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嘉善西塘
由一排排古老的黛瓦廊沿建筑、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人行道和一条可蕩手摇船的清清小河组成的小镇,转眼间成了江南水乡的象征,成了人们心中渴望的一处旅游圣地,它就是嘉善西塘。去过嘉善西塘的人不少,有的在那里留下瞬间的靓姿,有的把自己的心境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也曾动念去触摸一下嘉善的西塘,去看一下由一位建筑学者鼎力呼唤并由有识的領导予以支持才被保护下来的嘉善西塘。但我更多的是转悠在江山的西塘巷里坊间,想近距离地走近江山的西塘。
初识西塘是在2009年逵鵬先生要我附《菊所.城市山林记》一文时。翻阅资料后我才知道西塘是三槐王氏王旦次子王冲第三子王革的第六代孙王计及后裔的聚居地。嗣后,多次走到西塘,看着由市政府组织疏浚的西塘和修缮的王蒲臣旧民居与碧绿的西山交相相映,感慨万分。今年春节刚过,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会的王听兰会长从江南水乡湖州来到江山,在参覌了江山西塘巷的旧城文化展览室、王蒲臣旧居及明清家俱展览后,对西塘文化赞叹不已。
西塘文化是什么?西塘文化应该是西塘王氏文化,它包括历史文化、人文文化以及古城与民居建筑文化等。
西塘有悠久的王氏历史文化。西塘巷原来叫经明巷。宋景定三年,在朝廷任太医左院判的王计奉福王之命进入福建,经过江山时感到江山“俗美风醇”,遂家于太尉庙前,后居经明巷繁衍了。王计的后裔分成步鰲王氏、蓝田王氏、景明王氏、西塘王氏等几大支派,其中步鰲王氏祠堂后建在丹桂坊,景明王氏祠堂建在西塘沿的北面,蓝田、西塘王氏祠堂在現江二中校区内和原丝厂內。王氏把雪泉的水引来并在景明祠前挖了一个塘,这个圹叫西塘,经明巷后就攺为西塘巷。如果从王计居住在经明巷开始计算,西塘这个地方的历史已有七百五十二年了。西塘王氏目前不仅分布在江山及全国各地,在台湾、美国等地都有西塘王氏的后裔。
西塘的人文文化。西塘不仅是王氏聚居地和王氏发祥地,同时也造就了西塘人文文化。西塘王氏始祖王计是南宋太医左院判,其子王承简任兵部司务、其孙王良规任大理寺臣;王广为明代朝奉大夫;淸代,西塘出了五位进士,他们分别是王锡荣、王锦雰、王廷瑞、王万龄、王万年。其中王锡荣是乾隆七年壬戍年进士,官江西饶州府参将;王锦雰是乾隆十九年甲戍科进士,乾隆三十五年授江南苏州府撫标右营守府,四十六年升贵州安顺城守营者閫府,官贵州安顺都司;王廷瑞是乾隆四十九年甲戍科进士,官直隶都海营都司;王万龄是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官广东高州都司,署雷州参将;王万年是嘉庆六年辛酉科进士,直隶泰宁镇白石口都司,嘉庆廿四年任广西栁州府,署广西全州城守营参。民国时期,王蒲臣、王问楚是国民党少将,王学素、王绍谦都是民国时期江山知名人。其中王蒲臣、王学素均为民国政要陈布雷的学生。王绍谦也曾任民国浙江省政府任秘书,解放后是政协浙江省委员,多次参政议政。
西塘的民居与建筑文化。西塘见证了七百多年来江山古城的变化。西塘人王立主动配合知县余一龙,让出宗祠所辖土地,在只有土城的县治上,承包东、西两段城墻并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建成县城城墻,余一龙吟诗称誉而载入史册。西塘历经沧桑,民居烧了、毀了后又建,最严重的当属康熙十三年和日本侵华的1942年。康熙十三年,耿精忠率部从浦城出发,与清兵激战。四月十四日,耿精忠部烧毀了西山底的王氏祠堂屋,十五日攻入城后又烧了褚厨坊的步鰲王氏祠堂屋,西塘许多民居也毁於一旦,市民颠沛流离他乡,现留存的“火烧埂”地名就是康熙十三年这段历史的见证。1942年,日本鬼子对江山县的烧、杀、奸、抢,惨不忍睹,使县城成为空墟。虽然历经磨难,但西塘民居、巷、坊,如现在的西塘巷主道及两边的旧民居、十八曲巷的房屋布局等都没有变,至今还幸运地保留着“河南厅”等二处明代建筑。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嘉靖廿一年(1542)由王进阶妻毛氏建造、明崇祯五年又由其玄孙王昌毛重新疏扩的“义井”,至今保留完好。它体现了西塘人的善良和义举。
一方旧城内唯一幸存的这小小的西塘,一条弯弯曲曲却又令许多人挂忆的西塘巷道,一幢幢与时代不合伍且残漏不全却闪烁着明清建筑风格的西塘故民居,蕴藏着悠久的文化、触摸着历史的风云,传承着仁、义、忠、孝、诚、信的美德,哺育出一代又一代不屈的儿女。这或许就是走近西塘后可以悟出的江山西塘文化吧!
作者 王厚让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