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六十六)

2016-03-18 11:21:33来源:王光辉 著者 王祖麟 编辑

打印 字号: T|T
孟威作東世表獻茶
    建甌有三山(芝、旗、符)、六水(東溪、西溪、濠水等)、七座橋(恩波、平政、鎮安等),有光孝寺、東岳庙等古跡。夏天,審知聚百官於建州,上武夷山避暑,刺史孟威、都教練使王延政做東,是日安排“小武夷”,歸宗岩開神仙會,茶師張世表送北苑茶園名茶一人一份。品茗時,閩王要大家講“豪套”(擺龍門陣,侃大山),談祖上光榮史……。
    許泓欽:周武王封神農氏後裔文叔于許邑得姓。中華有儒、道、釋、兵、墨、名、法、雜等諸子百家,吾祖農家,高士許由認為“官家不如農家好”,曾組織編織匠挑戰教書匠,被孟子嘰為“南蠻鸌舌之人”,當年漢武帝遣武翊將軍平定閩越駐師福州西門,後人許據曾任大司農。所以許氏後人喜當田舍翁抱甕灌園。
    盧五郎:祖公溪輔佐齊桓公封盧邑得姓。六世盧生為始皇入海求仙;學士盧植聚徒受業名重一時;盧照鄰與駱賓王、楊炯、王勃合稱唐初詩壇四傑;開元畫家盧鴻,大唐雅樂孝孫,皆為范陽侯盧綰之後。吾盧氏在政治上並不是位極人臣,經濟上也沒有富甲天下,卻以“范陽甲弟、北川冠族”文化豪門顯赫千年。
    張睦:始祖乃軒轅氏第五房兒子,黃帝第三位妃手所生,暉因發明弓矢當官稱弓長。後人中出黃巾軍首領張角;張騫出使西域;秦時張儀巧舌說連橫;東漢出科學家張衡,張良曾在博浪沙阻擊秦始皇;三國出猛將張遼、張飛;大唐大詩人有張九齡。故世稱“中華遍地劉,城鄉滿街張。”
    蘇益:祝融君(火帝)在河南鄴西設蘇邑。祖公樊,因功封蘇地。當年偉大愛國者蘇武奉命出使西域,不辱使命,曆蠱艱辛,以至牧羊曲傳唱千年不衰;後人蘇秦遊說做了六國都丞相;蘇忿生也官拜大司寇;祖公蘇奕曾任一屆光州剌使。
    孫敏:周文王第八子康叔之後,生惠孫,後人以父字為姓,三國時出孫權,伯樂識馬真名孫陽,中華藥王孫思邈。
    謝文樂:周室王舅申伯平亂四夷有功,封地河南謝邑得姓。晉時,謝安官至太傅,謝石為尚書令,當年名將謝玄曾以八萬子弟兵勇破前秦軍隊。唐時謝召曾任一屆福州太守。
    江階:吾祖公瀛濟佐周武王伐紂有功,食邑河南江地,伯益三子恩成定居江漢,後人以國為姓。南朝梁浦城令江淹以文章著名;唐江敦因驍勇善戰授標騎虎將;固始府兵隊正江延興參加開漳。
    方仁岳:始祖雷,神農氏之後佐黃帝有功,封地河南方山得姓。祖公方紘重學,王莽為帝時授河南太守,方叔當年因禦敵三戰三捷,摧都督長史(五官之長)。賜第固始龍山。
    李私弼:祖公大理官征被紂王賜死,妻逃難中以李子充饑,為李姓隱名。後人李耳當了中華道教教主;李淵創建大唐,老二元祥封閩越江王。李白詩“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說李乃中華巨姓。
    楊盈:天下楊姓出華陰。當年周幽王封地楊邑,周成王三弟叔虞稱楊侯,先後出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三國名士有楊修;吾族堂聯“三封楊國,四知楊名”,前指得姓之源,後指蘇州刺史楊震拒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事蹟。
    翁承裕:吾之所以姓翁,傳當年周昭王王后在山中所產嬰兒溢,左手紋形若“公”字,右手紋形似“羽”,眾人將其出生地為翁山(今海寧)。“五胡”之亂隨晉帝遷金陵,祖公禧汝,曾任蘇州刺史,後裔翁愈遷福清。
    呂占:祖公伯夷幫大禹治水有功,封邑南陽,呂侯得姓。後人從
事冶煉,呂成族徽標誌,呂尚八十歲了還封侯拜相,稱太公望;當年秦始皇封呂不韋為相國;三國時呂蒙才獻一計,關羽人頭就落了地。還有名將呂布。
    賴開國:周武王時,叔穎聯合諸侯討伐紂王,功成賜河南賴地得姓。堂聯“好古世第,秘閣流芳”,前指好古號召族人立志復興,後指崇文館校書郎賴榧,貞觀間賴標奉旨統兵五路入閩平亂,死葬古田彝石埔。
    馬浙:祖公奢為秦時趙國大將,出奇兵救韓,因功封河南馬服,尊稱馬服君,後人去服取馬姓。東漢馬援,因軍功授伏波將軍稱號,祖上世居汝寧。
    葉四翁:僅知先祖諸梁司馬乃楚昭王之子,因功食采于河南葉邑(葉縣),後人以葉為姓,漢靈帝時出一位大夫名葉望。其他,在下也弄不清楚了。
    周默林:檀父建周國得姓,黃帝身邊出大將周昌;商代出太史周任;周平遷洛陽,子姬在汝州稱周家。三國大將周瑜火燒赤壁。
    曾延世:天下一曾無二曾。夏禹娶塗山之女,後裔以事甑器(蒸飯用具)以及絲織品繒,後去偏旁得姓,曾子為孔門弟子,曾參(一日三省吾身傳為佳話),長子元之後人遷固始。
    蔡爐:周武王讓文王第五子叔度(蔡平侯)管理河南上蔡,後人以邑為姓。蔡倫發明造紙術有功封龍亭侯,蔡文姬譜《胡茄十八拍》。
    池鯉騰:僅知吾祖先住在黃帝宮邸城池附近;後人大司馬公子以池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