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赤岸风景区
赤岸北依狮山,南望松山,距县城五公里,古为船只出入要口,是唐贞元二十年( 804年)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和尚)随第十七次遣唐使船入唐求法的漂着地。唐宋元时这里人文荟萃。唐干符二年( 875年),林嵩登进士后,僖宗敕改赤岸乡为“劝儒”、里为“擢秀”。宋代,得中进士的达三四人,官居要职者有宋司农卿林湜,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王伯大,宝章阁学士王积翁和元行省参知政事、昭文馆大学士王都中等文武官员二四人。元末,袁天禄屠赤岸,“赤岸桥头分九族”后,逐渐衰微。村东有“华峰玉井”石刻,左有龙井。村西〇.七公里处有宋皇佑五年(1053年)建的赤岸石桥,桥头有古榕树一株,树下竖石翁仲、石兽、多宝佛塔及明成化年间重修碑记,黄寿祺教授撰写的“空海登赤岸”碑一块。村西北有金台寺,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有宋绍圣元年(1094年)碑刻一块,曾为南宋初年四川名儒师古(维藩)讲学处。村北狮山有中法战争防御炮台残址,和清福宁总兵侯名贵书“当思来之不易”摩崖石刻。1981年后,霞浦籍女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考古学家游寿先后二次考察赤岸唐、宋文物和进行空海和尚入唐求法在赤岸登陆的考证,自此赤岸引起日本国高野山真言宗的重视。1984年03月,日本国“空海赴长安之道访中团”首次到赤岸望海祭拜,同时参观文物史迹陈列室和赤岸石桥,访中团团长静慈圆等人,还栽种香樟树五株。1985年,县先后拨款四三.一万元,在赤岸村兴建接待室、文物史迹陈列室。在村东一.五公里的古岭下海滩上有“祭海亭”,供日本友人望海朝拜;在松□墩有“望海亭”,可眺望松山海和古岭下海滩。同年九月,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日中友好协会,在赤岸文物史迹陈列室院内,竖立以空海出生地的青石雕刻成的空海大师石像,赠送的遣唐使船模型安放在陈列室内。陈列室还收藏元代“擢秀里第二都”、“赤岸城记碑”、东际洋石厨槽、“湜然井”栏,以及四不像石刻头像和“飞马腾空”、松鹤、亭阁等工艺各异的古建筑石构件。1986年10月,赤岸被列为福建省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点之一。1989年04月,县人民政府镌刻“空海入唐漂着纪念”碑,竖立于村前松□墩。之后,日本友人投资兴建仿唐式建筑空海大师纪念堂一座,占地面积三一.〇平方米,主建筑面积三六八平方米,堂中竖一尊由日本国运来的空海大师木雕立像,高一.五米,堂外右侧有旅游纪念品商店和摄影服务部,左右两侧竖四块由日本友人撰写的石刻碑记,铭记建堂经过、赞助单位和日本友人律诗、赞歌五首。已开辟的赤岸至后港公路,与省道沙闾线连接,大中型车辆可直抵赤岸村。至1990年,有日本友好团体和友人二五批四四六人次来赤岸考察、朝拜。
杨家溪风景区
杨家溪位于太姥山西侧,牙城镇七都溪中段,传说宋朝名将杨文广曾到此,故名。区内以青山绕抱碧水之幽美,潭、濑、滩与花、草、林镶嵌之壮观,瀑布、峡谷、耸峰、悬崖、奇石、怪洞等神工汇聚之胜景和人文景观、神话传说之玄奇生动而闻名。上游龙亭村南有龙亭瀑布,俗称百丈漈,上段为一,下段分为二,又称文武瀑布,各宽三米,落差一五〇米,飞流直下,声宏如雷,水流如练,四周烟雾飘渺,凉风习习。瀑布周围还有将军印、文笔架、岩峰和金狮把口、玉兔飞跃、将军拜印、仙翁坐山、玉象峰、猴子洞、龙洞、龙柏崖等十余个景点。瀑布下一巨石,可容二十余人仰观飞瀑景色。往下是一龙潭,约十米见方。