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霞江——访王惠明会长家乡长乐县潭头镇霞江村
长乐县潭头镇霞江村,是省王审知委员会会长王惠明的家乡。这个村居住着王、鲍两姓1700多人,以王姓居多。霞江王姓是开闽王王审知第 11 子王延政的后世,至今已传40代。王审知的七世孙王荫(字德裕),于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09年)从福州北门外崎下首迁长乐山边“平坑”西岭下。王审知十三世孙王贵恩(字泽祖)于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公元1255年),从“平坑”(今长乐漳港边)迁到“大宏里”(今潭头菊潭)。王审知二十四世孙王澄(字可应)和王涧(字可盘)兄弟于明万历32年(公元1605年),从菊潭迁到霞江。故王氏在霞江已有400多年历史,人丁兴旺,现除在村1000多人外,还有700多人旅居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地。
祖泽绵延,地灵人杰。福州市强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惠明,就是来自霞江的一位事业有成、又十分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
早在1994年,王惠明就在家乡霞江投资修建一条几十米长的水 泥大道,一个方便群众的市场,还在大道两旁盖起10座楼房,使霞江村面貌有了显著变化。现在这条大道依然是潭头镇的主街道之一,取名“朱熹街”(因为朱熹当年曾在这里讲学)。在王惠明的带动下,旅居各国的霞江华侨纷纷捐资,在朱熹街头修建了一座两层四柱的牌坊,取名为“怀乡楼”,上书“绍越闽疆”四个大字。四根石柱上还刻着两副对联:“拓土东南无诸地,开疆闽越第一家”;“尊祖敬宗扬德泽,怀乡爱国尚文明”。走过“怀乡楼” 牌坊,穿越一片开阔的广场,就是乡贤们捐建的“长乐霞江礼堂”,现已成为霞江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中心。礼堂大门的对联,写得很有特色:“霞光美景人杰和为贵,江乡秀色地灵居之安”。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王惠明又在朱熹街旁购买了30亩地,用来修建12座民用住宅,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取名为“永乐富第”。现已盖好6座,分别命名为“乐春楼”、“乐秋楼”、“乐山楼”、“乐水楼”、“乐知楼”、“乐思楼”。他还专门请我国著名书法家义乌高清先生(50年代省美协负责人,现为福建画院高级画师)题写楼名,并把它们镌刻在楼房上。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文化品位。用王惠明的话说就是:“乐春”“乐秋”——天时通,“乐山”“乐水”——地利宽,“乐知”“乐思”——人气旺。现在楼盘销售十分火爆,看过“永乐富第”的人没有不动心的。在事业红火的情势下,作为房地产老板的王惠明仍不忘公益事业,心甘情愿地贴钱出力搞王审知委员会,真是心系文化啊!
潭头霞江原先地势偏僻,可以说是“天涯海角”。但随着闽江口经济区的开发,这里已成为闽江南岸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从长乐城关沿闽江南岸宽阔的海滨大道往东,沿途都是公园和风景秀丽的文化村:琴江满族文化村、吴航书院、郑和航海公园、郑振铎公园、金刚腿公园、猴屿岩……令人目不暇接。过了琅歧大桥,从闽江的潭头港南拐,就到了潭头镇霞江村(霞江与菊潭、汶上同为潭头镇中王氏宗亲聚居地)。霞江村的农民在路口集资修建了“鳖潭公园”,公园大石柱刻着两行大字:“八柱擎天”,“情暖霞江”。确实,象王惠明这样的农民企业家,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擎天柱。他们把爱心 奉献给家乡。我们参观了霞江后,心中也有一股久挥不去的暖意。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