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八十二)
劉杞當官 靖姑祈雨
陳昌,乃河南潁川人,隨王南下後,從漳浦、泉州、莆田幾經輾轉來到福州經商,娶葛氏,于公元904年(王審知當時還是一琅玡王)在下渡生下一女,名靖姑四五歲時念私塾學習文化,堂兄守元在後龍山放牛時皆由她送飯,兄長上江西龍虎山學道時,才十三歲的靖姑也進入閭山院學法,主修法術性和醫學性兩門功課,學會了上刀山、過火埕、畫靈符諸法,三年時間徐師父還教她一手好劍,對于祈雨,恩師還交待一定要先觀察星象和物候,另有置在厨房的咸魚臘肉濕潤以後,才能承諾祈雨。中國有一句老話,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多一份力量,下山後,她馬上聯系當年的閨中密友,如羅源人林九娘,連江人李三娘,福清人鄒鐵鸞,福州人高雪海,江山育,以及馬氏、曾氏、阮氏等人谊結十姐妹上山采藥爲人治病。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結識了兩位男士,一位是福州風風池楊太保(放牛出身),閩清梅溪王宇龍(放羊出身),不僅武藝高强,且爲人豪爽正直,成了名符其實的“護花使者”。當年,福州百姓稱侯官神出鬼没的果子狸爲狐狸精,把西郊豹頭山胡作非爲的紅毛猴稱猴精,把咬人的毒蛇稱爲蛇精,把福清一帶的野猪稱猪母龍,陳靖姑十姐妹在王宇龍、楊太保二人幫助下,分别用硫磺、火硝、毒藥、吊機、陷井等伺機消滅虎、豹、蛇、蝎、蜈蚣、蜘蛛等害人蟲。
當陳靖姑十八歲時,由母舅葛如川作媒,嫁給威武軍教官(教諭)劉通公子劉杞爲妻。婚後不久,閩王府鬧蛇魅,陳靖姑率王宇龍等人入王府除蟒,衹見靖姑手持斬鐵如泥的七星劍,削下對正在發威的蟒頭,衆人又將其斬成三段,扔到開元寺七星井附近埋了。因斬蟒有功,王審知接見陳靖姑,當得知其夫君乃教官之子,又見劉杞一表人才,遂綬他到寧德巡檢司當巡檢。
陳靖姑婚後在古田住了一段時間,就隨夫到了羅源、寧德等地。自古道:妻賢夫禍少,靖姑時時勸夫當官要勤政爲民,千萬不能貪不義之財和草营人命,她經常憑自己的聰明才幹,救貧扶弱成人之美,使好幾對夫妻破鏡重圓;還利用智慧協助丈夫巧妙辦案,如羅源同日結婚的花轎錯夫案,連江發生的兄弟争奪財產案,還有閩東發生的丈人殺婿案,惡叔裁贜案;靖姑還幫助丈夫懲治了福清一個横行鄉裏的劉閻王,將羅源白塔寺霸財占色的鐵頭僧缉拿歸案,在侖山長坑山將外號名張竿鬼的歹徒繩之以法。由于劉杞的賢正,使閩東地方大治,百姓和樂。
中華自古以農立國,農民大多靠天吃飯。有一年,福州地區奇旱,江河幹涸土地龜裂,百姓大半斷炊,官員憂心如焚。閩王命開元、怡山、雪峰、涌泉諸寺祈雨,怎奈和尚衹會誦經超度,幾個僧人跪在壇上褲子都跪開裂了,還是一滴雨未下。最後平章事翁承贊報告閩王,祀雨要靠陳守元這樣的有道之士才行。守元下山後即請司天監和妹子協助,他們上于山日夜觀星察雲。是日靖姑發現東南方出現魚鱗天,氣象諺語講“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再到厨房看臘肉和咸魚已轉潤了,憑星象與物候,知是物極必反,報告閩王,三日内必祈出雨來。靖姑設臺龍潭角在臺上誦真經,吹牛角,舞法劍,焚血符,第二天下午三時,果然天降甘霖,誰知一陣龍卷風,將站在竹席上面的陳靖姑刮到江中,最後被鴨姆洲竹排營戎墾戰士救起,邑人都傳説是神鴨救了陳靖姑故其信徒至今不吃鴨,做月子改吃鷄。此爲後話。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