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二十)

2015-11-23 16:00:39来源:王光辉 著者 王祖麟 编辑

打印 字号: T|T
世哲迷谷 大三引導
    進攻臨汀後,爲向内地發展,王潮命鄧光布、王審知各領一支精兵分别向閩西(閩西北)和閩北進軍。衆所周知,福建自古稱東南山國,到處是高山崇嶺,森林茂密,猛獸衆多,村莊稀少,山道崎嶇。是日,王審知率部從清流縣出發,進入連城河源北部十裏朋口、馬埔地方。
    行軍中不時冒出少股洞蠻,嗷嗷叫地進行襲擊,那一天,步行在一條不知名的峽谷中遇伏,箭矢如蝗蟲一樣向审知飛來,一位名叫周佚的老軍校犧牲了,他的兒子周彦琛奮不顧身地衛上前爲自己擋箭失去一眼,傷好後從此跟隨左右,每次戰鬥總是奮勇向前以身相博保衛審知,因赤膽忠心,後來被收爲誼子,改名王延禀,(修譜時還排入親子行列中,名位僅次長子王延翰)。有一天傍晚,軍校骆万保與應世哲走前面,進入一條大峽谷,走着走着連向導也迷路了,説此乃閩西北十萬大山,爲山谷鬥絶之地。當時天色已晚,人困馬乏,好多人身上帶的幹糧吃光了,所謂斡糧就是光州烤餅(簡稱光餅,比明朝戚繼光光餅早幾百年),加上兩三天没有進油路(吃猪肉),大家感到肚子饑餓。豈知當一輪明光升上來時,峽谷中的蛤蟆叫聲此起彼落,軍校應世哲説賴蛤蟆想吃天鵝肉,這裏蛤蟆長得跟我們家鄉不一樣,我們那裏的賴蛤蟆,它有毒吃不得;向導説它是冷血動物,生長峽谷中,身體冰凉如冰凍一樣,我們福建人稱谷凍;江西剛入伍不久的戰士詹之咏説我們那邊稱石鱗魚,不論煮湯或紅燒都是美味。一聽説可以吃,大家就下去大抓,向導説閩人有一個習俗,不論誰抓到第一衹,都要把它的腿折斷,然後放掉,它因痛會大喊大叫,引更多的同類來。向導還叫大家注意有巨毒的棋盤蛇,如被咬會腹涨斃命的。當晚軍校周彦琛、較尉周彦璞兩兄弟率戰士抓了好多骨凍,殺後在溪水中清洗,然後架起行軍鍋,伙長還放上生姜和鹽,谷凍大腿肉確比鷄腿肉更嫩,湯的味道更比魚湯更鮮美,大家吃完之後便恢復了體力,變得更加生龍活虎。
    因是盛夏,天很快就放亮了。不久太陽升起了,稍懂易經的人都知道,“東方甲乙木,木主生”,老百姓的房子多蓋在東邊,古人還講“一江春水向東流”,軍校範大三還看到一衹花蝴蝶老在審知面前飛來飛去,就説這衹蝴蝶好象在爲我們引路,説咱們就跟它走,隊伍向東走,終于看見升起裊裊炊烟的村捨,聯络官劉山甫上前問老者這條大峽谷叫什麽名字,老人説它没有名字,審知想起了救命的大蛤蟆和花蝴蝶,脱口説道“那就命名爲蛤蝴谷吧”,因周彦深(王延禀)喜文學,常在軍中傳播神魔鬼怪的故事,審知就指周説:“等將來勝利以後,你就在這裏當哈蝴王吧!”時至今日,在連城河源哈蝴廟中,祀奉的哈蝴王,神名就是王延禀。
    自從走出哈蝴谷之後,又連續幾天急行軍,部隊又來到三元岩前(在今三明市),岩前林區因長有一大片黄楊木,又稱楊岩。它東北毗鄱陳大,東南連接莘江,西北與明溪交界,西南與永安接址,轄有七坊(信坊、忠坊、文坊、黄坊等)都在崇山環抱之中。因人馬十分疲乏,周彦璞校尉建議在楊岩岩前休整一段時間,審知同意,因山上有的是杉木竹子和管茅,官兵們就地取材,分别在烏石、祥雲、岩頂、中山四個地方建起兵寨和猴堡(瞭望臺),最高岩頂寨,可俯視周圍百裏風烟,岩腰有一巨洞可藏兵數百人,萬壽岩下有一塊平洋,辟成校場,場中設跑馬道、箭靶場和閲兵臺,這塊官兵習戰(演練)之地,每天旗幡廣风揚,號令陣陣,部隊扎此養精蓄銳三個多月,開拔後藏兵洞又被蠻獠占領,但人們還是稱他閩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