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怎么培养后代续修族谱的习惯?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习俗文化。家谱一代代的接续,保证了家族的传承,一代代人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或为人孝悌,家谱始终是家族的根本。
在古代,家谱编修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宗族编修家谱,一是为了进行宗族结构和势力的建设,让族人稳定,并且整个家族以大族、望族出现在社会之中,家族就是族人强有力的社会保护;二、形成家族历史,成为象征宗族的一种载体,是宗族成为社会群体的一种标志,也是家族繁荣昌盛的文字记载。
从古代家谱可以看出,家族在编修家谱方面十分重视,很多家族都是对家谱反复的编修,一次,两次,以至于一代编修一次,逐渐形成续而又续,绵延不辍的特点。家谱连续修缮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家谱的编写原则和方法逐渐完善,能够容纳宗族历史的每个方面;二、社会修谱环境愈演愈烈,几乎达到家家有谱,人人靠谱。
现今社会,社会安定,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家谱体例发展完善,社会修谱逐渐兴起,这个时候正是家谱编修的好时机。家族编修完家谱之后,如何培养后代续修族谱的习惯?
1、族规约束
古代就有“家谱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说,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六十年是一代人从年幼到衰老的时间,续修一次家谱,趁着家族老一辈健在,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将家族三十年的变化记录在家谱之中,信息准确无误,如果时间间隔太长,家族的变化太多,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所以三十年一修谱,正好。
古代家谱之中就要明确规定:家谱重修刻板后,每十年会稿,三十年续辈。修谱不宜理念久远,宜三十年一修,最为合理。若不遵守,家族就会对组长和族中执事给予家法惩治。
2、道德约束
古代有“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之说,三世不修谱会让后代忘记自己的根来自于何处,一个人没有了根,就成为了浮萍,随处漂泊。而家谱之中详细记载了祖先的信息,如果连祖宗都不清楚,当然属于不孝。所谓“孝莫大于尊祖,尊祖莫先于合族,合族之道,必修谱以联之!”家谱也就成为了孝道的标志。
3、了解和学习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是家族传承的灵魂,家谱中的家规家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后代的作用,让后代懂礼仪,知上进,习精神,发愤图强,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家谱的人物传记又能很好的激发后代的上进心,为后代树立榜样,为后代提供不断向上的精神。
续修族谱,族人才能得知家谱的重要价值,并且不断续修家谱,是为家族传承做贡献, 为家族的延续做贡献,并且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吴宏富‖《宋人吟唱王
【按】吴宏富编著《宋人吟唱王十朋》(团结出版社2020年版)全书 [详细内容]
- · 家族怎么培养后代续修族谱的习惯?
- · 血脉传承远 家谱记忆深
- · 吴宏富‖《宋人吟唱王十朋》后记(节录)
- · 南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记载王十朋5则
- · 王浩宇:诗三首
- · 论始迁祖:从胡适的⼀篇谱序谈起
- · 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节
- · 左宗棠的八句话,最好能背下来
- · 诸葛亮八句话,最好背下来
- · 报本思源丨三槐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