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县王氏古民宅

巴里坤县城地处天山脚下北麓,曾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军事重镇及文化重镇,夏季凉爽宜人,冬季银装素裹。县城依山、傍湖、草原环绕。自然人文景观独特奇妙,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王氏古民宅座落在巍峨的天山脚下北麓巴里坤县城南街西侧榆树巷一角始建于清朝乾隆初期,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整体院落为木架结构,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古建筑,原院分为主人院、后勤院和菜地,王氏居住人口最多时达40至50 多人左右,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现占地一亩多,虽经历了1842年和1914年两次大地震,都没有造成很大的震损(据巴里坤县志记载)。现宅院的主人是一位古稀之年的王善桂老人。其先祖王绪将军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随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率兵25600人)到巴尔库勒(巴里坤)平定准格尔叛乱,于雍正九年参加绿营兵城(汉城)修建工程。战乱平息后,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班师回朝,留王绪将军镇守巴里坤,官封四品,其第五代传人曾在现大红柳峡卡伦边守边,其夫人享受儒人待遇,先后几代人为镇守巴里坤做出极大贡献。此院已居住过十二代人。
王氏古民宅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上房,房内主要陈列了王氏家训解读及3幅楹联(第一幅楹联:士农乃富贵根本,勤俭为子孙燕怡;第二幅为:书田无税子孙耕,荆樹有花兄弟乐;第三幅为:何地不通神洋洋乎如在其上,随时皆降福荡荡乎民无能名)佛阁;第二部分为主室,房内西墙上悬挂王善桂老人和有关领导合影的照片及先祖的官帽盒、衣柜、炕桌等文物;第三部分为书室,这是培养子女学识素养的地方,内部陈列文物有:文房四宝及古书,古画(如孟子、论语、诗经,及慈禧御笔)第四部分为账房,这里摆放着钱柜、升、斗、大小秤杆、戥子等计量物具,收银架、账桌、代盒、货槽一应俱全,可反映出古时家务管理的严格;第五部分为厨房(两间),外间布展了先祖的官车、柳条酱笼、杂粮柜、锅具,内间摆放了铜壶、铜和面盆、生铁饭锅、寿桃模具、碗架等,重现了古人的用食习惯。院子里有一棵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种植的榆树,树冠形如巨伞,是院内一大亮点。后院各式树木花草生长其中,郁郁葱葱,游客观看后心旷神怡。上房和主室坐南向北。通过参观此古民居,游客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随着本县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古民宅的管理和宣传工作也在与时俱进。《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哈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使古民宅的影响日渐扩大。因此,到王氏古民宅的游客逐年增多。众多的国内游客(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慕名而来,并有不少的外国友人(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前来参观。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古宅老人进一步对古民宅加强了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对每一位参观古民宅的游客热情接待、耐心、详细讲解,并提供免费茶水,使游客欢喜而来,高兴而归。这些服务得到了游客的赞赏与好评。
2003年,县委、县政府把王氏古民宅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巴政办(2003)47号文件),2003年国家旅游局颁发了国家级旅游景点牌,自治区旅游局赠发了证书。几年来,该古民宅被地区旅游局多次评为旅游先进单位,并于2006年被哈密地区宣传部、地区旅游局评为”十佳旅游景点”。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