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王氏会龙庄

摘要
会龙庄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凤场村,是重庆最大的碉楼所在庄园,庄园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1802年)开修,到民国七年(1918年)完工,总共花费116个年头,经历六代人完成。

简介
在重庆四面山的原始森林中,暗藏着一座神秘庄园。关于这个庄园的主人,流传四个版本。有说是建文皇帝宫殿的,有说是贪官和王申官邸的,有认为是明代官宦避难而修建的,还有认为是清朝高官得罪了当朝皇帝,不得以藏匿到原始森林中的。
会龙庄坐西南朝东北,复式四合院布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庄园总占地面积20468平方米(约30.7亩)。庄园内共16所院落、18口天井、202间房、308道门、899个窗户,虽多而不乱。山庄是一个由328根石柱擎起的石木结构建筑群,满园亭台楼阁曾经全是雕梁画柱、绘彩描金

来历
碉堡,是一种用于防守和瞭望的建筑。放眼巴渝大地,江津会龙庄碉楼在百余年前算得上是重庆的高层建筑,其建筑水平至今令专家拍案叫绝。
提起双凤场(原江津凤场),重庆人还很陌生。但在双凤场打探会龙庄,村民皆知,因为会龙庄有座重庆少见的大雕楼。黄色的碉楼是会龙庄最醒目的建筑,共5层高38米,是目前重庆保存下来的最高的碉楼,建于光绪年间。
会龙庄距江津城南约125公里,每年天气好的日子都有城里人慕名前来游玩。当地流传:到会龙庄不登碉楼,为憾事;登碉楼睹全庄之景,乃幸事。
村民陈作伦人称“双凤通”,他介绍说:会龙庄原来曾被院墙围着,老院墙高4—5米,厚0.5米,长约千余米,全用石料垒成。后来,院墙被拆除,石料被用来修水库。整个庄园占地约2.1万平方米,现存一大一小两碉楼、16座院落和18口天井,共有二百二十余间屋舍错落有致镶嵌其中。庄园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1802年)开修,到民国七年(1918年)完工,总共花费116个年头,经历六代人完成。
家住庄园内的王其礼今年42岁,是王家第13代传人。据其介绍,王氏先人原籍湖北麻城县孝感,在清代有四辈担任押运使。后因在押运途中将国宝丢失,为避免连诛九族,先辈王仕文令家眷向西逃难,自己则留在家里顶罪。
王妻有孕在身,和家人在几名贴心随从的保护下,从湖北一路风尘来到江津双凤,生下儿子王文杰,这才在双凤安家。后来,王家渐渐发迹,其说法至今很多。
一说:王文杰学会阴阳八卦,帮地主买卖土地赚了大钱;
二说,王文杰赌艺惊人,靠赌博而发家;
三说,王文杰把湖北带来的金银变卖买地。
据说最红火时,王家的地盘南接贵州,西接合江县,东靠綦江,北到江津李市镇,人称“王半县”。当时,王家一年收租千余担(旧时一担约合750斤)。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记得,清末民初每逢春节,全县的“叫花子”都会慕名而来。王家年年开仓济民行善广为人知,已是不成文的规矩。


庄园探秘
庄园曾有三道围墙
曾经在双凤中学任校长的戴华德生在庄内、长在庄内、工作在庄内。他家的房屋是父亲抗美援朝复员后由政府分的,位于会龙庄的小朝门一侧。
据戴华德介绍,会龙庄原有高高的围墙,容易被人攻入的部位均设三道围墙,每道间隔10~30米,内两道为土墙,外墙用石头砌成。石头外墙酷似长城,高4至5米,绵延数千米,还分设若干处土堡用于防御外侵。如今三道墙都只残存了一点点。
迈过大朝门遗址,重重叠叠的三重院落就在眼前。全部建筑均分隔成上下两层,进门处的头顶是一方戏台。戏台由二十四根石柱支撑,石柱最高9.4米。整个庄园共有328根这样的石柱,或圆或方,方柱边角磨圆、凿纹,圆柱打磨得细腻圆润。
中堂地势比前院高,坐在中堂内正好能平视对面戏台。中堂内的圆形石柱被漆成了黑色,底座是朱红色,底座上还有精致的深浮雕图案。石柱高约7米,周长1.9米,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石柱顶端留有与木梁衔接的孔洞。
池水终年不枯不漫
穿过中堂,两边是天井,其中一个天井后接一水池。
会龙庄前些年成为双凤初中和小学所在地,曾在会龙庄内上学十年的董家林女士告诉记者,在她的记忆当中,池水从来没干涸过。不论是去年百年不遇的干旱,还是今年115年不遇的强暴雨,池水也不涨不落。
据当地村名介绍,会龙庄的排水系统,无论遇到多大的洪水,从来没有失效过,院内从无积水。
院中曾立四座华表
大堂前一院内有四个精雕细琢的大石墩按正方形摆放,据传是本庄园主所立华表的底托。
自称是庄园主王氏后人的王永建说,祖上王雅常幻想当一个快乐的土皇帝,于是命石匠在中庭雕刻了四根华表。没想到被人举报。为免灾祸,王雅常忙将大堂房屋降低7尺,并将华表埋入中庭地下,只剩下四个石墩在此。
绣楼有夹墙可藏身
于中堂天井旁往里走,经过几重院落登上绣楼,此楼原为会龙庄女眷居所。二楼全部木墙、木地板,但少有人知绣楼的一面墙壁中有夹墙。
夹墙全部连通,有近一米宽,可在其中藏人和通行。据介绍,夹墙平素用来藏贵重之物,更重要的用途则是抵御土匪的抢夺。如果土匪强行进入会龙庄,女眷和老人、小孩可进入夹墙暂时躲避匪灾。
庄主
会龙庄内世袭居住王姓族人。但关于会龙庄庄主的传说有多种版本。
一、建文皇帝宫殿说:会龙庄属于典型的宫廷建筑。有专家认为,该建筑群是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火文的宫殿。
二、贪官和王申官邸说:相传和珅政治生涯晚期企图逃离清廷,为此委派自己的党羽,一名王姓侍卫携巨资为他修建会龙庄,这名侍卫即是王姓家族的祖先,后来和珅没能如愿逃出,王姓侍卫则携家人在会龙庄安住下来。
三、明代官宦避难说:王家族谱上有记载,祖上曾有人官至明朝吏部。王氏祖先因官场斗争,后为躲避祸乱,举家外迁,最后至双凤修建会龙庄。
四、清朝高官失职说:还有一种说法是王家祖先得罪了当时的皇帝,不得以藏匿到原始森林中。
财富
修建会龙庄、装饰会龙庄需要大笔财富作支撑,但会龙庄的财富并不光限于这座院子。据江津收藏协会会长邹鸿光介绍,江津地界的古董特别是官窑瓷器,多从会龙庄流出,夜明珠等宝物不计其数。新中国成立后,王氏家族的家具器物等被分给当地村民,村民家中还存有王家的牙床等物,家具上雕龙刻凤,精美非凡。足以让一个家族富庶一方200余年,王氏家族来到双凤时到底带来了多少财富?也许永远无法得到解答了。

