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家族怎么培养后代续修族谱的习惯?

2022-11-18 16:12:59来源:谱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习俗文化。家谱一代代的接续,保证了家族的传承,一代代人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或为人孝悌,家谱始终是家族的根本。
       在古代,家谱编修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宗族编修家谱,一是为了进行宗族结构和势力的建设,让族人稳定,并且整个家族以大族、望族出现在社会之中,家族就是族人强有力的社会保护;二、形成家族历史,成为象征宗族的一种载体,是宗族成为社会群体的一种标志,也是家族繁荣昌盛的文字记载。
       从古代家谱可以看出,家族在编修家谱方面十分重视,很多家族都是对家谱反复的编修,一次,两次,以至于一代编修一次,逐渐形成续而又续,绵延不辍的特点。家谱连续修缮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家谱的编写原则和方法逐渐完善,能够容纳宗族历史的每个方面;二、社会修谱环境愈演愈烈,几乎达到家家有谱,人人靠谱。
现今社会,社会安定,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家谱体例发展完善,社会修谱逐渐兴起,这个时候正是家谱编修的好时机。家族编修完家谱之后,如何培养后代续修族谱的习惯?
1、族规约束
      古代就有“家谱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说,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六十年是一代人从年幼到衰老的时间,续修一次家谱,趁着家族老一辈健在,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将家族三十年的变化记录在家谱之中,信息准确无误,如果时间间隔太长,家族的变化太多,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所以三十年一修谱,正好。
古代家谱之中就要明确规定:家谱重修刻板后,每十年会稿,三十年续辈。修谱不宜理念久远,宜三十年一修,最为合理。若不遵守,家族就会对组长和族中执事给予家法惩治。
2、道德约束
      古代有“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之说,三世不修谱会让后代忘记自己的根来自于何处,一个人没有了根,就成为了浮萍,随处漂泊。而家谱之中详细记载了祖先的信息,如果连祖宗都不清楚,当然属于不孝。所谓“孝莫大于尊祖,尊祖莫先于合族,合族之道,必修谱以联之!”家谱也就成为了孝道的标志。
3、了解和学习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是家族传承的灵魂,家谱中的家规家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后代的作用,让后代懂礼仪,知上进,习精神,发愤图强,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家谱的人物传记又能很好的激发后代的上进心,为后代树立榜样,为后代提供不断向上的精神。
        续修族谱,族人才能得知家谱的重要价值,并且不断续修家谱,是为家族传承做贡献, 为家族的延续做贡献,并且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