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五十一)
程彥圍場 延翰狩獵
王審知在固始老家時,就喜歡和同學去山打獵,南下時在旅途中也不時與戰友一起去打獵以改善生活。他對堂弟們説:“狩獵乃人類最早的生產方式,當類人猿從森林中走出來,就是先從採集再進入狩獵,爾後才是種養植,《詩經.豕風》中有一首《七月》中寫道:‘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描寫的就是獵狐,用其毛作裘。”自從當上琅琊王以後,爲聯合官員保持強悍騎射戰鬥力,不疏武藝和健身遊樂,仍然保持祖上遣風,以射狼獵豹打獵形式進行彎弓賽馬軍事訓練,閩王還經常對部屬和下一代講我們勝利了,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通過狩獵不忘武備。爲了尋一個好獵場,王審知率司馬官程彥(固始人)找了好幾個地方,最後選中閩侯與永泰交界處的大山,周邊還有路可通泉州、德化、莆田和閩清等地。這個狩獵場面積數萬故,前面有大樟溪和南港交接,後面與十八重溪交界,還和兔耳山,小雄溪等景區相速。境內棲息著岩羊、野豬、山麂、野兔、雉鷄以及虎豹等飛禽走獸。這裏風景優美,擁有天池頂、獅子頂、筆架山、眠犬山、下安湖、蓬萊島、蓮湖等山水景致,附近還有東泉院(院內還有溫泉)、佛亭等名勝建築,當年長樂百丈禪師王木尊曾多次來院講經授課。
爲了建好這個狩猎場,素有長兄風範、生性淳厚、辦事踏實、從不鋒芒畢露的王延翰還帶人上山斬荊棘、夷野草、修道路,在場內建了別院(墅),火籠厝、撒犬房、馬厩;開辟了花果山,種了桃李、柑桔、柿子、芭蕉、甘蔗、栗子等果樹林。
八月仲秋一過便是圍獵的好季節,在泉州任刺使的王審邦偕夫人、公子都揚鞭策馬而來,在長樂當縣令的王想也帶著小兒子王翼教來了。在福州的官員張睦、林知皓、翁承贊、唐綺、郭嵩他們帶著家小早就坐船住進了別院,一時間官獵山鄉旌旗獵獵,馬蹄聲聲。入夜點燃篝火,那是“衆人拾柴火焰高”,月光下的黑空飄蕩著歡聲笑語,而周圍有好多閃著緑瑩光的眼睛和不時傳來的嗥叫。
王延彬從永春桃源場請來了捕虎能手安仁和永泰獵戶老姬指導打獵,他倆説自己都獵過虎打過豹,能在其排泄物中分辨野獸類型與年齡,可從落毛中識別動物的公與母。説閩人談虎色變,爲什麽呢,因爲大貓會吃人。事實上,人不惹它就相安無事,文人稱生龍活虎,劉備看到趙子龍第一眼就贊“真虎將也!”説趙子龍有虎虎陽剛之氣,還有身上有雲狀黑斑的雲豹,(自從有鐵錢以後稱爲金錢豹)會爬到樹上睡眠。山中有刺蝟遇到危險就縮成一團,猶如一個插滿鋼針的球,虎豹對它也束手無策。性格凶殘的是野豬,嘴裏長兩根獠牙,都是拖兒帶女一起出動,中箭後馬上返身發瘋似的猛衛過來,我就被它撞了一次,幸三衹獵狗與其撕殺。野豬怕的是豹狼,因爲豹狼有策略,有的在前面挑逗,有的在後扣屁股,左右則伺期機它的肚皮拉其腸子,然後搖頭擺尾地吃掉它。是日大清早,十幾個軍人全部戎裝進了山谷,在前面開路,接著審知帶蒼鷹率一家老小進了場,靈動的獵狗聞到了獵物的糞便氣息,便唁唁大吠,沿著野獸的足跡追去,大家聽到狗吠聲,就前往搜索,見小動物如野兔什麽的就放鷹,一發現大野獸,軍士們一個個躍馬向前圍上去放箭不停。是時,剛好一衹岩羊經過,延彬、繼勛、繼重等馬上放箭,中箭嚎叫的羊兒沒命地跑,勇猛的躐狗形成包圍圈,撲上去就咬其後腿,一時間,號角聲、馬嘶聲、犬吠聲、吆喝聲響遍山崗,追逐時林叢轟響塵土飛揚,終於把岩羊網住,在溪邊架篝火進行野宴。如打到虎豹,就裝入檻車中運回福州讓居民觀看,將士們個個神情激昂,特別是閩王,騎射圍獵如布陣練兵,豪興不減當年,仿佛又回到昔日疆場。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