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七十四)

2016-04-23 11:17:23来源:王光辉 著者 王祖麟 编辑

打印 字号: T|T
师備种茶 王想禁石
    唐未,福州人稱人頭爲“六斤四”,一指人頭重量,二指百兩(古稱一斤爲十六兩),凡盗竊者折銀百兩者就要砍頭,故曰“六斤四”斷了。再講“解手”兩字,當時押解囚犯都要被綁雙手,途中要屙屎屙尿,押差就要爲其解手。當年,鼓山西南麓有一塊地方,因離省城好遠,邑人稱遠洋,王審知在遠洋東北向建了一個拘留所和監牢,人們稱這個地方爲廨院,凡是看白戲,聽白書,白吃白喝,吃白卡留白,都要押到臺江乘“科尼船”,在江中行駛一兩個鐘頭,到牛山渡口,再步行二裏至廨院,教育三五天,再讓他們順廨院牛山、埠興、後嶼、東岳前徒步三十多裏回來。當時抓有一個外號名“依鼠”的,那家伙偷盗功夫了得,每次出去偷盗都蒙面,穿夜行衣,翻墙時先到厨房端出鐵鍋置過道上,還倒上生油,不知情的追趕人滑倒便割破脚腿。若偷母鷄必定先摸狗,弄一塊骨頭慰勞它,爲防止聲響,上屋時再换上鷄毛鞋……。對于强奸犯、搶劫犯、過失犯、謀財殺人犯、偷盗耕牛犯,在縣衙審判後就送到廨院勞改。鼓山山上(半岩)也是勞改場,那裏關着政治犯(貪污受賂官員,違法亂紀軍官等),主要是種茶果。對于偷盗耕牛的,占妻霸子(女)和搶劫財物的重判後都要關到這裏勞改。
    有一天,審知想喝茶,打開茶葉罐,一看見底了,才女金鳳説仰峰雪茶(固始毛尖)早已喝光了。没有好茶葉,王爺辦公打不起精神,想來想去,把茶葉事情提上辦公會議議程,高僧師備説:“鼓山彌勒院附近較爲平坦,且整年雲遮霧罩的,能否開辟成一片茶園。”經提醒,王爺馬上派人到江淮,把茶葉專家張世表請來,叫他還要帶來種苗。爲解决勞力問題,把軍隊勞改場建在半岩。
    當時種茶勞力主要靠廨院勞改犯,他們在危岩深澗中(今捨利窟、水晶山坡)開辟梯田式茶園,并逐漸擴大到喝水岩以東彌勒院附近,面積有二十多亩。開墾後種上茶葉,然後由犯錯誤的部隊官兵進行管理,在清明前後進行采摘揉制,由于這裏有特殊的光照和水分,土質又好,加上精心管理,生產的茶葉品質非常好,涌泉院將柏岩茶改稱爲鼓山半岩茶。當閩王府和軍衙官員上山時,師備就進行“禪茶一味”,祇見茶芽如雀舌,色如雛鵝絨毛,再用龍頭泉水衝沏,一時間芳洌沁人心脾,黄滔、徐寅等著名文人品茗之後同聲贊“半岩茶品質不讓虎丘龍井。”加上鼓山生長有白蘭花,窨成花茶,寒冬臘月,審知用山泉沏花茶,衹啜幾口,就感覺春天來了。在閩王號召下,崇安武夷、建州北苑、泉州安溪、尤溪明山、閩侯方山等地都辦起茶場,茶葉成了貢品。
    王想乃王潮從(堂)弟,自幼與王氏昆仲在一起念書,因性格温和,與審知、彦復等人相處甚歡。因王想喜歡舞文弄墨,南下時在軍中擔任文書,經常書寫布告、通知等。攻占福州後,王潮即派他去新寧縣(今長樂市)當縣令,隨他一起前往的還是郭嵩、司馬劉昌祖他們,劉昌祖負責駐軍軍政,郭嵩當監軍。當時郭氏是奉着祖公汾陽王(郭子儀)的肖像來的,有一天,郭到縣治東北水關外踏青,隨手將竹子插在芝山坡,秋後經過已發枝散葉,認爲這是一塊風水地,决定在山脚進汾陽王廟,立忠武公碑時,還寫了《碑銘跋》。因世道劇變,户部侍郎郭恂也弃官携眷找到胞弟,郭嵩將他一家人卜居白湖亭(郭宅),因是忠良之後,閩王授其子郭華爲博士。爲了免生是非,王潮又把堂弟王彦英(原在榕守東門)調到王想身邊,王想就安排他當邊防站司令。新寧縣有一個大港,因是漳州人開發的,邑人都稱爲漳港,在港口他結識了好多南來北上的船長。這些北方佬,都不喜歡什麽蟶、蛤、蠣,特别是蝦蛄,他們都稱它是“水蜈蚣”,一吃皮膚就過敏。對海藻、海帶還喜歡。當時長樂海邊盛產海苔和紫菜,特别是廣石澳生長在岩石上的野生紫菜,生爲青色,曬幹後變成紫色,不僅色澤紫黑發亮,而且纖織如絲無沙無雜。有一天,審知到長樂視察水產業。午餐時,縣令王想叫官厨搞了一碗由香醋、姜末、蒜蓉、麻油、糖、鹽凉拌的紫菜,再搞一碗用紫菜,鷄蛋,加上香油、糖醋做成的蛋湯,審知品嘗後贊不絶口,建議作爲貢品進京。爲了讓皇上吃到正宗的小碟冷菜,縣令還帶厨子進京表演,皇上品嘗後感到此菜的確“縷纖甘美”,還希望多送一些來,讓大家一品。爲了保證歲貢,防止百姓亂采,縣裏在廣石澳地方立一塊巨石,上刻“京都御品,禁止私采”,世人稱爲“閩王禁石”。
    福州的閩侯、閩清丘陵坡地盛產橄欖,所謂橄欖,傳早年,閩清有一青年,敢把此青果攬下來,放在嘴裏咬之,終于體驗到青澀和甘甜的回味,故名敢攬(後改橄欖)。其中檀香橄欖,果小油亮脆香;惠圓橄欖粒大粗肥多汁;羊屎橄欖粒小高產。有一年,閩清縣令黄琮與侯官縣尉陳延美商議,運一批青果(青橄欖)進京,皇上召文武百官前來品嘗,大家放入口中一咬,有人咀嚼時竟皱起眉頭,吐出來後又感到回味甚甘,因北方姥吃不來,第二年六月初九,朝廷派太監來福州,宣讀一份《停貢橄欖敕》,中雲:“橄欖生長瓯閩,自爲耽愛,嘗勤土貢,頗甚勞役往來,况非薦熟之珍,雖彰忠藎,無濟闕如,每年但供進臘面茶外,不要進奉橄欖子,欽此。”。從此福建在食品方面衹送茶葉、荔枝、龍眼、柚柑、紫菜之類,不再進貢什麽橄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