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听兰会长在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上的报告

2013-01-24 15:36:01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一、本届会议的主题
 
      回忆我们去年年会(第七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的主题是“总谱格局初定,研究领域拓宽”,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经全体编委努力和各地宗亲的大力支持,我们终于确定了大成总谱的格式,并且《太原王氏大总谱》与《三槐王氏大总谱》已经写出初稿,在本次会议亮相。
     众所周知,我们所编撰的大成总谱有以下二个特色:第一,范围之广已被许多宗亲称之谓“国谱”,涉及全国范围,计划扩大到全世界范围;第二,内容与形式上是史无前例的。因此无现成的格式可参考,确实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四年努力(2007-5——2011-5),终于在内容上初具规模,格式上初步定型,为又快又好地全面启动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们确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坚持不懈为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而努力。
     本次会议主题中“坚持不懈”的含意是包含着二个方面:一是继续将《太原》、《三槐》二个总谱经过会议检验、讨论和修改,经过下半年补充修改走向定稿出版,《琅琊》总谱走向初稿;二是开展全面启动,在下一年内要启动《开闽王氏大总谱》、《和派王氏大总谱》、《总卷首》以及相关《文化部分》内容的启动。这就要求扩大编委队伍,增加编辑活动,加强考证力度,有力地推进数字化修谱的进程。此外在收编资料,加强管理要采取新方法和新技术等。

     二、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研究队伍与编辑队伍进一步增强。 

     首先,表现在我们研究中心的会员的数量上,去年五月的620人,今年在这次开会前夕就已经有820多人,净增200人。而且素质越来越高,在文化水平、修谱经验、奉献精神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随着会员数量的增加,会员的管理方法也上了一个台阶,表现在会员通信录采用了数据库的管理。这次提供的第1—50批会员通信录就是数据库型通信录,包括二部分,即分批次通信录和分地区通信录。从组织管理上,因地制宜地设置联络机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谱局的编辑队伍,正以积极奉献的精神,全力按照总编辑部的部署奋战在编撰大成总谱的岗位上,这一年里我们任命了太原王氏副主编王义林、王庚玉,三槐王氏副主编王福华、王元根、王祖锡,琅琊王氏副主编王景祜、王扬世,文化副主编王有为等八名副主编。任命了王宣国、王正南、王树蕲、王瑞标、王志江等五名常务编委。任命了王汝珊、王崇溥、王昭茂、王本能、王振庭、王晓年、王敬宪、王世龙、王字培等九名地区编委。最近我们又已经物色并即将任命的一批新的编委成员。事实证明在当前条件下,拥有一支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的编委班子,是大成总谱的关健所在。对此,我们满怀信心,这支队伍正在趋向成熟。
    研究中心的三个平台正日益成为家谱资料查阅、寻根交流与总谱编辑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中华王氏网在信息交流、寻根连祖、发展会员等方面正成为全国乃至海内外王氏宗亲所密切关注,信任度高的姓氏文化网站。第二、会刊《中华王氏文化研究通讯》,页数越来越多,本子越来越重,信息量越来越丰富,已经成为我们全体会员的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第三、“资料陈列室”,贮存的谱牒资料已经有二千多册,正成为各地宗亲前来查阅资料,寻根溯源,交流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各次编辑工作会议编委们查阅资料的主要场所,为总谱编辑和寻根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总谱编撰进展顺利,形成参与《国谱》热潮 2011-5-19 

    大成总谱编撰工程,得到了全国广大的王氏宗亲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许多地区称之为《国谱》(当然是“王氏国谱”)。有的积极整理本支族的资料编修本支族谱,以期能入编他们心中的“国谱”,有的积极向总谱局献计献策,有的企业家主动提供资金赞助。一个积极响应和支持《大成总谱》编撰工作的热潮正在形成。
    第一、在本次会议上,《太原王氏大总谱》和《三槐王氏大总谱》的世系部分初稿终于能与大家见面了。虽然这二部总谱还极不完整,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甚至版面形式上因是近期临时突击出来的,有许多粗糙和不规范之处。但是,“臭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今天在会上亮相,接受会议代表和广大宗亲、宗长和到会的专家们检验,大家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评头论足,提出各种各样的修改和补充意见,以便编辑部进行补充、修改,争取在今年内定稿。
    正因为这是部初稿和讨论稿,所以只印10套,仅供会议代表研究与讨论之用。而且讨论好后还要收回的。
    第二、关于总谱的文化部分也已经开始启动,班子初步建立,纲目已经设立,资料正在收集,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还是鼓舞人心的。
    第三、其它部分总谱,如《开闽王氏大总谱》、《和派王氏大总谱》、《总卷首》的编委班子正在摸底,调研,正在筹备这三部总谱的启动。
    综上所述,世系源流已经初定,文化部分已经启动,其余三总谱正在筹备启动,因此可以说《大成总谱》正在初露端貌。
 
