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8丨霞浦赤岸史料裒辑丨王积翁

前 言
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苏州王积翁祠堂落成三年后,应王都中之请,黄溍为之撰写祠堂碑。黄溍是元代著名文学家,与虞集、揭傒斯、柳贯并称元代“儒林四杰”。王积翁苏州祠堂碑,全名为《故参知政事行中书省事国信使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闽国公谥忠愍王公祠堂碑》,简称《忠愍王公祠堂碑》(亦称《闽国王公祠堂碑》),现收录于黄溍文集《金华黄先生文集》中。
笔者整理原文,逐节翻译并根据文献资料适当补充,其中错讹与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王纯鸿2023年暑假于福州
正文08(第三部分·第三节)
故宰相吴公潜分阃四明①,辟奉国军节度推官,改沿海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②。累数十年不决之讼,悉以诿之,凡所剖析三百余事,有《平心录》四卷③。

【注解】
①吴潜是嘉定十年(1217年)状元,著名词人。淳佑十一年(1251年)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宝祐四年(1256年)任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今浙江宁波市)。
淳祐七年(1247年)吴潜任吏部尚书,王积翁嗣父王伯大任刑部尚书,当年两人同时入阁,同拜端明殿学士(正三品)、签书枢密院事(从二品)兼权参知政事。王积翁就是这一年承王伯大荫补入仕,担任监严州(今浙江建德县)都酒务。
王伯大以清江军救灾扬名天下,曾上疏尖锐抨击理宗朝的政治弊端,晚年写《四留铭》传世,为一代名臣,世人敬重。牟巘形容父亲牟仲启(时任六部尚书之一)与王伯大关系:“忠义相期,议论同,肝胆同。”吴潜与王伯大关系也是如此,志趣相投,惺惺相惜。他们曾联合上书求证“魏紫姚黄”流言之事,共同维护皇家秩序的稳定。起因是宋理宗疼爱外甥魏关孙,违反礼制让其冒充宗室入宫,引发朝廷内外对立储之事的猜疑(太子赵禥为宋理宗亲弟赵与芮之子)。

②宝祐四年(1256年)吴潜任沿海制置使时,王伯大已经病逝多年,王积翁在监严州都酒务任上也干了十年了,仕途停滞不前。吴潜念旧情,大力重用王积翁,先是提拔他任奉国军节度使推官,掌管推勾狱讼之事,后又将其调到身边担任沿海制置使司干办公事(相当于现代领导身边的秘书),经常接受吴潜委派处置各种事务。有担任过右丞相的吴潜的指导,王积翁工作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吴潜对王积翁的提携之恩,可以看成是王伯大在冥冥之中对王积翁的护佑。
③为磨砺王积翁,吴潜还把各地积压了数十年、悬而未决的诉讼案件交给他办理。王积翁用心应对,出色完成任务,展示了非凡的才华。王积翁所著《平心录》四卷是其断案经验和经典案例的合集,凝聚着王积翁的心血,堪比大宋提刑官宋慈的《洗冤录》,可惜失传。
【译文】
宝祐四年(1256年)春,原宰相吴潜以观文殿大学士授沿海制置大使、知庆元府(今宁波市,别称四明),将故人之嗣子王积翁调到身边,任奉国军节度推官一职(掌管推勾狱讼之事),后改任沿海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接受长官委派处置各种事务)。吴潜又将积压了数十年悬而未决的诉讼案件,悉数交给王积翁处理。王积翁认真剖析每个案子,前后处理了三百多件。王积翁将典型案例和办案经验等总结成书,写就《平心录》四卷。
后文待续……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已发表:
(一) | (二) | (三) | |||||
1 | 2 | 3 | 1 | 2 | 1 | 2 |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最新推荐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
前 言 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苏州王积翁祠堂落成三年后,应 [详细内容]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8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7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王正钧:一个被遗忘的名字,一位从三坊七巷
- · 本网总编偕海南会长造访河北邯郸王氏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6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5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4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3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02丨霞浦赤岸史料裒
- · 黄溍《忠愍王公祠堂碑》01丨霞浦赤岸史料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