建造
当地西南民居的建筑技术与仿紫禁城修筑而成的会龙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修建庄园的石匠、木匠、漆匠、瓦匠等手艺人,手艺技术均高于当地工匠。为掩人耳目,会龙庄外历年来没有大道。全庄用石柱300余根,有的石柱有数十吨重,还有石台阶、地面、墙基等,如何运装到位?庄园的设计者是谁,为何敢于大胆采用龙凤图案?这些会龙庄建造过程中产生的谜题,亦难以寻找到答案。
保密
会龙庄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当地知道会龙庄的人并不多。王氏家族历代如何让会龙庄隐于山林,无人能答。王氏家族到底希望隐藏什么秘密?不管建造者保密的初衷为何,但王氏家族的先祖们的确做到了,现在不仅会龙庄成谜,王氏家族的历史也成了吸引人的谜团。

旅游线路
会龙庄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双凤场(位于江津至四面山公路马家坪处分路,马家坪到双凤场约5公里为乡村公路),现阶段正在进行道路改造中。
自驾:从重庆出发,到江津区。(成渝高速在走马下高速转向江津,具体路上都有指示的。)
到了江津之后,再沿着从津四公路驾驶,再离四面山十几公里的双凤山岔路(马家坪)分路上来。上山前有山门,上山的路不是很好走,政府正在准备修成柏油路!沿途经过 重庆-江津-李市镇-龙吟-蔡家-紫云-复兴山岔路-马家坪山岔路-双凤
公交:在重庆陈家坪或者菜园坝长途汽车站都有到江津的车,到了江津之后可以坐(江津-双凤,每天7.40和13.40各一班)的直达车,也可以乘坐(江津-四面山,早上7.00-下午5.00前一直都有车,每半个小时一班)在马家坪下车,然后爬山上来(步行上山时间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
链接:
地址:重庆江津去柏林镇双凤场(位于江津至四面山公路马家坪处分路,马家坪到双凤场约5公里为乡村公路)
在重庆四面山的原始森林中,暗藏着一座神秘庄园。关于这个庄园的主人,流传四个版本。有说是建文皇帝宫殿的,有说是贪官和王申官邸的,有认为是明代官宦避难而修建的,还有认为是清朝高官得罪了当朝皇帝,不得以藏匿到原始森林中的。
会龙庄坐西南朝东北,复式四合院布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庄园总占地面积20468平方米(约30.7亩)。庄园内共16所院落、18口天井、202间房、308道门、899个窗户,虽多而不乱。山庄是一个由328根石柱擎起的石木结构建筑群,满园亭台楼阁曾经全是雕梁画柱、绘彩描金。
会龙庄全景
碉楼,是一种用于防守和瞭望的建筑。放眼巴渝大地,江津会龙庄碉楼在百余年前
算得上是重庆的高层建筑,其建筑水平至今令专家拍案叫绝。
提起双凤场(原江津凤场),重庆人还很陌生。但在双凤场打探会龙庄,村民皆知,
因为会龙庄有座重庆少见的大雕楼。黄色的碉楼是会龙庄最醒目的建筑,共5层高38米,
是目前重庆保存下来的最高的碉楼,建于光绪年间。
会龙庄距江津城南约125公里,每年天气好的日子都有城里人慕名前来游玩。当地
流传:到会龙庄不登碉楼,为憾事;登碉楼睹全庄之景,乃幸事。
村民陈作伦人称“双凤通”,他介绍说:会龙庄原来曾被院墙围着,老院墙高4—5米,
厚0.5米,长约千余米,全用石料垒成。后来,院墙被拆除,石料被用来修水库。整个庄
园占地约2.1万平方米,现存一大一小两碉楼、16座院落和18口天井,共有二百二十余间屋
舍错落有致镶嵌其中。庄园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1802年)开修,到民国七年(1918年)
完工,总共花费116个年头,经历六代人完成。
据说最红火时,王家的地盘南接贵州,西接合江县,东靠綦江,北到江津李市镇,人称
“王半县”。当时,王家一年收租千余担(旧时一担约合750斤)。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记得,
清末民初每逢春节,全县的“叫花子”都会慕名而来。王家年年开仓济民行善广为人知,
已是不成文的规矩。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