡传来熟悉的召唤,沉睡于血脉中的记忆也终将被唤醒,期待着一场久违的奔赴。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台胞王炳尧先生到铜仁市参观考察 赞“人间
- · 概述金门家庙的建筑形式与空间格局
- · 金门之旅(二)
- · 金门之旅(一)
- · 台湾游
- · 金门之旅(四)
- · 金门之旅(三)
- · 山后村王氏“十八间厝”
- · 王宠惠墓园列古迹 焚化厂登录历史建筑
- · 百年宗祠变凶宅 宗亲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