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二十五)
陽烈放火虞雄遇難
自從義軍攻占江西潯陽以後,河南虞城參軍的虞雄一直跟隨王審知左右,因爲人肝膽作戰英勇,成爲審知心腹,到了泉州以後,由軍校升爲衙門(因插有牙旗亦稱牙門)牙將(百姓認爲象門牙一樣堅定忠實)。當年由泉州去福清,有陸水兩道。陸路一支由朋山嶺至白虹山,入仙游至德化永泰,一支由楓亭館(即太平驛)入宏路漁溪驛,沙土石路寬五六尺,循水路山而行。從洛陽渡入莆田迎仙港,再由郎官渡至福清徑港。自古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爲保衛泉州基地,開拓地盤,爲進攻打福州作準備,王潮昆仲,在虞雄牙將陪同下,踏看泉州至福清陸路一綫,先後考察了新寧縣(今長樂市)南部地區蘇田裏、安香裏、新末裏、光賢裏、靈得裏等八個大鄉村,當衆人當來到福清萬安時,見漁溪之南有一個漁陽鄉,東臨新港,西靠大帽山,有一處現成的碼頭泊位,王潮察看地形後認爲在距蘇田村不遠的郎官渡附近,可以建一個大糧倉以應軍需。回泉後即命虞雄在蒼頭山安營設寨,營房分設前山、後山等地,并以蘇溪寨爲前哨。一般營寨設六百員,因萬安裏系戰略要地,兵員比别處又多了四百。
不日,王潮調來官兵千人,在漁江之北建了一條街稱鳥喚街接郎官渡頭,接着大砍竹子與管茅,再一把草一把泥地建起中原式土圓屯二十多個,邑人稱草倉。張睦亦不惜勞苦地從泉州、興化各地購來好多糧草,由軍需官王審邦從水陸兩路運到草倉内,虞雄亦在漁溪中游豐溪等地建坝攔洪,開渠引水,發展農業。到七月底,大部分圓屯和草倉都裝上糧草。
王氏軍隊在蘇田建倉之事早有探子報與福州知道,範暉立即召九龍軍開會,會上火龍營頭領楊烈設下連環計,曰看我如何破敵,不日即派數百人馬化裝成老百姓幫助王氏部隊搬運糧食,來時隨帶大量硫磺、硝藥、火油等放火物質潜伏漁陽草倉周圍伺機行動。
八月,閩中購糧歸倉。十三日,九龍軍水龍營將方泳在鳥龍江劫持王氏運糧船八艘,次日,向以英勇善戰聞名的虞雄急忙派兵把它搶了回來。十五日過中秋,官兵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直到月落西山才到營房休息。睡覺時,倉胥報告有十幾條運糧船抵郎官渡碼頭要求進倉,虞雄問爲什麽這麽遲才到,來人答是因八月大潮風浪阻擱,停泊它處兩三天所至。同意進倉後,豈知這幾十個人拔出長短刀殺死倉胥和庫兵,然後洗上火油大放其火。虞雄聽帳外大嘩知是有變,一面組織滅火,一面指揮抵抗。鏖戰中,楊烈派三四個高手圍攻虞雄,牙將終因這幾天過度疲勞,寡不敵衆而血染海邊沙場。十六日子時(夜11-1點),草倉風高怒號,烈焰衛天,萬擔糧食劫的劫,燒的燒,衹兩個時辰,辛辛苦苦建成的土屯草倉蛊化灰燼。待莆田等地救兵到,漁溪兵寨皆,因指揮系统打亂,除受傷和逃走之外,軍士八百多人全部戰死。
飛鴿傳書,王潮、審知趕到,將虞雄牙將安葬在關帝廟西面洗馬池旁,爲紀念英烈,後來福唐縣(今福清市)將十裏漁溪改名虞溪,漁陽鄉改名虞陽鎮。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