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将随王 九十姓从军(十一)
巧遇廖發 廷春效力
九江,因湖漢有九條水匯入一地,故名。九江,古稱江州,位于長江下游,爲江西北大門,東與安徽,東至縣毗鄱,西與湖南平江等縣隔江相望,南與洪州(今南昌市)宜春地區相連。地界荆揚,當楚之術,且七省通衢,因其控江扼湖(鄱陽湖)地勢顯要,歷爲兵家必争之地,來商納賈都會。據史載:西漢時,車騎大將軍灌婴派兵在此平定叛亂,并築城戎守;三國時,孫權曾在此命人掘井,後來東吴水軍都督周瑜也在此操練水師,聯合蜀國劉皇叔(劉備)大敗曹操于赤壁。
當王審知率前鋒來到長江邊,巧遇一個名叫廖發的老者,見來人是一位青年將校,且是固始人,老人笑曰:“吾先人皋陶爲東夷部落聯盟大首領,周時武王封河南蓼地(即今固始縣),後人改蓼爲廖得姓,國人當時不是有句喱語,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麽’,我就是他的後裔。”還説祖公廖崇德,亦名玉郎,世居汝南,貞觀庚子歲進士,任江西贛州令,愛民有賢聲,期滿,百姓不讓走而世居江西,後人爲謀生遷居此地。有一個兒子名廖廷春,自幼喜歡習武,因從小生長在江邊,練成的水上功夫不凡,人稱“混江龍”。因見河南家螂人,廖廷春對同齡人王審知非常熱情,介紹了很多九江軍事情况,在父子二人幫助下,在沿岸蘆葦中找來了好多船户,弄來一百多條船衹。
在一個没有月亮的大霧天,王绪、王潮命王審知、林知皓、施典、黄膺、郭崇、伍昌時、劉昌祖、鄒勇夫等人率兵進攻潯陽,部隊分批登船悄悄陸上岸,天未亮就從水道進
入潯陽縣,守城兵卒以爲是天兵下降,個個嚇得發抖,光壽二州義軍就這樣輕輕鬆鬆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潯陽縣城,因黄巢兵馬前幾個月焚城剛走,兵火之後,井邑凋零,有錢的和當官的都跑了,邑人無人反抗,所以没有屠城。
大批部隊入城後,潯陽父老也纷纷出來介紹,晋時陶令(淵明)就是潯陽柴桑鄉人。盛唐大詩人白居易,謫贬此地當司馬,815年秋送客盆浦,聞洲中有彈琵琶哀怨曲者,問其女方知乃京城歌妓,年長色衰委身賈人,聯想自己宦途坎坷,南方生活不蛊如意,遂命彈數曲,寫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名句,後人在此建琵琶亭公認游賞,刺史李勃在此流波甘裳湖(唐代德政語),大詩人李白因犯錯也曾囚潯陽大牢一段時間。衆人聽了聯系世情及自家身世饒有興趣也不勝感慨。
王潮與王審知、王彦復、王廷簡、王吉祥、王想等幾個弟弟一到九江即安屯好兵馬,就馬上到甘裳湖烟水亭,游覽當年周瑜操練水軍的點將臺,在看完都督府和小喬巷後又去江濱九華門外的潯陽樓樓上欣賞九江風光,景致之優美,確實如唐詩人權載所描述的“九派潯陽郡,分明似圖畫。”而王绪則急急忙忙帶李相和幾個親信去城東迎春院找烟花女喝酒尋歡作樂去了。
九江是產糧區,乃中國四大米市之一,加之王绪將軍在安徽擴充的部隊衹講數量,不注意質量,以至無以糊口的游民、敗兵,不能安分的地痞無賴,以及犯罪捕逃之輩都加入到他的隊伍中來,所以部隊紀律較差,經常發生搶掠現象。不日,光壽二州義軍收到江西老表鐘傳、危全楓、譚全播聯合下的通諜,説:“你等流寇再不滚蛋,等待的將是殲滅的命運!”因這裏不是目的地,加之部隊這麽不受老百姓的歡迎,王緒命張睦、李相、王審邦抓緊時間購買一批大米後,就從潯陽過江,然後再去閩西臨汀郡。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审知开辟的福州甘棠港——福建最早的海上
- · 随“三王”入闽诸姓考
- · 王妃黄厥的传说与地方志资料
- · 王审知与张睦
- · 王忠义· 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 · 五代闽国文学探论
- · 王审知入闽、治闽与“崇佛”
- · 王审知生平简介与历史功绩
- · 王审知与惠安
- · 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