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五十八)

2016-02-20 11:01:41来源:王光辉 著者 王祖麟 编辑

打印 字号: T|T
審知選秀金鳳受寵
    有一天,各城門貼布告説要招一批民間“二八”少女,充當王府工作人員,各縣接文後聞風而動。第一批上報三十餘名,面試時,王府女醫官,奶娘,隱婆(接生)都出來幫助挑選。先看臉蛋是否漂亮,再看身材均稱與否,“三下五除二”衹剩一半。接着測試文化,自選唐詩三首進行朗讀,看其是否念的流利,念畢再書寫在紙上,看筆迹是否恭正,這麽一試,又去了好幾個。
    唐代,宫廷招收女職官吏,每批都是九名,稱九婕妤,九才人和九美人。閩王府首批録取的有閩縣葉柳,侯官倪夙,長樂宋愛,连江何鶯,閩清朱巧,羅源鄭桂,寧德趙娥,福鼎張春,福清陳金(筆者注:封建社會,龍代表皇帝,官民名字冒用“龍”要殺頭的,象尚書公陳文龍,原名德剛,文龍乃中狀元後由皇上御賜的。鳳專用于皇後嬪妃,住鳳樓,戴鳳冠,乘鳳輦。延鈞稱帝後才改“金鳳”,當時人們贊美她是“山溝裏飛出的金風凰”)。住宿在屏山大樹下平房中,因中有假山園林,又住進九位美少女,世人稱爲九彩園。第二天,閩王召見,其中十七歲不施脂粉的陳金進入了審知視綫,衹見她眉似黛娥,臉如桃花,再看其字迹絹秀,考官又推薦説該女懂音律,能歌舞。因才華出衆,審知遂把她留在身邊當秘書使用,因陳金善解人意,文才又好,幾個王子見之垂涎欲滴,審知均不允許他們染指女官,以至她三十好幾還是保留處女身。幾年後,又招第二批,分别是建瓯的陸嬌,南安吴月,順昌黄鶯,政和潘翠,安溪蘭梅,泰寧董仙,延平李金,漳浦李桂,晋江林珠。閩王在工作之餘暇,經常看她們唱歌跳舞,遇到節假,還分批帶她們外出游樂,所以福州人都知道“閩王有女十八娘”。
荔枝是閩中特產,客知每次都啖荔十幾粒,一日聽説當年唐明皇、楊貴妃喜歡的“妃子笑”就在寧德三都,當即揮毫寫下“中華荔枝唯此有,天下异國别處無”送去。爲了讓大家都有名果吃,王爺帶十八娘,分别在開化寺、西禪寺、報國院大種荔枝,以至後人寫“白玉明肌裹绛囊,中含仙霞壓瓊漿,城南多少青絲籠,竟取王家十八娘”,經文人這麽一吹,西禪寺、開化寺荔枝名聞天下。
    上述“十八娘”入宫時均在十六七歲,王府前後招收四批共三十六名秀女,按規定二十三歲後才可以出嫁。衆所周知,唐時武則天掌權,婦女地位非常高,地方官見是王府出來的,都請她們當女官吏(即如今的縣婦聯主任),年輕時人們稱她們“婆姐”,年老時改稱“婆官”。
    王審知謝世後,陳金鳳遵守唐廷規矩,效法武媚娘,乞身尼庵。王延鈞喪偶後,因給她王後名份才出嫁,住在長春宫(原宫巷十八號)。閩變,新政權爲維護封建道統,以女人誤國禍水罪將她拉到新店西籠村後山處斬,因血漬染土,人們稱爲胭脂山。陳金鳳爲福建第一個女詞人,因歷史原因,大多作品被毁滅,衹有一首劃龍舟漁歌子《采游曲》“龍舟摇東復東,采蓮湖上紅更紅,波淡淡,水溶溶,媽隔荷花政不通。西湖南湖鬥彩舟,青蒲紫蓼滿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長奉君王万岁游。”後來,女詩人林芳寫一首《胭脂團》“女窗窈窕面初陽,睡起新成八寶妆;曉霧看奩匀一稔,春风曲録襲餘香,胭脂北地芳名赛,金粉南朝艷亦方,試向莲花峰顶望,彩雲縹渺想泰衣裳。’’選入《中華女子詩詞選集》中。此乃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