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国、开闽古迹汇总(四)
1.福清寺
位于泉州市区西北约4公里、丰泽区北峰街道招丰社区石坑的翠屏山(又名谷山、灵秀峰,古称秀峰山)山麓,福清寺,原名福清院,始建于五代·闽国。其遗址1992年9月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后梁·开平元年至后唐·天成五年(907—930年)间,高丽僧人玄纳(元衲)来闽求法,拜福州雪峰寺义存为师,后来泉州,泉州刺史王延彬在南安招贤里为建福清院以居。玄纳在福清院居留30多年,圆寂于该寺。
相传古代福清寺占地极广,山门位于现北峰街道北峰社区内,庙宇连绵不绝,纵横几百米,“有十余区余”,今坑尾村福清潭即其古放生池遗址。寺宇雕梁画壁,飞檐悬钟,回廊通幽。
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后又废。
清·咸丰(1851—1861年)间,乡绅陈庆镛为存古迹,曾“鼎建三进及厢廊”。
2.霁云殿霁云殿(佑圣宫、玄武殿、真武殿)
位于泉州市安海镇最高处的东北侧圣殿境(现兴胜社区),南望大海,北倚城垣,门临石街,是泉州地区保存较完好的道教殿宇、古泉郡八都安海镇都主,也曾是安海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台瞻玄极”是安海胜景之一。1991年4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载“霁云殿,在安平。古名佑圣宫。
《安海志》:“安海霁云殿,古称佑圣宫,因祀奉玄武上帝,又被称玄武殿。”
霁云殿始建年代无考。故老相传,此庙建于五代,闽王·王审知为子治病,画祀帝君像,果见效,即令立庙祀之。
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年间,因避讳,始改玄武为真武,安海玄武殿亦改称真武殿,霁云殿内有两头形态怪异的石狮,人立站在基座上。
这两头石狮与平常所见石狮的模样、神态有很大差别,颇似金门的“风狮爷”。寻常所见的石狮四肢蹲伏,而这两头石狮却作人立状;此外,寻常石狮常常口中含珠,而这两头石狮中的一头却将珠抱于怀中,另一头则揣他物。两狮神情微妙,若笑若思,虽然静立,却又给人跳脱活跃之感。
这两头石狮历史较为久远,但究竟何年何月所雕刻,不得而知。专家认为,霁云殿这两头石狮应与金门的“风狮爷”颇有渊源
唆啰嗹
从明·永乐年间开始,安海霁云殿龙王爷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采莲歌舞《唆啰嗹》活动.
3.鲤鱼宫
位于泉州市安溪官桥镇五里埔。现存的鲤鱼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间。
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三年,王审知被封“闽王”;唐·同光年闽王仙逝后,谥“忠懿”;其后裔自晋江珩墩分支转徙至五里埔生息繁衍,并建“鲤鱼宫”,以供闽王遗像。画像宽30厘米,高45厘米,为墨描工笔画;闽王双耳垂肩、慈目善睇。绣像下方有“明·永乐儒臣朱徽拜赞”的楷书诗文:“巍巍忠懿,紫发光州……”今宫中正堂,慈目睇望者是也。
另祀有宋·民间名医吴夲(保生大帝)木雕坐像,该坐像镌刻于明朝,木雕仍依明代形制,高约60厘米,檀木金漆。清·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五里埔五兄弟恭护保生大帝副身东渡海峡,现分支定居台湾省的族人,已有数万人丁之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台湾省宗亲代表必回鲤鱼宫拈香祷祝、虔谒始祖、礼祀大帝。因四时进香添油、求药问症的众多海内外善男信女,自大帝后背,削剔檀木祛疾,金身日见消薄。现大帝金身已辟室珍藏,惟供副身于正殿大堂,承纳八方香火。
大殿正堂悬“慧眼慈心”匾额,高0.4米,长1.2米,褐底镏金,乃明·名儒颂赠保生大帝手迹。
4.崇阳门
遗址位于现中山中路上的承天巷口与花巷口之间,崇阳门亦称南鼓楼,后改名丽正门。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子城》载:
“后人祀王潮于此(崇阳)。明·苏茂相《登崇阳楼谈刺史王潮遗事》诗:
‘鼙鼓中原沸似波,将军闽峤远横戈。
匡扶无望唐襄武,保障差强汉尉陀。
事定千年无战伐,时清万户有弦歌。
英雄遗迹依稀记,暮倚高楼一啸过。”
5.佛跡山
位于泉州南安,唐光啟中,忽夜有光現山上,刺史王潮,令蹤跡之,得石,上有巨人跡,長二尺四寸,廣半之,今見存山之旁。
6.羅漢山
位于漳州,五代唐天成中,王延休憩此,忽聞異香馥鬱,得一龜,背有羅漢像,遂建寺,山因以名。
7.坚牢塔
位福州,唐贞元十五年,德宗诞节,观察使柳冕以石建塔,赐名贞元无垢净光塔,庚承宣为记。五代晋天福二年,王延曦重建,名崇妙保圣坚牢塔,林同颖为记。明永乐、宣德、景泰、成化间屡修。嘉靖间,寺地为居民干没,一塔仅存。国朝顺治六年重兴。按:寺今久废,惟塔之东有庙,祀瘟神,俗称“下殿”。庚承宣碑亦佚。乾隆间,鼓山僧市民房,建廨院于塔旁,始得之壁间。考《孟瓶庵先生集》引鼓山僧遍照《自叙》:乾隆二十六年癸未,购石巷东民房为塔院,造楼一所,额曰“宴晦清斋”,即石塔寺也。此地旧贞元塔院,兵燹,久为民居。阅数百年,建塔院者,又适于此也。乃使此碑复出,亦有数存乎其间乎?碑文详后卷。明曹学佺《石塔寺》诗:“浮图初建自贞元,埋没人间废址存。石室尚镌朱仲晦,碑文曾读庚承宣。百枝灯火悬空界,四顾河山绕郭门。漫嘱老僧勤课诵,向来兴复若谁论。”洪士英《登塔寺》诗:“寺废塔犹存,经年不启门。今梯间借上,石磴始能扪。鸡犬烟中市,桑麻雨外村。残碑虽剥蚀,仿佛辨贞元。”
8.冶澄巷
在福州府城通天境巷之南,亦通八解楼。按:巷名未详所自。或曰冶澄,亚澄之讹。考《三山志》:闽王作东西二宅,为诸子居。今八角楼、化民营诸处,皆东宅地也。故忠懿王祠,传为王故居,庆城寺亦为王延羲宅。亚澄,闽王子,当是以所居地得名耳。
9.水晶宫
位福州,自赞福境西折,有委巷循城根而北,俗皆称桅杆后,名未详何取。有二小巷,皆达于北后街。其北口俗称黄山巷,中有李延平先生祠。有里社曰钱塘境。按《闽都记》序:“水晶宫于北后街后,云:王氏据闽,筑室百余,临湖上,携后宫,从子城复道出游。”其时北街,尽西湖也。岁久址失。人称湖中小山为故址,非是。然则水晶宫旧址,当在北街前后矣。
10.惠安明应庙
位福州,在隆普营乌山麓。神陈姓,汉太邱长实之后,旧隐是山,没而现异。唐元和后立庙,大中间观察使罗让、咸通间观察使李播,皆以祷获佑。闽王审知悉其事,锡爵为侯,增至显应王。宋熙宁八年,进封今号。
《闽都记》:旧志城西有石八娘,王审知欲以配享,别创闺阁。晋天福间,文为寝室。陈郯拱碑,今为里社。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