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乔洞摩崖石窟别有“洞”天
关于“王乔洞”名称的由来,据《巢县志》载,为周灵王太子晋(即王子乔)隐居修炼之处。相传王子乔得道后乘履化凫而飞,王乔洞因此得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道家为纪念王子乔,便在山下盖了座道观,以天上紫微星来命名。后人因道观之名而称此山为紫微山,紫微山也因此被称为“道家七十二福地的第十八福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风景名胜区。紫微洞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王乔洞石窟是景区重要景点之一。
王乔洞石窟是江淮之间唯一的石窟艺术宝库,也是安徽省仅有的摩崖窟寺艺术宝库,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乔仙洞”位列古巢八景
夏日炎炎,紫微洞风景区无疑是避暑游玩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尽享天然氧吧和透心的清凉。整个风景区林木葱郁。步入景区,触目所见,充耳所闻,让人自然感受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自然意境。
沿着景区主道前行,左手边是一座奇石馆,收藏了近万块以“瘦、漏、皱、透”而著称的巢湖奇石。右手边是九龙壁文化广场,石壁上雕刻了造型各异的九条龙。在旅游节期间,这里就是篝火晚会和歌舞表演的天然舞台。再往前行,左边有座四望亭,它的名字就出自于清朝巢州知县孙芝芳歌颂巢湖的诗句“天与人间做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
再走就到了步仙桥。景区的导游介绍说,这座桥原先是一座木桥。关于这座桥,民间还戏言:“步仙桥上走一走,不成神仙也长寿。”现在这座石桥是后来重新修建的,桥的两边是双钩石刻大师汪谷平所刻的“古巢湖八大景”。“八大景”中有一部分因为客观原因现在已无法欣赏到,但在这个景区里还存有两处古景,一是“金庭曲水”(指桥下的流水),另一个就是“王乔仙洞”。站在桥上,游人还能看到报恩寺。该寺始建于隋朝,在年代更替中一度被毁,现在看到的是现代重建的。
洞内无头佛像扑朔迷离
过步仙桥,向右转弯走上碧桃路,王乔洞就在前方不远处。碧桃路上有段台阶走起来很有意思,走一步感觉步伐大了,走两步感觉又小了。走着走着感觉步伐一拐一拐的。因此,这段台阶被形象地称作“拐李坡”。
走完拐李坡,很快就来到了王乔洞的洞口。王乔洞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全洞长57.6米,洞形为月牙形,南北两个洞口相通,南洞口宽3.5米,北洞口宽5.5米,洞高3~5米不等,南宽北窄,洞底平坦,约200平方米。
从南洞入洞,洞口上方的石壁上刻有“王乔洞”三个大字。据钱玉春主编的《巢湖文明的记忆》上介绍,“王乔洞”署名为明朝嘉靖庚戌年(公元1550年)西台监农史闽人东山郭公周书。洞壁醒目处还嵌有宋、明、清各代碑刻6块,最早的为北宋绍圣二年所刻,其次是明嘉靖和隆庆年间2块,清代3块。内容都是游记。可见,这里自古就是一个探幽旅游之地。在这6块碑刻中,有一块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学术界称此碑为“叠映碑”。叠映碑是指原本底层已有碑刻,后来又刻上新的内容,外层碑刻和底层碑刻叠合在一起,成为双重碑刻。仔细看,外层上的实心字,在底层还有一些空心字,这些空心字虽然有些模糊但字体飘逸流畅。
在靠近洞口不远的左前方石壁上,抬头可见洞中唯一一组50厘米左右的彩雕佛像。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此组彩绘已历经1000多年。这些颜色是从天然矿物颜料当中提炼出来的,所以越久越新。
王乔洞内的佛像雕刻主要集中在洞的两头,洞中央没有雕刻,只有一尊天然形成的大肚弥勒,是由钟乳石天然形成的。上方的钟乳石还在不断滴水。最令人称奇的是洞中石壁上雕刻了唐朝早期的佛像628尊,雕工精细,惟妙惟肖,场面宏伟。但在这些佛像中,唯有一座高达40多厘米的观世音像完好无损,其余佛像头部均被凿毁。
如今,王乔洞无头佛像已经成为专家们案头研究的课题。王乔洞石窟的千古谜,还在等待着最终的解答。
(王一冲 方娟 何希斌 苏玲)
小贴士
行:自驾,从合肥市上合芜高速到半汤路口下到达巢湖市,或者从合肥市上环巢湖大道到达巢湖市,经外环到达紫微洞风景区。坐车,从合肥汽车站坐到巢湖的班线车。到达巢湖市区,再乘坐1路公交车到达紫微洞风景区附近,步行800米即到。
游:旅游区内景点众多,尤以紫微洞、王乔洞石窟远近闻名;另有巢湖奇石馆、四望亭、九龙壁文化广场、报恩寺等景点。
吃:景点距离市区很近,游客可到市区就餐,品尝巢湖特色菜。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