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十七)
毓爽遣散審邽護母
因汀州府長汀,山峻水急,舟車少通,農罕以耕稼自力,到處有曠土游民,地缺蠶桑,婦不以蠶絲自工,惟事乎治麻織苧,地產無奇,衹產幾斡(菜幹、蘿卜幹、豆腐幹、笋幹、老鼠幹等),是以積貯有限。光壽義軍爲求發展,在府衙召開會議,商研結果,决定到閩南去。義軍要去漳州。向導官張華説:“去漳州要越幾座高山,其中有一座名叫虎忙侖(亦稱虎盲凍)的,主峰白石頂高萬仞,峰下有一條鷹嘴崖,道路奇險無比,輜重很難通過。”王緒一聽,决定要遣散一批隨軍人員中老弱病殘者(包括婦襦),此令一出,軍中象炸了鍋一樣,有人大罵王緒將軍是“王八蛋”,王绪也發火道:“違令者斬!”爲了家人生命財產安全,很多人含泪離開部隊,象嚴毓爽、嚴毓繼因父母年邁走不動就在永定逗留下來;還有陝西人馮萬二,固始人廖花等也都擇留寧化石壁,當時遣散閩西的有好幾千人。
義軍精减以後,行動速度加快了,長長的隊伍象螞蟻列隊上山,不時受到小股洞蠻的襲擊,王緒急調“雙箭大王”吴詢走上前面來,因吴用的是弩(角弓),張力大,射程遠,能百步穿楊(每步60公分)。一次還能搭上兩支箭,而且箭無虚發,支支斃命。而土著用的是竹箭,射程才五六十步,那些箭手還鬧不清怎麽回事,就找閻王爺去了。三王兄弟不理軍令乃扶母行軍,審知還十分注意保護隊伍中白發蒼蒼的老人和襁保中的孩童,後來還是被監軍發現,王绪前來向罪,審知握劍據理力争,説“當年你裹協吾母南下,今既奉母至此,你要我等中途抛弃之,你還是人嗎?”审邽也説:“我等兄弟背井離鄉所爲何求,無非是想跟你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後來王緒見自己妹子也來求情,才網開一面,三王兄弟與王緒之間矛盾從此激化。
話又得説了回來,自安慶過江後,董氏由于一再受到王緒等人驚嚇(一劫持作人質,二要處置閩西),加之一路坑坑窪窪飽受颠簸,江南暑熱蒸濕,在重復受感(風寒)後,發高燒不止,終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因臨終時囑“將來尸骨要落葉歸根,”故就地挖穴,埋石爲記,若幹年後,拾骨金缸(陶瓷)運回老家固始,故福州無墳墓,閩王祠衹設董氏享堂以紀。
還有體質較差的詹成,好不容易抵達汀州,因途中勞累,入閩後便病逝了,其子詹贊見王绪爲人太差勁,嘆生不逢時,説:“厭聞塵世之斡戈,時服龍荼,若負終身之芒刺!”在漳浦托病悄悄離開部隊輾轉到仙游植德。因路途勞累,上了年紀的黄霸入閩不久,也病逝清流梓潭村,黄敦、黄膺將老父安葬在白塔橋附近山坡上。唐汴等人從江西南豐黄荆幼入閩,見寧化山水好就定居安源際上不走了。他們在閩西北搭棚造屋聚族而居,到處可見王莊、曾家、劉屋、陳坊、汪頭、朱坑、林塘、牛灣、董背、何樹以及李家坪,孔老排、郭子山、馬老寨、江家嶺等地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閩西,因經常受到山賊盗寇的侵擾,各姓族人爲保護家族生命財產,在龍岩、長汀、連城、永定、上杭、清流、寧化(還有閩南南靖等地)大建方形(口、目、回)圓形土樓,以實行集體防御(二十世紀初工農紅軍稱爲土圍子),土豪當族正(族長公)。近代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中華民國創建人孫中山,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勛朱德、葉劍英元帥,大文豪、中科院首任院長郭沫若,還有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開埠吉隆坡的葉亞來,印尼總長羅芳伯,圭也那總理張西瑟以及香港大企業家李嘉誠,臺灣前總统李登輝,無一不是從寧化石壁客家外遷的後裔。此是後話。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