潭南侧为唐干符二年( 875年)进士林嵩弃官归隐处“梨花草堂”遗址。沿溪下行约一公里,从南兜至渡头村溪段,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可乘竹筏顺流而下,浏览沿溪风光。全程一一.五公里,经“七曲十二滩”,历二个小时。一路青山碧水,沿岸有唐僧西拜、达摩面壁、金龟戏鳖、文广断船、将军帽、三迭石等三十六石景。渡头村有二片约二五〇亩香枫林,秋末冬初,枫叶黄里透红,犹如绯云停驻;村旁有古榕树十七株,交柯成排,树龄近一五〇年,据称是全球纬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林;近处百亩桃树林,春暖花开,满目灿然;溪畔成片荻花滩,春夏绿叶如茵,秋冬白花遍野,“远似浮云近似烟”。村东龟山突兀而起,西侧蛇山如巨蟒出洞,“蛇鼻”、“龟嘴”相隔三十米,对峙欲搏。龟山东山头称将军鼻,山腰犹存明代人工所凿濠沟,长二〇〇多米,俗称“斩龙沟”。下行至雉溪村,村后有王家洋溪“龙井”,石屋、石台、石几、石床等奇岩怪石错落有致,石屋冬暖夏凉,岩石隙罅终年流水潺潺。
杨家溪风景区除丰富的自然景观外,还保存有吴越王屯兵处、古驿站、通津桥、观音亭、青龙寺、泗洲文佛塔、宋末参知政事王伯大墓、清太傅陈宝琛手迹等古遗址、古建筑和名人碑刻。这里的溪水属超一级重碳极软水,饮用、沐浴颇有健身功效;溪中有香鱼、龙鳗,水面有鸳鸯,山上有五色杜鹃花、空谷兰、雀梅等三十多种珍贵野生植物,极富观赏价值。区域环境幽雅,景物别致,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素有“海国桃源”和“闽东小武夷”之称,1988年08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太姥山名胜区”的“山、海、川”三大主景区之一。
东吾洋风景区
东吾洋位于东冲半岛西北侧,古称东港洋、东虎洋,总面积一七〇平方公里,四面环山,腹大口小,东安岛横卧出口(大小门)海面。相传宋朱熹流寓武曲,登五路亭,俯瞰江中,指东安岛形似卧虎,故名“东虎洋”,后因“虎”与方言“吾”谐音,遂成今名。沿岸村庄相连,以“江”命名的村落有八个。竹江岛突出于洋西北海中,有沙径七里许,清代乡人郑志鳌独资修造石桥簨路,潮退可直达西岸小马村,行人称便。岛上天后宫,南宋宝庆年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岛风景独佳,清道光赠奉政大夫张光孝着有《竹江十景咏》。岛上有明代建的锣鼓井,久旱不涸,分上下二井,距不盈尺,以石投之,上井声锣,下井声鼓,故名。洋东北岸有洪山,原名高平山,相传晋代著名道士葛洪在此炼丹,故名,海拔六〇五米,素称“州南第一山”。山巅有五洞、二崖、十二石,还有苍鹰岩、海中泉、双牛卧江、白龙潭、虎跳坑、蛇捕燕等十二处自然景点。其中海眼洞,洞内三室相连,深五〇米,室内有通天眼,能射入微弱阳光;琴声仙泉,上无水源,入地无迹,泉眼被石罩着,泉水清澈,点滴有回音,声似琴鸣。山东隅有一莲花坪,古建莲花庵,1981年捐资建寺,旁一“莲泉”,终年不涸,四周古木参天,松竹翠绿。山泉流而成涧,为清初名士王赓隐居处。洪山距县城仅15公里,以其“山上山,洞中洞,崖上崖,景中景”的景观和许多神秘美妙传说,构成理想的旅游风景区。山下有竹坑里石洞,可坐数十人,东吾洋西岸白鹭村,村后有片枫林,夜间常有白鹭鸟成群栖息于上,故村名“白鹭”。再西六公里,有小洪山,亦称红山,嵯峨屹立于官井洋之北,满山翠绿。山上一天池,天将雨则吐雾,“虽旱不涸”,俗称“龙潭”。近巅处有一石洞,名梨花洞,可容数十人,其深莫测。洞北有黑云洞,众多蝙蝠栖息洞壁,又名“蝙蝠岩”。东吾洋风平浪静,水质洁净,饵料丰富,是天然鱼库和长毛对虾产卵地,又是大黄鱼、对虾、牡蛎、紫菜、海带的养殖基地,素有“蓝色宝库”之称。沿岸盛产晚熟优质小核荔枝,已有四五百年栽培历史。
留云洞风景区
