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社区民警王连:以十年真情赢得百倍信任

2017-05-09 11:15:27来源:合肥在线

打印 字号: T|T
 他是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胜利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十余年来扎根基层派出所,这位自认为并没有轰轰烈烈“英雄事迹”基层民警,在辖区群众的心目中,却是一位实干家。他就是王连,以行动守护着辖区内的居民,以真情换取了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首创“红袖章”义务巡逻队
  义务巡逻队的成立,最早源于2008年下半年,由于沿河路扩建,拆除了沿街小区的围墙,加之路灯不亮,导致一段时间里,这一区域连续发生了多起盗窃案件。胜利路派出所民警王连在蹲守几夜没有收获之后,琢磨出一条新思路:将小区离退休老人发动起来开展群防群治,这一提议很快获得小区居民的积极响应,第一支义务巡逻队就这样成立了。
  2009年上半年,沿河路修好,这支由12名退休党员临时成立的义务巡逻队没有功成身退,这种群防群治的模式反而在整个瑶海区推广开来。“义务巡逻队可以起到对不法分子震慑的作用,同时给民警提供许多重要信息,还能够在调解邻里纠纷中发挥关键作用。”王连说,目前整个瑶海区各派出所已经组建了136支计1296人的庞大队伍,计划年底将义务巡逻员的人数发展至一万人。
  安抚困难家庭还帮着找工作
  省安装公司二分公司宿舍2幢某室一家四口,父亲韦某是下岗工人,儿子是痴呆人,其妻蒋某和女儿为了养家曾屡次施窃,并先后因此被劳教。现实的艰难让一家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多次流露出轻生的念头。
  了解这个情况后,王连主动和社居委联系,为韦某一家办理了廉租房,为痴呆儿子办理了低保,又主动和辖区内单位联系,先后为母女俩分别找了清洁员和服务员的工作,总算帮助她们初步解决了生活的困难。然而,没过多久便传来消息,母女俩因不适应工作岗位,引起了单位领导的不满,准备将其开除。王连听说后,第一时间赶到这两家单位进行协调,恳求再给她们一次机会,并保证对其进行疏导,看在王连的面子上,两人总算勉强被留用观察。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王连每隔几天就要上门和这对母女聊天谈心,帮助她们尽快适应了工作岗位。
  比亲儿子还亲的“老王”
  原居住在交通厅宿舍的郭文华老人,1996年因亲信他人被卖假药的所骗,导致其与爱人离婚,被儿子赶出家门,自已一个人在合肥市火车站周围乞讨流浪。
  王连在辖区走访群众时得知这一情况后,赶到火车站找到老人。见老人发着高烧,王连将其安排住宿,将她送往医院,自掏500多元为其治病。老人养病期间,王连四处奔波,帮老人补办了户口本、身份证,并挂失了工资卡,取出4万余元工资交到了她的手上。出院后,王连将老人送回家,却没想到一家人矛盾颇深,儿子怎么也不愿意让老人回家,“快过年了,怎么也不能让老人一个人在外面。”抱着这样的想法,王连数度上门,和老人的儿子推心置腹,终于做通了他的工作。从此之后,王连俨然成了老人的半个儿子,每周固定通话,隔三差五上门探望,老人身体不适时带她看病,甚至比亲儿子还要贴心。
  王连所在的胜利路派出所,是由原胜利路派出所、车站派出所整合而来。王连认为,基层民警队伍壮大了,在开展集中打击处理方面,力量增强了。王连告诉合肥在线记者,他辖区共有2800多户,常驻6200余人,老旧小区较多,暂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治安状况比较复杂。以入户走访的形式开展群众工作,王连说,“现在老百姓遇到一些事情,都愿意找我谈谈、聊聊他们的困难和想法,这就是老百姓对咱社区民警的信任!”
  在社区民警岗位上,王连积极践行“忠诚、智勇、清正、为民”的公安精神,始终以群众安全满意为追求,坚持真情服务和谐警民关系,坚持主动帮教消除矛盾隐患,坚持群防群治打造一方平安。在工作中他作出了众多突出成绩,其个人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曾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城乡社区民警,全省十大爱民模范,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合肥在线讯记者 江琪 王晓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