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赤岸进士录12丨王推(王宗己从弟)~瑞安县令丨霞浦赤岸史料裒辑

【本期人物简介】王推
王推,字伯准,生卒不详,福建霞浦赤岸人,王宗己从弟,王伯大远房族叔。王推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萧国梁榜进士,按登科时间排序为霞浦赤岸王氏中已知的继王俊、王亮功、王万修、王履初、王万章、王少恺、王汝弼、王宗己、王定方、王瀛、王仁之后第十二位中进士者。(点击名字可查该进士生平)
王推淳熙十五年(1188年)至绍熙元年(1190年)任浙江瑞安县令,晚年定居于浙江海宁。
【相关文献】
《淳熙三山志》记载:
王推,宗巳之从弟,字伯准。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萧国梁榜。
隆兴元年(1163年)科举状元木待问的恩师张叔振(霞浦人,入祀本地孔庙)也是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
《(嘉靖)瑞安县志》记载:
淳熙十五年(1188年),王推知瑞安县。
《温州府志》亦记载王推知瑞安县,但底下标注年份为“绍熙”,说明至少绍熙元年(1190年)王推还在任瑞安县令。在此之前,赤岸族人王亮功之子王定方曾出任瑞安县令。

王推虽是霞浦赤岸人,但清代《海宁州志》却将其记为海宁州(今浙江海宁市,明清属杭州府)乾道二年进士。更早的南宋末潜说友编撰的《咸淳临安志》选举志(含海宁)中同样有王推的名字。参考赤岸林湜晚年迁居浙江温州平阳县松山(今桥墩镇),而被记录为平阳人的例子,王推后来应定居于海宁。
笔者发现一个现象,古代赤岸村地处偏远,南宋初在大儒师古及其弟子林维屏、王模、王宗望等人影响下,尤其赤岸王、林两姓簪缨鼎盛、科第蝉联,但登科入仕后,这些出人头地者往往携家带口迁居他乡,有不少就此失联。当然也有后裔返迁赤岸,但多没落之际,比较典型的如王都中后裔明初从苏州返迁,不久又分迁各处。
总的来看,赤岸王林两姓登科人数在南宋前期迎来一两波小高峰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相应的无法形成体系完善的家谱资料传于后世,现存赤岸王氏资料多由其后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汇总而来,上源世系颇有些混乱。王推之后,多次出现家族资料有记载登科信息,但史料中找不到相关信息的情况,如王伯大从叔王万源及堂兄王大余等。
【后记】
霞浦赤岸村自古为王、林两姓聚居地,人文荟萃,因“闽中之全材”林嵩(霞浦县第一位进士)唐僖宗赐名“劝儒乡擢秀里”。唐代久远、五代动乱,有关赤岸村的文献记载少之又少,且有些混乱。
到宋太祖赵匡胤时,广开言路,王务琨六世孙王文昉献万言书而封著作佐郎(正八品寄禄官)。后王文昉回乡隐居,潜心研学,“录书万余卷”,赤岸文教之风渐盛。但受其影响,北宋赤岸王氏颇有隐世家族风范,读书人多“承志不仕”,这种情况到北宋末才有所改变。有名士王鲸,曾写诗“时辟西湖作胜游,使君元是济川舟”给欧阳修大受赞赏(现有资料误为苏轼),宋徽宗时有进士王俊,举词学兼茂科,为宋徽宗作《龙德太一宫记》。
宋室南渡之后,赤岸王氏迎来高光时刻,簪缨鼎盛,科第蝉联,数十人高中进士,兄弟进士(王亮功王履初、王万全王叔介、王瀛王大任)、父子进士(王万章王瀛、王万全王伯大、王亮功王定方、王汝弼王仁、王宗浩王昱)、叔侄进士(王少恺王亮功、王伯大王维)、祖孙进士(王万全王维)等现象比比皆是。宋元时赤岸王氏王伯大、王积翁、王都中,祖孙三代皆参知政事(副宰相),声名达到鼎盛。元代范梈有诗赠王都中:“诗礼传家德望隆,一门三世拜三公”,明初张适评曰:“代多黄榜士”“累朝官紫禁”。
近日,笔者整理霞浦赤岸史料(暂以王氏为先),计划以史籍原本为基础,分系列进行。但因时间精力有限,很多系列估计只能先开个头,写几篇再换个主题,其余留待后续慢慢补充。本系列将专门罗列古代赤岸王氏登科进士者如王俊、王万修、王伯大等,请举入仕的如王宗望、蒙荫入仕的如王积翁、王广翁等则另起一个系列。根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多寡,或详细成文,或一两句话成篇,不足之处留后补充,后期或补充外迁赤岸王氏后裔进士、赤岸林氏进士等资料。


最新推荐

霞浦赤岸进士录12丨王
【本期人物简介】王推 王推,字伯准,生卒不详,福建霞浦赤岸人 [详细内容]
- · 霞浦赤岸进士录12丨王推(王宗己从弟)~瑞
- · 霞浦赤岸进士录11丨【南宋】王仁(王汝弼之
- · 霞浦赤岸进士录10丨【南宋】王瀛(王伯大堂
- · 霞浦赤岸进士录09丨【南宋】王定方(王亮功
- · 霞浦赤岸进士录12丨王推(王宗己从弟)~瑞
- · 学习马恩血缘宗族理论提升宗亲文化工作水平
- · 临沂南仁里考
- · 三槐王氏衍派迁播祖源掛靠三槐堂号质疑初步
- · 三槐王氏
- · 读王十朋的《喜晴再用前韵》:感悟丰收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