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元】元明善《王积翁·赤岸锦祠堂记》(赵孟頫书丹)丨霞浦赤岸史料裒辑丨王积翁

前 言
至治元年(1321年),正议大夫(正三品)、饶州路总管王都中因生母张普贵患病,“念母清苦,且寿寖高,亟弃官归养”,辞官回到苏州蜀山(今苏州光福古镇玉屏山一带)照顾母亲,“煮粥尝药,不违膝下。”
当年王积翁出使日本海上遇难,妾室张普贵悲痛而遁入佛门,虽曰万事皆空,心中始终放不下王积翁。大德七年(1300年)张普贵卸任苏州妙湛寺住持后,在寺内设“敬愍侯祠”以解相思之苦。皇庆元年(1312年),元仁宗下诏加赠王积翁为荣禄大夫(从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上柱国(正一品),追封爵闽国公(正二品),改谥号为忠愍。但因王都中一直忙于公事,王积翁敕封闽国公新祠堂迟迟未能开建,这也成为张普贵一直念叨的事。
王都中钟孝于母,自谓讨得母亲欢心足以解忧。此时张普贵病情稍有缓和,在母亲再三催促之下,至治元年(1321年)王都中此生初次踏足家乡——福建霞浦赤岸,携皇帝谕旨,大张旗鼓为父亲王积翁建坟立祠。
王积翁衣冠冢选址赤岸西边华峰山下的建善寺之东,风水名“狮子拖球”。祠堂则建在王积翁赤岸故居地基之上(谱载:一元朝钦赐祠堂一所,在林家屋后,田八十顷、宅一区载石碑),附近有一处地名“东岩”位于今赤岸村东边马仙岗下,为王积翁孩童时玩乐之所。祠堂华丽且寓意王积翁死后衣锦还乡,按《霞浦县志》记载,当地人称之为“锦祠堂”。锦祠堂碑记由元代文章大家、翰林学士元明善撰稿,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奉旨书丹并篆额,苏州名工匠吴德言镌刻,三人均为元代行业翘楚,此碑可谓“元碑三绝”,可惜碑于特殊年代抛沉今赤岸村东长坑村南面芦苇荡(芦烛洋)中无踪可寻。明初赤岸遭遇袁天禄屠村之灾,赤岸王氏族人逃散于外,后虽有部分族人回迁,但锦祠堂无人照料逐渐荒废,后被改建为乡贤祠,今废。
赤岸锦祠堂碑记全名《闽国公王忠愍祠堂记》,作者元明善(1269年-1322年),字复初,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以文章名于时,与张养浩、曹元用并称“三俊”,为官政绩出色,可谓德才兼备,卒赠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曰文敏。本文或许是元明善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在流传下来的元明善《清河集》中失载。幸运的是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福宁王氏修撰族谱时,从旧资料或赤岸祠堂石碑上抄录而得此文,今见于1930年编撰的《霞浦凤城王氏家谱》。
至治二年(1322年)王都中又在寓居地苏州选址白莲桥为王积翁另建祠堂,由黄溍撰写碑记,即《故参知政事行中书省事国信使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闽国公谥忠愍王公祠堂碑》,笔者简称之《闽国王公祠堂碑》【见拙文~黄溍《闽国王公祠堂碑》1-20】。为与苏州祠堂区分,元明善为赤岸锦祠堂所撰碑文,笔者特加注“赤岸”两字,重命名为《王积翁·赤岸锦祠堂记》。
笔者整理原文,逐节翻译并根据文献资料适当补充,其中错讹与不足之处,还请见谅与指点。 ——王纯鸿2024年元月
图片
闽国公王忠愍祠堂记
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国史/制诰-清河元明善撰
制诰/兼修国史-吴兴赵孟頫承旨书丹并篆额
正文02(第二节)
按其状,公讳积翁,字良存,自号存耕①,闽之长溪人也。宋参知政事讳伯大之犹子②,世济厥美,清声早闻。公以承务郎累迁至兵部尚书、宝章阁学士③。
资性明超,才识博敏,施于学而学赡,发于政而政举。剔历封圻,少在朝列,由其刚果忠愤之气,人嫉惮之④。

【注释】
①在六岁丧父的王都中记忆中,王积翁字“存耕”。但王积翁在世时与朋友互动诗文中,人称“耕存”(如张伯淳《送王耕存使日本》、陈深《送耕存大参使日本》),都是延续其嗣父王伯大“留耕”精神之意。王伯大(号留耕),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以“立朝直谅”闻名于世,曾作《四留铭》为王氏家训: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䘵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②“犹子”即“侄子”。王积翁生父王方大(字裕学)乃王万全(淳熙进士、青田县令)第四子,王伯大(字幼学)为王万全第五子。王积翁以王伯大侄儿身份荫补入仕,后过继王伯大为嗣子。
③王积翁仕宋朝三十年,淳祐六年(1246年)年仅十八岁入学国子监,次年荫补入仕,出任承务郎(从八品)、监严州(今浙江建德县)都酒务,其后历任奉国军节度推官、沿海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提领户部犒赏所检察官、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淮东总领所措置籴买官、江东转运司干办公事、知富阳县、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监左藏封椿上库、临安府通判、提辖文思院、主管诸军审计院、太府寺丞、兵部郎官、知徽州兼都督兵马府参议官加兵部侍郎、江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福建路提点刑狱。
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军攻破南宋首都临安,谢太后抱宋恭帝出降,南宋灭亡。七月,张世杰等拥戴宋端宗在福州登基,以王积翁知南剑州兼福建路提点刑狱兼招捕使、升兵部尚书(正三品)。十一月,元军攻福州,张世杰等人与宋端宗逃亡海上,带走绝大部分兵力,加封王积翁为宝章阁学士、福建路制置使(统兵大臣的加衔,任者一般为官衔二品以上),守护城防空虚的福州城。
④元明善将王积翁仕宋三十年经历一笔轻轻带过,但对其处理政事能力作出极高的评价。

【译文】
按行状所述,王积翁,字良存,自号存耕,福建长溪县(今霞浦)人,南宋参知政事王伯大侄子。王积翁公秉承先人美德,清美的声誉早有耳闻,以承务郎入仕,累迁至兵部尚书、宝章阁学士。
王积翁天生聪颖异常,见识广博,才思敏捷,钻研学业则学识丰富,用心施政则政绩出色。历任地方官员,上朝时间不多,其身上散发的刚毅果决忠义愤激之气,让人为之忌惮。
后文待续……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02【元】元明善《王积
前 言 至治元年(1321年),正议大夫(正三品)、饶州路总管王都中 [详细内容]
- · 02【元】元明善《王积翁·赤岸锦祠堂记》(
- · 姓氏文化和家风传承的关系
- · 什么是四喜、五福、六顺、七星、八方、十全
- · 羲之书几,入木三分
- · 活动记录 海南之喜:参加挚友婚礼,意外邂
- · 习水县桃林镇天龙王氏概况
- · 01【元】元明善《王积翁·赤岸锦祠堂记》(
- · 都源于河南的福建广东八大姓,你知道几个?
- · 寻根问祖的几种常见认知误区
- · 浓情腊八|宜腊祭百神、祭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