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与福建对外贸易(下)
(二)中世纪庄园经济时代,许多贫民托庇于世家豪族,成为近似于农奴的部曲,这些人在五代移民群中大都被解放出来,迁移到福建的便成为小农或佃农,是自成一类、区别于土著的“自由民”他们受到王审知的安抚,分到土地,⑩在一些能员如颜仁郁的治理下,不过三年而民用足。⑩福建农业获得较大发展。但福建地广人稀的优势很快受到人口大量增加的压力而难平衡了。福建在盛唐时仅有93,535户、537,472人;而北宋统一之初,就增加到467,815户,增五倍,每户以4口估计,有口180多万人以上。大量净增户口便在五代时期。王审知弓田三等,上等给寺院,而闽国崇奉佛教,王延钧一次剃度僧人二万人,在福州的佛寺五十年净增221所,对膏腴土地需求更大,流寓分到的是三等土地,而闽国赋额又两倍于唐。安置流寓人口受到土地制约,必需另求出路。在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原移民,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也移植到福建,从而疏导了农业人口压力,也促进了地区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中原地区移来的 土木建造技术,在建造大量宫殿、佛寺、道观以及诸如开濬周四十里的福州西湖等基本建设中,显示了先进的技术力量和充足的资金。它的发展又带动了其它手工业品的发展。如陶瓷器在唐代泉州出口就以釉色多、造型美而备受称赞,五代时更引进了秘色瓷的生产技术,福建也能生产秘色瓷珍品了。⑩它如冶金(能铸高丈有六尺的铜佛像),纺织品(如红蕉布、黄蕉布、蝉纱等早就闻名)、制茶(武夷岩茶)、制纸(可供刻印书籍的用纸)⑩等等手工业品都有较大的发展。其中一些手工业品都是传统的出口货物。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出口货源,而出口兴旺又反过来促进出口产品(如陶瓷、纺织等)的本土化,为地区手工业生产提供动力。
(三)王审知重视对外贸易,制订优待外商的政策。福建地区本很落后,即在南唐李异眼中是险瘠之地,连动用武力兼并都认为是得不偿失的。⑩王审知主闽政时面对的正是“闽土险瘠”的局面,同时还存在着割据政权间的关税壁垒和金融紊乱(民间支付手段的铜钱奇缺,不得不自铸铅钱、铁钱,⑩而币值又不稳定。)因此,王审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之余,为内贸受阻解除困境,寻求出路,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并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制定优待外商政策,鼓励内外自由贸易。早在唐太和八年(834年),文宗下诏慰问来福建贸易的番商,下了一道上谕:“其岭南、福建及扬州番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往来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④王审知主闽时要求一切程课尽叶旧规,当然也包括唐文宗优待番商旧规的恢复;但他还进一步“尽去苛繁,纵其交易,关畿廛市,匪绝往来,衡麓舟鲛,皆除守御。”⑨其结果是:“前此海运北仅通会稽,南惟迄广州,至是利涉益远,且招来番舶,利从以兴。”⑤
新建甘棠港以应闽江流域进出口贸易的需要。主持修建甘棠港的刘山甫在其所著《金溪闲谈》中,甘棠港被描绘为靠神灵暴兴三昼夜风雷而劈开的新港,其实是托言神怪,把如此艰巨的开港成就(旧有巨石屹立波间,舟多溺覆,……尝欲凿之,惮于力役。)归功于王审知获得神助,增添对贤人的神秘化色彩而已。所谓“人乐其成而赖其功,故托于神以美之。”④开辟甘棠港的工程十分艰巨,正说明王审知对开拓北部海港的明智和决心,为完善福建对外港口布局,铺开南北并举的海外贸易结构,从而发展了对外贸易。
此外,王审知还能使用熟谙对外贸易的能员,为开展海外贸易作出卓越的贡献。.
(四)航海与造船技术的发展,为扩大海外贸易创造了必要条件。唐代泉州安海商人已能修造大海船航行于南洋各地。如“开元八年,东石林銮试航至勃泥,往来有利。……至天宝中,王尧于勃泥运来木料为林銮造舟,舟之身长十八丈许,面宽四丈二尺余,底宽二丈,可贮货品二至四万担之多。”“天宝八年,林銮舟至渤泥、台湾,引入蛮船,恐被礁石所触,故造七星石塔。”⑨成为海上交通的指引航标。正由于唐代中叶福建已有如此高超的造船技术与日益完备的海上交通设施,五代时期更有所发展,为福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远航船只和安全航行。
唐五代以后,福建地区海外交通日益拓宽,海外贸易日益发展,海外移民日益增多,使福建从一个封闭地区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王审知为此上承李唐、下启赵宗,为福建对外贸易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也为今天福建改革开放创造了历史条件。
注释:
1、《十国春秋·列传》卷96王使条。
2、4、《十国春秋》闽世家王审知条。
3、《十国春秋·列传》卷99王延彬条。
5、《宋史》卷498陈留世家。
6、《清源留氏族谱》。
7、《十国春秋·拾遗》卷115前蜀王宗铢条。
8、《十国春秋·列传》卷95张睦条:“授睦三品官,领榷货务,睦抢攘之际,离容下士,招来蛮裔商贾,敛不加暴而国用日以富饶,累封梁国公。”
9、《福建文史》第10期吴幼雄《海上丝之路与泉州宗教文化》。
10、《十国春秋·闽世家》王曦条转引“陈金凤外传”。
1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
12、于竞《琅琊王德政碑》:公既理藩垣,励精为治,强者抑之,老者安而少者怀;使之以时,齐之以乱,故得汙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佛齐来归)……公则尽去繁苛,纵其贸易,关畿廛市,匪绝往来,衡麓舟鲛,皆除守御”。
13、《十国春秋·五代封爵》卷88。
14、《五代史》闽世家:“弓量田土,第为三等,膏腴上等以给僧道,其次以给土著,又其次以给流寓。”
15、《十国春秋·列传》卷96,颜仁郁为归德场长,“时土荒民散,仁郁抚之,一年襁负至,二年草莱辟,阅三岁而民用足。”
16、徐寅《贡余秘色茶盏》诗:“巧剜明珠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
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含露别江愤。
17、徐寅《自詠》:“拙编偏闻镌印矣,恶诗亲见画图呈。”
18、史虚白《钓矶立谈》烈祖事,“闽土险瘠,若连之以兵,必半步乃能下,恐所得不能当所失也。”
19、《五代史》:王审知于梁贞明元年(915年)置铅场于宁化县,二年铸铅钱与铜钱并行。龙德二年(922年)铸大铁钱,俗称铑励,五百文为贯,与铜钱并行。晋天福七年(942年)铸大铁钱,以一当铅钱百。
20、《旧唐书》文宗本纪。
21、见12。
22、《五代史》历代守御。
23、王遵严对泉州洛阳桥托言神怪的评说,借用此处。
24、蔡永:《西山杂志》。
(作者单位:福建省文史研究馆)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