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十四)

2015-10-23 16:03:14来源:王光辉 著者 王祖麟 编辑

打印 字号: T|T
英都血戰伍連出逃
    國人自古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之説。義軍南下時,陳、鄭、黄等各姓小團體都各打一面小旗插在車上作標識,行軍途中因血统關系,自然而然匯聚在一起,于是变成了“林家軍”、“張家軍”、“劉家軍”等衆多“小山頭”,就“王家軍”而言,同一個宗内又分成派,叫“宗派”,壽州王和光州王就分的很明顯。先講南下的吴氏,有吴祭、吴興、吴發、吴瑞、吴良、吴斌等,另有吴佩、吴詢爲救父兄無妄牢獄之灾,打開監牢以後毅然參加義軍。值得一提的是吴氏族人非常團结,這批厚文之人喜歡秘密聚會,以至王绪等義軍頭目頗有疑忌。入閩之後,除吴卓進士率家小到汀州當官外,不願附屬王氏者,纷纷辭去校尉官職,帶着本族家兵到吉溪去開發,經過多年經營而富甲一方,其後裔吴輔、吴儀、吴熙還建了一個藏春峽書院以培養人才。此乃後話。
    再講伍家軍與安福城事件。江西中南部有一座古城,名安復,624年東山出土一尊童子像,記載山下這塊天地能“平安納福”,故改稱安福。安福縣華山、陳山三面環山,武功山高千仞。境内有瀘水、陳山河和同江。當年農民起義軍盧循欲怡郡城,何無忌自潯陽率兵前來抵御;廬陵修靈佑數千兵來攻,結果範僧簡被殺;劉敬躬率兵攻打時被内史張綰鎮壓;林士宏也曾占領,不久即敗北。
    要講安福城,不得不介紹伍氏先人。當年伍奢鎮守河南襄城,因招了一些兵馬,費無忌誣其有二心,將伍奢投入了大牢。伍有二子,騙長子子尚説如能回來可救免罪父,結果被殺;子胥逃到吴國,當了孫武副將,當殺至京都,皇上已死了,便挖墳鞭尸三百。到吴國,在滅越問題上與吴王意見相左,子胥認爲,吴與越水連土接,總有一天越要滅吴,弄的王爺火了,將子胥賜死,子胥對儈子手日:’“吾死後,請把雙眼挂在蘇州東門,讓吾看越軍殺來!”後來不幸被言中了,吴王才後悔當初不聽忠臣之言,于是自刎。
    唐末,子胥後裔夢綬、大官、伍醇、伍杰、英都、昌時、伍蓮、伍泳、伍演、伍浚、伍洪等都是“伍家軍”骨幹,成爲義軍一支勁旅,當部隊運動到安福,衹見郭門有闕高數丈,郡城凡闕八裏,置崇德、升秀、集庚、通湘共八門,環城濠溝深闊一丈多,城有直街、横街、南大街、青石街、興賢坊、鐵冶巷、水巷等坊巷。被勝利衛昏了腦袋的吴氏軍校、忘記了錢缪在皖浙邊界的忠告:“江西不能占……”見該城空虚,就攻進了城内,還吹什麽此乃“伍姓第一城”。就在彈冠相慶時,原吉州刺史歐陽宗之子孫歐陽萬,老縣令劉象後人劉巨容,團練使劉欣等,發動灌溪周、鬆田彭、西下陳、楊山張諸氏家兵,把安城圍的象鐵桶,他們有的老早就潜伏城中,有的從城下暗道進來,裏應外合,把這支由伍子胥後裔組成的部隊包了“餃子”,巷戰中不是刀起頭落,就是中箭身亡,以至城北洞淵閣、東山文塔下尸横遍野,鳳林橋、集仙橋下血流成河。衹英武而多謀略的伍昌時率伍夢授、伍英都等人奮力殺一條血路才突圍逃了出來,失去親人的伍蓮小妹找到隊伍,因喜與白馬三郎切禮武藝,故有人戲曰什麽“伍夫人”。後來伍昌時一直跟隨王審知,王審知據汀州,命伍昌時駐汀,遂領兒子德普安頓在清流麻倉裏。伍泳、伍演、伍浚、伍洪四兄弟均留寧化當裏、工、牧、諸正。當時有人寫詩曰:“妄想閩勝家眩威,錯杷伍城燮王城;表风一阵秋风起,安城一戰盡忠魂。”這一戰,“伍家軍”犧牲了數百人,這是義軍進入安徽以來未曾遇到的。審知當閩王,封伍昌時,夢綬爲僕射,大官爲偏將,伍醇爲長史,伍杰爲都尉,德普則直講升爲教授,伍蓮謝世同安北辰山,碑刻“王门慈順伍氏墳,”後人伍正已、伍太念、伍願等人都先後中了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