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家谱时都收集哪些图片
现代印刷族谱中,会上一些彩色图片,家谱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图片资料为辅,但一张好的图片、照片仍是能将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质传达出来。
家谱往往我们能够看到各类的图像资料。谱牒将图片、照片纳入家谱的意义在于,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家谱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记录、整体概念也变得鲜明而生动起来。只要是能让人对家谱有更进一步认识的古地图或老照片,均应该被收入家谱里,那么,一般会收集哪些照片呢?
1、祖先像:当我们翻开家谱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卷首的本家族祖先的图像。王鹤鸣说,自宋代以后,将“遵祖、敬宗、收族”作为修编家谱的宗旨,将本家族的列祖列宗放在家谱的前面位置。
家谱中的祖先画像,少则几幅,多的可达数十幅。祖先的画像有的是本家族的始祖、始迁祖,有的是五服之内的近世先祖,还有些是本族内的名人。
一般在这些祖先的图像旁边,还有数十字的赞语,对祖先的相貌、业绩、功德等加以颂扬,以求达到光大族望,启迪后人的目的,有些也刊载一些先人手泽遗墨。以前的老谱上都是黑白画像,现在可以请画师制作彩色的画像,放在谱上。
2、祠堂祖墓照:祠堂是家族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所以,祠堂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所以一般的家谱均有记载和刊载建物版图、描绘实状。
家谱中关于祠堂的记载,由图文两部分组成,并且是图主文辅,文字注释祠堂图画。一般家谱中都有记载和刊载建筑物版图的部分。
祠堂图大多为建筑式样、框架结构等图案,而且还要将祠堂周围的住房、山水形貌等勾勒进去,以便让后人对祠堂的整体状况有个直观的了解。
而且,在祠堂图前或者图后都有文字说明,主要介绍祠堂建筑、祠堂宗旨和祠堂管理等内容。
有些更是附刊墓图,有些甚至详记地理方位。人们相信一个家族的兴衰和祖辈所居住、埋葬的地点有很深的关系,这些都蕴涵着丰富的“风水”内容,所以也被称为“风水图”。以前老的祠堂,祖墓照片或者手绘图,都可以上谱,这是非常珍贵的的原始资料,都有其历史价值,也是见证家谱的最原始材料。还可以补充新的祠堂祖墓图。
3、名人真迹:家族中,有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书画等,也可上入谱中。
4、村容村貌照:老的村貌,新的村貌都可以上谱。
5、人文古迹照:古井,牌匾,字迹等。
6、寿 星 照:根据理事会商议,把族里一定年纪的老人的照片放在谱里,一般是在80岁以上。
7、功名照:理事会商议,对于人才有个门槛,学历,一定要达到本科,级别,一定达到正科级,并且对家族热爱,愿意出一份力的人员,上族谱照片。达到门槛,但不热心家族事务的,可以列入人才名单。
8、捐 资 照:热心家族事务,为家族捐款的热心族人,根据捐资多少,辈份大小或者捐资先后,按前后顺序排列并写出简历。
以上图片,各理事会,根据族情,大家商议,需要上哪些照片,就可以派专人进行收集,归类,再入谱。
9、理事会成员照:以前家谱只记载参与本次修谱的人的名字,现在新修的不少家谱还收录了理事会成员的照片,因为理事会成员不但在本次续谱中还要出力,而且还得出钱,这不是为理事会成员歌功颂德,而是启迪后人,把续谱事业传承下去。
10、续谱活动照:每次续谱都有参与修谱的人员的活动内容,比如到外地寻亲,每次的修谱会议都可以录入家谱,让后人看到本次续谱的艰辛。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3、宋·罗大经《鹤林
存问逐客李泰发忤秦桧〔1〕,贬海上〔2〕,雷州守王彦恭存问周馈甚至 [详细内容]
- · 修家谱时都收集哪些图片
- · 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录王十朋轶事
- ·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录王十朋轶事
- · 1、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录王十朋轶事
- · 王学铭:诗五首
- · 福建姓氏排名公布...你的姓氏排第几?
- · 王友明:盛唐名将王忠嗣
- · 南宋藏书家王柏盛赞:王梅溪声名节行,为时
- ·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记王十朋诗话一则
- · 中国人的姓氏渊源与文化寻根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