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三十三)

2015-12-17 15:40:21来源:王光辉 著者 王祖麟 编辑

打印 字号: T|T
周霸惹禍 承勛平叛
    寧化初名黄連峒,公元725年設寧化縣,縣令王雲取“寧靖歸化之意”,遷縣到寧化,轄長汀、清流、明溪、上杭、武平、連城、永定。原住民蠻獠,厭惡納税,不服徭役,一旦有事,象洞與虎洞、猴洞、狐狸洞、黄土寨、鷄公寨等幾十個村寨聨合行動對抗官府。
    當年北方來的移民,稱客家,因人力易施地方已被開發,衹好向縱深開墾,認爲是侵犯了領地。還有因爲水利方面,引發多次械鬥。公元894年二萬洞蠻集結寧化,從縣城出南門經竹篙嶺、南坑、石牛、曹坊、滑石等地直奔汀州。這次洞蠻之所以包圍汀州府,一是守將劉繼峰叛,二多行不端的範暉表弟牙校周霸看中畲女,其父拒聘遭霸王鞭毒打,周罵畲人“洞蠻”(野蠻人),對方罵漢人是“徭族”(雜種人)引起的。王潮收到縣令吴卓告急文書,即命建州徐歸範部將李承勛提兵三千前往平叛。司馬參軍(審知姐夫)劉昌祖告别王氏和幼子公軟,與監軍張庸同行,臨近汀洲攻打劉繼峰時,山路上突然冒出大批弩手,箭矢密如飛蝗,劉遇襲爲奪勇前驅血戰破敵,瞬間打成“刺猬”,犧牲時才四十八歲;次日,剛從行軍令史升爲校射的鄒磬在龍岩大封山(雁石)也不幸身亡;第三曰,校尉樊令(華亭人)在徵討中殁于清流,長孫山在運糧中也殁于寧化,接着尉官劉昌齡、劉昌嗣兩兄弟在鏖戰中陣亡 。
    戰况緊急,王潮增派審知率兵驰援。在寧化,審知反對血腥鎮壓,堅持剿撫结合,以攻心爲上政策。翌日,在縣東五裏南潭飛際(今方田、黄坊、治平、安樂等鄉結合部)喊話:“我們分首惡與協從,重點打擊首惡,現已察明,乃官吏問題,你等無罪。衹要放下武器,保證你等生命財產安全。”李承勛喊話:“上面聽着,官兵以此兵威,何難滅爾!再頑抗就燒山,將生靈塗炭”!接着審知讓雷公主出面,山上一見身穿蠻服芙蓉公主也來了,畲人高喊:“衹要你等不割我等并朵,把周霸這個壞蛋砍了,我們就歸降”。(以前,官府把不聽話的洞蠻和抓來的俘虜,都要割一祇耳朵,向朝廷報功,成爲民族歧視的耻辱)。客知馬上答應了,并將周霸拿下并繩之以法,立命藍廷瑞爲汀州尉兼沙縣縣事,動亂始平息。尚有殘匪千人奪路逃到將樂縣南五十裏處的蠲科鎮(今順昌縣)。
    寧化動亂,縣令吴卓怕處分,挂印隱居南平吉溪(今大鳳鎮)找他的族兄族弟去了。因吴老是清官,審知也不再追究,從此吴氏在青山緑水間過着世外桃園生活。當時,還有一名從固始隨軍專爲陣亡戰士超度的僧人釋氏,經過蠲科鎮時,遥望境内有一靈山,山水殊秀,獨自靠前留連不捨,嘆曰:“戰快打完了,此次可作終焉之計”。遂就一身袈裟,一雙芒鞋,憑一種勇猛精進精神,在山麓結茅,數年後通過化緣建起一座梵宫,稱靈山院,成爲順昌最早佛寺。
    話又得説了回來,當年有個名叫巫羅俊的糾集鐘、藍、鄧、許、陳諸姓從南平過來開發,後成爲黄連鎮。巫謝世後,因民族事務問題,受到不公平待遇,爲落實民族政策,其孫子羅志榮到閩王府叩訴,先人辟土閩西功績,王審知聽後,準許羅氏後人于寧化縣境内任意選擇一塊風水穴地,後將羅俊、柴氏、紀氏,改葬永得裏嵩溪黄沙渡附近陽坡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