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七十五)

2016-04-26 13:47:57来源:王光辉 著者 王祖麟

打印 字号: T|T
仁郁升官黄敦解甲
    一日,審知視察德化,見顏仁鬱在發動春耕,説如今莊稼人有了盼頭,備耕工作不能象過去那樣吃了元霄飯,來年再打算;到了三月三,鋤頭才上山。對張家阿媽,李氏阿婆孤兒寡母的,大家要伸出援手。審知聽了鼓掌道“講的好啊!”衆人見王爺到場,全場沸騰了,大家要王爺講幾句話,審知説:“福建地方窮,百姓衣不足以周其體,食不飽還靠糟糠,十年九灾,青黄不接時,農民没有餘糧支援部隊,如用舊軍隊那一套動械搜糧,軍民魚水關系立馬變成猫犬對立。”王爺話锋一轉,問仁鬱“那裏人,祖上斡什麽的?”顏答“河南温縣人,祖公顏真卿,在山東平原當剌史,安禄山叛亂時,聯络十七郡抵抗,平定後入京當太子太師,因奸臣陷害,被軍閥縊死。祖上在禮部當小官。爺爺景茂在侯官當過一届縣令,父親嚴芳在德化三班鎮金員外家當塾師。”审知道:“原來是同鄉,還是大書法家後代,孤王想聽聽你對發展農業的看法。”仁鬱回答“首先要招集流民回鄉生產,其次要廢除强加在農民身上的各種苛捐雜税;第三把勸課農桑政績作爲官員升遷條件。”審知説:“孤王想在此辦場,你咋辦?,’顏答:“引進良種良禽良畜,通過孵化推廣,形成生產力。”閩王聽了非常高興,即命他當場長。刺史立馬派人引進項目,因辦的出色,没多久就調省主管農業。甫上任,即命部屬鄭昭祖、莊赋擬文“凡耕種公田者其税什一,免出徵之役;凡缺種子者借種……”布告一出,流離失所的人們都回來了。爲了搞好宣傳,顏還編了許多順口溜教人歌唱,爲此出现了天未亮,父母催兒下地景象,由于官員切務,全省墾荒一萬四千多頃,當年收谷九萬多擔,三年後家給人足凶年無憂。
    王審知在固始縣城讀書時,以文會友结識了黄膺。黄膺人品好愛詩赋,比审知大幾歲,娶楊氏,已生一男,名茂哲,因黄巢兵亂,動員兄長黄敦奉父(黄霸)一起南下,二人經常切磋文武藝成了好朋友。黄敦爲人忠厚老實,文化不高,在鄉村却是莊嫁里手,打仗時不怕死,總是衛锋在前,爲此多次立功。審知當上王爷後,自然不忘生死與共的老戰友,要授黄敦當縣令,而且地點任他選,想不到被他拒絶了,審知以爲嫌烏紗帽太小,那就给個刺史當當,他也不幹。通過對話,方知他嫌當官要催耕催赋,還要管刑事訴訟,太累人;而他看中了閩清蓋平裏鳳栖山(今坂東鎮)一塊美地,于是多批一些銀子给他去梅溪開發,不久還娶了江南陳氏女,生了一個又一個胖小子,後人稱“六葉黄”。
    衆所周知,王審知下鄉永泰認識一名歌女姬娘,人不但生的漂亮,舞也跳得頂好,還彈一手好琵琶,自彈自唱,以至每年都要上鷄岩聽她唱歌跳舞。有一天,在白雲村避暑,姬娘見鷄岩風光殊秀,對王奪説:“奴家將來終老,能葬鷄岩此願足矣!”萬萬想不到一場大瘟疫使姬娘香消玉殒。爲懷念一代名姬,閩王將下令鷄岩改名姬岩,在東南麓爲其建一座青磚坟墓(規模比福州蓮花峰任内明墓略小一些,後毁于當地盗墓賊)。王審知每年去閩清,還經常特地從姬岩翻山越嶺來到閩清六都山莊,黄敦見審知來了,趕忙叫人殺鷄宰羊,下水務劳虾摸螺。閩清縣令黄琮見王爺和顏長官來了,也從縣城趕了過來,吃飽喝足以後就一起到田頭悠轉好幾天,審知在與農夫交談的同時,還下田幫忙拔稗谷,砍田谤,在地老百姓見王爺和官員這麽關心農業生產,稱爲“官員游田了”(别的地方,如南平溪源鄉稱游洋)。時至今日,閩清金沙鄉老百姓仍然保持“游田了”這個重農習俗。一千多年過去了,金沙堂黄東升理事長和溪源村江忠平村長他們于每年農歷五六月,都分别邀請與當年(長期)有往來的諸氏後裔,如福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黄安榕、福建省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湘如、省歷史名人研究會王審知委員會秘書長王祖麟、市民族委員會政研究室主任李林洲等領導前往觀光,足見山裏人深情厚誼山高水長。此乃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