留云洞在三沙镇东壁,距县城三十公里,面临东海。左右两山对峙,林木青翠,周围奇岩怪石中,腾空突出一巨岩,俗称一片瓦,下一石洞,高七米、宽九米、深十一米,称留云洞,俗称石厝。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比丘尼郑碧云始建大雄宝殿于洞中,称幻尘庵。洞前一平坦巨石凌空屹立,称祭天台,俯视万顷碧波,惊涛拍岸。洞内有一未名洞,洞长近百米。从留云洞后门通留云寺,洞中冷风拂拂。洞周围有无弦琴、石磬、石鱼、石船、石笋、鹦鹉岩、玉兔赏月、骆驼观涛、试剑石、曲径通幽、一线天、观音引航、群蛙竞技、蛤蟆戏水、金盘堆果、石象听经、不干泉、牛望月、杜鹃展翅、钓鱼台、海滨浴象等自然胜景。曾有不少游客慕名涉足,题诗刻石留念。其中有原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的“海东胜地,留云纪胜”,闽浙监察使陈肇英的“片石开生面,名山出一头”,游寿教授的篆书“龙沙获象骨,草原觅渔田”,书法家郑乃珖的“流云听涛”,朱艾萨克的“天风海涛”等摩崖石刻。
龙首山风景区
龙首山在县城北,形如龙首,故名。山分五脉:东脉金字山,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知州洪翼圣在山上筑金山寨屯兵抗倭,今残基犹在。山下有“凤凰池”,传说有凤浴其中。次东脉虎尾岗。正中主脉龙首山,海拔四三二.五米。山顶有烟墩遗迹,是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军防御倭寇的警报设施;山间三涧水流奔泻,宛如垂练鸣琴,有色有声;山上曾有芙蓉台、望海楼、石涧堂等名胜,并留有宋理学家朱熹、清学者俞樾、福宁知府李拔等人的“白云深处”、“海国桃源”题刻和诗作。石涧堂中建有“许旺烈士陵园”,竖烈士石雕像一尊,周围种植青松翠柏,像前刻有叶飞副委员长题的“许旺烈士”四个金字。陵园下有“七星井”,泉水清冽,终年不涸,井东边一鱼池,深二米许,池旁有“凌云观鱼”、“乐在清泉”石刻。山下有龙首寺(即东庵),建于明正德年间,周围有“溪山一览轩”、“迎熏亭”、“寻乐处”等胜迹;西侧小福寺,又称西庵,建于清康熙年间,清郡守李拔题“西寺惊涛”刻于石。西脉莲花峰,峰顶有“黄巢坪”遗址。相传唐干符年间,黄巢起义,率师入闽时,曾取道长溪,屯兵于此,故名;山顶林中有圣水寺,明代始建。寺旁有一泉眼,古称“圣水”,其水清冽甘甜,疗热病颇见效,烹茶味尤佳;山腹有禹王庙,俗称舍人宫。最西脉塔岗山,山顶有八角楼阁式七层实心石塔,称虎镇塔,用素面花岗石砌成,清康熙十五年重建,今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词典》;塔后有荫峰阁,又称塔岗寺,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傍山有“云山一览”、“为善最乐”等摩崖石刻。
外浒沙滩风景区
位于下浒镇外浒村前。沙滩平坦宽阔,形如弦月,面积约〇.三五平方公里,高程三.六米,由细砂、白细砂组成,海砂洁净。滩前水域深二~十米,湾内风平浪静,两岸岩礁错落有致。右翼有琵琶岛、狮公鼻。琵琶岛以形似而得名,中有琵琶穴,大潮时海浪涌入洞内,款款流淌、淙淙作响,犹如琴音断续飘出。滩后一座明代古堡,地衣斑剥,古榕掩映,外浒渔村座落其中。登上古堡,远眺碧波万顷,海天一色,近望朵朵浪花,点点归舟,让人心旷神怡。傍晚夕阳初下,海面波光潋滟,岸上山峦拱翠,沙滩一片金黄,景色甚佳。夜晚月色朦胧漫步滩头,在宁静中听涛歌、观渔火,海景山色苍茫雄浑,别有一番情趣。尤其炎夏时节,海风吹拂,气候宜人,这里既是天然浴场,又是泛舟游览海上风光的好去处,而且距下浒集镇仅〇.六公里,交通、文化娱乐设施较完善,堪称避暑、渡假之佳所,有“闽东北戴河”之誉。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