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琅琊王氏世系几个问题的质凝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关注、操作下,进展发展迅速,势头强劲,指日可待!我作为一位普通会员感到万分欣慰。你们为中华王氏作出的贡献,全体王氏同宗万分感激,历史将记下这厚重的一笔。
今日,想就几个问题向总谱局编辑部请教,也许是本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但本人是个直性子,不吐不快,所以冒味提出,不对的地方请先生见谅。
一、关于太原王氏王威—王霸段中25、26世,父子怎么可能用同一个名字王彝呢?本人查了字典,彝与彛是同一个字儿子为什么与父亲同名?如果是王庸敬先生失误,我想作为中华王氏权威机构—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是不应当继续这样做的,按本人观点是否只保留一个,去掉一个为好?(编辑部注:彝与彛是二个不同的字,虽然音相同,根据考证不宜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字。)
二、还是个老问题—自轩辕黄帝到太子晋42世也这样定论不对。大家知道:中华文明史五千年,即公元前三千年从五帝到西汉末年约三千年,按三十年一代,应有100代,太子晋是东周末期人,即公元前565年生,这565年至少有有19代,减去19代还有80代,相差一半。因此,本人期望不要对太子晋上源世系按42代作为定论(编辑部注:黄帝与炎帝实际不是一个人,各是一个部落;另外后稷是个司农的官职,因此也不是一个人,而是沿袭该官职的一个家族的数代人。但是这些需要官方或史料确认,因此暂时按42代计。)
三、关于琅琊王氏46世王褒—48世王弘直世系传承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编辑部已经在三槐堂考证总结报告中作了研究,认为王褒约生于公元509年,卒子于572年,享年64岁,弘直卒于661年—663年之间,享年48岁,即生于614年。这样,祖孙生年相隔105年,中间缺1—2代。我们这样推算,按30年一代,46世王褒生于509年,47世王鼎生于539年,弘直生于614年相差75年,也就是说王鼎与弘直中间缺一代。据此,不妨这样:46世褒—47世鼎—48世?—49世弘直—50世王琳(字方庆)(编辑部注:作者的分析与处理意见很有道理,可考虑采用)。
四、关于王宠,王绍祖孙颠倒问题,基本赞同编辑部的观点,认为可以把颠倒的问题再颠倒过来,即50世曒改为51世,曒——52世绍—53世宠,去掉一世仲连。为什么?因为根据编辑部所考证的弘直生于614年,王宠生于716年,相差102年,最多4代人,若平均按20年一代,则为五代人,这样有点不合常规。所以,应去掉一世即仲连。另外,在王弘让的世系里,弘让—方则—景—练,方则与方庆同辈,景与曒同辈,都是“日”字旁,练应当与绍同辈,因为偏旁都是“纟”。(编辑部注:分析有理,可考虑采用)
王志锋 2011年8月30日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