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三十七)
大郎建關 春郎練兵
福鼎爲閩東門户,叠石、分水二關雄據閩、浙、贛邊界,因山林飛地犬牙交錯,經常發生山林糾纷,還不時受到盗寇入侵。爲防止吴越騷擾和入侵,慰問邊關將士,王審知率延翰風塵僕僕地來到邊境視察戰備工作,受到福鼎父老鄉親奉牛酒壺衆滿路的熱烈歡迎。王爺住的行宫(國賓館)投風景秀麗的太姥山下秦嶼村内,接風洗塵安排在太姥大酒樓。第二天在軍校王大郎、校尉王二郎等人陪同下,用竹輿將王爺抬上了叠石關(因山巔有兩塊巨石重叠而得名)。借此交待的是,王大郎乃王務琨裔孫,早年其父王懷鐸曾在閩縣當過一届縣令,後調温麻(今霞浦縣)當官,奶奶生下務琨(古代福州人稱剌史老婆稱夫人,縣官内人稱奶奶,師爺、捕頭妻子稱太太),務琨長大繼父職當了長溪縣縣令,後來携族人定居霞浦赤岸橋頭。發族後赤岸王氏分九族。叠石關建寨後,王務琨三個兒子(處一、奉一、如一)的裔孫王逋、王沂、王侃、王十六、王子順;王文光兒子王春郎的後人王茂、王子波、王壽、王疇德等四代同堂,每年風雨無阻地輪番宿衛,務琨派下住在叠石主村,文光派下住在叠石南溪村。一月後,閩王府才人陳金風擬稿,交王爺過目後,文末署審知敕。由威武軍軍事推官黄滔一紙公文命長溪令務必用一年多時間,打通福鼎北路與浙江泰順、平陽交界釋道,全面修復叠石、分水二關。長溪縣衙接到閩王府公文,縣令、縣尉、縣丞、主簿、司兵佐,錢糧師爺立即聞風而動,一邊調集民夫,一邊抓好食品、車輛、炸藥等等後勤工作。
因福鼎乃漁米之鄉,水果蔬菜豐富,山珍海味很多,尤其是金燦燦的大黄瓜,銀白色的帶魚,還有紅膏缚,青蝦燒成的美味使廣大戰士大開“朵頤”,由于吃得好,官兵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斡勁十足,所以工程進度非常快,才半年時間就修好上山山道,築了燧火臺(報警烟墩),還因地制宜地建了兵寨、斥猴(觀察樓)、驛站以供過往官員、商人、行旅换馬歇脚。
工程竣工,閩王命王延鈞送來五十壇連江老酒犒賞官兵。自古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才靠得住。慶功會上總指揮王大郎(務琨公裔孫),副指揮王春郎(王文光兒子),威武軍隊正王二郎等三人請求王爺,把建好的叠石關交給王姓子弟兵帶家眷捍衛疆土,王審知聽了欣然批準,全體官兵舉杯歡呼“皇上萬歲!”“閩王千歲!”接着靠崇安方向的分水關又開始動工,防御墙長一千二百丈(約400米),驛道與叠石關一樣,寬六七尺,可容三人并行,在謚口設置關門,派數十名軍士戎守。兵寨設練兵場,跑馬道、隘房、巡兵、弓手、鄉勇皆由王春郎進行訓練,由于據險控扼,此二關與閩北桐木關、嶺陽關一樣成爲抵御外敵的天然屏障,因王審知經常騎白馬上山,邑人稱爲閩王寨。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