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停滞阶段:五代时期的科举1
科举停滞阶段:五代时期的科举1
——科举偶谈之三
我楚狂人
五代,又称“五代十国”,这是唐以后的有一个动荡时期。与前一个动荡时期南北朝相比,五代的碎片化更加严重。
五代十国(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五代前后五十三年,似乎比我们感觉的要短一些。必须指出的是其中有少数民族主导的政权,如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的政权,只是沙陀族贵族在唐朝后期已经充分汉化,李克用及其继承者大多以唐朝继承人自居,所以民族矛盾没有南北朝那么尖锐。
十国是指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
十国延续时间七十七年,比五代时期要更长些。
那么,作为已经被民间普遍承认的选官制度,在五代十国时期有怎样么?北方五代,都强调自己的正统性,持续了科举制度。史料记载,五代科举几乎照搬唐代的做法 中原五朝也好,周边各国也好,其科举皆一如唐代,原则上年年开考,中原五朝共52年,便考了47次。而十国情况就不同,“偏方小国,兵乱之际,(贡举)往往废坠”。 “十国”大多不举行科举考试,举行科举考试诸国如南唐、南汉、后蜀、闽诸国,举行不常且不严格。即使是比较重视文治的南唐,也不能保证年年科考,
五代时,能正常举行科举考试,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科举制度想要在这个历史阶段有所进步,就是奢望了。
所以,这是一个停滞的阶段。

江南贡院,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