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六十八)
黃敦土菜鄭威洋酒
一曰,黃敦作東,在閩清家中設宴招待來自閩縣侯官、邵武、連江各地黃姓宗親。黃敦笑曰:想吾族,乃黃帝嫡系後裔昌邑,生長於黃河之濱,立國於黃河故城河南潰川。至楚烈王時南陸公,生子黃嘉、黃臺、黃袁,其中黃歇拜為相國,封春申君,居湖廣江夏,至漢時,又是吾黃氏引兵入關,著厥功焉。三國時出老將黃忠,那個不曉?在黃氏子孫中,還出了一個大孝子黃香,還有黃瓊、黃賁、黃琬等,當了諸部尚書。669年,嶺南再次發生“蠻僚”嘯亂,固始人黃世紀隨中郎將陳政入漳,“奠皇恩於絶域”,因足智多謀在軍中屢立戰功,授職軍咨祭酒。後定居龍溪翁建社後店。
黃敦繼曰:880年我兄弟倆奉父黃霸南下,老父一到閩西因病謝世。一路打仗,在江西生黃宗,在長汀生黃禮,總之老偽兩三年就生一個。打下福州後,王客知要給我一個縣官當,你說靠俸祿能養活我五六個猴子嗎?我說,我看中了梅溪鳳棲山那個山肥水美地方,最後我發了,成了閩清最大土財主。人未死,墳就修好了,因這裏常聞虎嘯,稱虎山。怕六個猴子不團結,我寫了一首打油詩貼於應堂,“六葉同開一樣青,莫因微利便相爭,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兄弟?”大家聽後,拍手叫好。
黃膺:在固始念書時,認識了王審知,因我二人品行俱優,又喜歡律賦,就交了朋友。王還說我如這樣發展下去,弄不好還會自成一家呢。偕兄入閩後,敦哥選擇閩清,我即帶老偽去了邵武,定居禾坪坎頭(今和平仁澤)鶴樹下。以《五經》課子。一郎茂材,二郎茂哲,後來老大不負我望,由於努力上進授了一個秘書郎。隨我來的還有黃伸、黃良壁,分別在王潮、王審知身邊當校尉,後來黃伸在邵武,良壁在福安。
黃琮:我家住固始黃集,在縣學念書快畢業時,黃巢餘孽又打來了,我只好隨王南下,在軍中當文書;審知封王后,擢我赴閩清當縣官,臨行還交待要特別關照阪東和金沙黃氏。當時與我一起入閩的還有黃志、黃諸兩位軍校,他倆解甲後去了連江鳳城。還有小年輕黃子棱,隨閩王王審知擢為侍御史,黃肅授殿前左翼將軍。所以說,我們黃氏子孫在福建大發,以致“黃鄭滿街擺”。
黃峭:前段時間,把所有子孫都召集前來開家庭會,對與曰,為父進士及第後,在部隊中當文官,因功擢工部侍郎。因時變,遷邵武禾坪書院教書。三娘位下,各留長子為侍,今將發散。特留一詩與爾等兄弟存覽,千百年以後能誦此句者,即系吾脈,詩曰:“郢州江夏遽移鄉,恐久淵源未許詳。姓據陸終來歷遠,廟傳靡相祖宗香。隨居奉寢先靈妥,到處和鄰世業昌。聊記囑言欣命韻,能知安德共流芳。”言畢,用自己生產的黃瓜黃酒、土雞土鴨,讓大家大快朵頤,一醉方休。
一曰,鄭威在侯官賓館設宴,招待在福州地區鄭氏族人。
鄭威笑曰:我鄭氏開國始祖鄭桓公,乃周文王後裔,周厲王少子,周宣王時封為伯侯,食邑鄭。周幽王即位,拜桓公為司徒(宰相),掌教化,後依太史伯陽建議,將子民遷往河南雒東(今新鄭)。不久犬戌族大舉入侵,殺幽王于西安驪山,桓公戰死,兒子掘突接位稱鄭武公,即會各路諸侯平難,定都滎陽。後鄭莊公以雄才大略在位四十三年開創鄭國最大鼎盛時期,一直傳至十四代國君鄭乙。後子產公執政鄭國二十年,孔子贊之“惠人”。後人昌、忠二公,輔佐劉邦視為忠臣。還有興公,王莾時助劉秀反新朝,又以策略助光武帝中興。長史譯公因護國有功,文帝賜牌可“恕其十死”。
王胡亂華,鄭昭渡江南下,為晉安(福州)郡守,同時入閩除陳林、黃、詹、何、胡、丘、七姓外,還有張、王、葉等姓。隋末,元禱公李淵時出使突厥一戰後屢建奇功,總章二年府兵軍校鄭時中,鄭平仲,鄭桂,鄭惠,鄭業隨陳政靖邊入漳。835年覃公由工部侍郎擢尚書左僕射。
880年世居固始上鄭、下鄭、金井、玉田、桃林、筼筜諸鄉村的鄭氏族人紛紛南下。
鄭威笑曰:我們鄭氏子弟兵隨義軍佔領福州後,王潮當了觀察使,為開疆擴土,規定凡南下之人,除在省城任命者,餘人皆領印信分處郡縣要地束轄,所以固始老家還有一句老話叫“一鬥油麻豆”,比喻我們鄭氏子孫象油麻的種子一樣,不管撒到那裏,就在那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以至今日,到處“黃鄭滿街擺”。
鄭可遠曰:吾高祖少鄰,官鄭州司戶參軍,世居固始,生穆為河清令,生亞公武宗時當監察禦史,爺生畋,父十九歲中進士,歷兵部尚書。吾授宣義郎,圍泉時奉命率部屯墾武榮州(今南安),以供軍糧。攻泉後,到永春當館驛(國賓館館長),管理通往閩北與中州國道。因這個地方極似固始春河兩岸桃林鋪,遂取名桃林場。將老時厭於接送過境官員而隱退田園,由於懷念昔日宦遊鳳翔之處,特名鳳山。
鄭攝曰:吾之祖鄭肅公,唐會中宗拜相,生子泊,世居峰陽山下,官湖州刺史,生二子,父(次子仁表),授起居郎,生我三個兄弟。黃巢亂,王潮兄弟悉發民兵,吾棄官(宣義郎)率十八人入閩,叔鄭傑卜居侯官山前,瓊兄于璉弟定居長樂潭頭靈光寺旁。
鄭校曰:黃巢亂,我與鄭樺、鄭相之三兄弟,與木字旁族弟鄭材等隨王南下,因打仗時,不畏生死,衝鋒在前,都當了軍校。攻佔福州後,吾分配甯德穀口,他們三人分別分配連江中導、東導、東鄉當鄉官。
鄭誠曰:吾登武科進士後,官至中郎將,人老了,英雄不言當年勇。黃巢亂見勢不可為,便脫身入閩,助王氏撫亂安民,閩王授龍驤大將軍,居福州陽夏。
鄭威曰:渡江南下時,王緒將軍見我能文能武,就拉在身邊,由廣東入閩。永泰七都鄭桮,也是固始人,進士出身授建州刺史,稱是我的老前輩。鄭璘,鄭戩兩位軍校,攻泉後定居南安石井;攻榕後,我定居候官,鄭森軍校定居長樂,鄭曙軍校遷建甌陽澤。所以說咱們鄭氏子弟兵是“一鬥油麻豆”,個個都是好樣的。因幾位番仔送我幾箱洋酒,故今天叫廚師弄幾盤洋菜讓大家好好品嘗。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