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龙凤宫开闽圣王

龙凤宫清道光七年建造。據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中指出〞龍鳳宮:在竹南一堡草店尾街,祀王審知,稱開閩聖王。按審知,河南固始人,唐末為福建觀察使,帥軍入閩平亂,封瑯琊王,固始人從之者眾。唐亡,天下俶擾,遂自立,稱閩王。臺多漳、泉人,故祀之。〞
閩王王審知清廉賢能,知人善任,減輕課稅,大興文教,在位二十九年。在世時喜騎白馬,又排行老三,因此大家都稱呼他"白馬三郎"。死後,閩北、閩東居民立廟奉祀這位開閩聖王,尊崇他為"白馬尊王"。
王審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詳卿,祖籍瑯琊(今屬山東省),移家光州固始(今河南)。唐中和元年(881年),隨王緒渡江南下進入福建,“竹林兵變”後,奉長兄王潮為帥。光啟二年(886年),王潮攻下泉州。陳岩表其為泉州刺史。景福元年(892年),王潮派審知率兵攻佔福州。王潮為福建觀察使,審知為副。乾寧四年(897年)王潮卒,審知繼任,後加平章事,封為瑯琊郡王。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加授審知中書令、福州大都督府長史,又封為閩王。審知“寧為開門節度使,不作閉門天子”,實行保境安民政策,向朱全忠稱臣納貢,並與南漢、吳越的地方割據勢力締姻結好。審知整頓吏治,用人唯賢,重用不受餽贈的賈鬱、重視農業的顏仁郁及黃滔等人。當時在外地任職的翁承贊、王倓、徐寅等紛紛來歸,審知都予以禮用。審知還在福州大興“四門學”,以教閩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廣設庠序,蒐集整理文獻,使閩中文教事業得到發展。審知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鼓勵墾荒,圍墾造田,擴大耕地面積。又興修水利,擴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長樂海堤、連江東湖等,鼓勵農民種茶,每年輸出茶葉五六萬斤,福州鼓山的茶葉還被列為貢品。重視商業、外貿,開闢福州的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為東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審知還撤除關卡,免除苛稅,由是貿易額擴大,財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相對安定。審知兩度擴大福州城池。唐天復元年(901年),於小城外加築城牆,稱為“羅城”。後梁開平元年(907年)築南北夾城,謂之“南北月城”,面積比舊城擴大七倍多。審知篤信佛教,主政時興建或修復的佛寺達200多座;還鑄造金銅大佛,用金字繕寫四藏經送入開元寺。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卒,謚“忠懿”,葬於福州西郊,後移北部蓮花山麓。
中港龍鳳宮(草店尾龍鳳宮)簡史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中英里民生路101號
主祀:天上聖母、開閩聖王、太保元帥
配祀:中壇元帥、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文財神爺、文昌帝君
沿革:本宮位於竹南鎮中英里民生路101號(舊地名中港草店尾),主祀天上聖母、開閩聖王、太保元帥,神跡靈昭為時已久。
溯自清朝道光初年,有閩南西河人氏渡台,隨奉聖母娘娘神像三尊,因遇風暴登陸本地暫住,緣識人士連十一,相認同鄉,待以上賓。
道光七年(西元一八二七年)西河人氏他去不返,連十一虔誠篤敬將留下之神尊於現址搭建小屋奉祀,名「同功廟」,為〞中港城內〞首座媽祖廟。
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連十一在中港經商獲利,返閩攜眷回航時,又遇風暴,聖母顯靈庇護,化危為安。連十一為叩謝神恩,與謝掌田等人士奉請聖母神尊前往湄州進香,同時並依聖筶指示往福建省惠安縣壩頭「龍鳳宮」迎請開閩聖王、太保元帥神尊反台安奉。
咸豐三年(西元一八五三年)頭份「合港田寮永貞宮」建廟落成,前來本宮分香割火。
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連十一之子連阿蘭深覺廟宇簡陋,與謝掌田等地方人士倡議改建,廟殿富麗、香火鼎聖,以正名為「龍鳳宮」。
民國九年(四西元一九二零年),連雅堂著〞台灣通史〞出版,據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中指出〞龍鳳宮:在竹南一堡草店尾街,祀王審知,稱開閩聖王。按審知,河南固始人,唐末為福建觀察使,帥軍入閩平亂,封瑯琊王,固始人從之者眾。唐亡,天下俶擾,遂自立,稱閩王。臺多漳、泉人,故祀之。〞
民國五十三年,地方人士又感宮址狹小廟貌不雅觀,倡議重建,由陳水金、連阿蛋獻地,謝榮枝為專責籌建管理人,備有重新設計藍圖參考。擇興建八卦宮貌,成為台灣少見的寺廟建築型式。
民國六十八年奉縣府令,成立「中港龍鳳宮管理委員會」。
民國七十六年,每逢廟會及祭典時常感廟場狹窄擁擠不堪,為配合地方繁榮、發展觀光事業,實有擴充必要,經管理委員會商定於宮前增建拜亭。民國八十二年,廟北邊再增建二樓概由地方善信人士認捐共襄盛舉,宮貌煥然一新更為壯觀。二樓為會議室及設立龍鳳長壽俱樂部。
民國八十九年,改建金爐,目前規模大致底定。
相關史蹟神蹟: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連十一在中港經商獲利,返閩攜眷回航時,遇風暴,同行船隻全數遇難。獨連十一所乘船隻脫險,聖母顯靈庇護,化危為安。連十一為叩謝神恩,與謝掌田等人士奉請聖母神尊前往湄州進香,同時並依聖筶指示往福建省惠安縣壩頭「龍鳳宮」迎請開閩聖王、太保元帥神尊反台安奉,奈何此舉為廟祝所阻,無法如願。連十一及再滯留數天,趁廟祝不在時,暗中將二尊神像帶回船上,但仍被廟祝所悉,上船強行索回,倉惶中連十一將二尊神像捆綁在一起,擲入海中,開閩聖王竟變作一隻白鵝而太保元帥變成一隻白鴨,在海中游來游去,俟廟祝回去後,此白鵝、白鴨始復原為神像,當時氣氛至為緊張。鬆了一口氣後,隨即啟航,返扺中港。故今本宮醮神祭祀不得以鵝、鴨作為牲禮,緣由於此。
文:張堅城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