   (三)——世系源流的考证取得阶段性成果  
 
    研究中心自2003年开始筹建以来,一直是将中华王氏世系源流的考证作为重中之重,在开始的五年时间里一直没有表态和下结论,重在认真地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各种不同观点。终于从2008年,编辑部经过广泛收集资料,吸取各种不同的方案和意见,查阅了大量史藉资料,进行反复比较考证,开始逐步公布编辑部的考证成果,如:三槐王氏的上源考证,三槐王氏北宋年间的世系源流的考证;太原王氏的王景肃(豫章王氏)。王仲舒、王该(庐陵王氏)、王安石(临川王氏)、王十朋
(宁溪、左原王氏)、王全斌等世系源流的考证;琅琊王氏的王导上源的考证等,均公布了考证总结报告。这些成果作为编辑部的集体考证成果,代表了研究中心和编辑部的主流意见,已经为各地各支派的世系调研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价值较高的指导意义。当然,尚存在少量不同意见,可供今后继续考研。这些考证成果反映在本会最近编印的《太原王氏考证文集》和《三槐王氏上源考证文集》的二本资料中。琅琊王氏的考证成果还较少,尚未出专集。
    作为世系考证的另一个重要成果——中华王氏源流示意图,汇集了编辑部几年来的考证成果结晶,通过首度在菲律宾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上亮相,作为献给大会的礼物,得到海内外王氏宗亲的好评和赞许。在今年3月下旬在中根源数字化推广中心展示时,得到了推广中心刘中宝主任以及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他们称赞我们的中华王氏源流示意图,在其它姓氏中尤其是大姓中是尚未见到的,这为我们的总谱数字化和中华王氏世系数据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积极走出国门,联络海外王氏宗亲 
 
     我们在重点做好国内(大陆)的王氏文化研究和编撰大成总谱的同时,近年来拓宽视野,扩展到海外王氏文化研究与联络工作。2009年我们派出了一个3人代表团参加了在泰国召开的第九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在今年的3月上旬,我们组织了一个12人的代表团参加在菲律宾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并向大会赠送了精心准备的《中华王氏源流示意图》。一方面增加了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增进了海外王氏社团的接触与交流,为收集海外王氏资料并联合编撰世界王氏大总谱,加强同各国社团交流联谊奠定了基础。

   (五)——编印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的资料。

    今年,我们通过汇编八种内部编印资料,集中反映了编辑部的研究成果和有关会员的研究成果,对全体会员以及有兴趣的研究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此外,我们还将过去几年编印的资料中需要较大的资料,加印了9种。这样在本次会议上可供大家选用的资料有17种。
    本会今年内部编印出刊资料目录
     1、太原王氏考证文集      编辑部编                  25元
    2、三槐王氏考证文集      编辑部编                   25元
    3、中国历史纪年简表与古文生僻字录(新版) 王正南编  25元
    4、太原郡·鼓角王氏      王记龙编著                 40元
    5、古叠字解读            王克付编                   20元
    6、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第1——50批会员通讯录        30元
       (数据库型   包括按批次和按地区编排的二部分)
    7、中华王氏源流示意图    王听兰 王汝珊编制(彩色珍藏大型张版
       长160公分、宽60公分)普通纸每张100元 照相纸每张200元
    8、中国历代科举年庚序列  王福华编                   10元
       加印提供前二年内编印的资料目录
    1、家谱编修指南   王福华 王正南 王克付 编著         25元
    2、中国历代官称职衔选编   王福华 编录               30元
    3、中华王姓家谱目录    上海图书馆编纂               60元
    4、中华王氏先祖像之一(综合)                       40元
    5、中华王氏先祖像之二(三沙王氏先祖像专辑)         40元
    6、中国王姓宰相传                                   30元
    7、中国王姓帝王、皇后、驸马篇                       10元
    8、中华王氏源流概述                                 15元
    9、历代王姓状元与王姓名人摘要                       15元
    10、购买过期会刊(1至48期)                      每本5元
    目前首先满足参加会议代表需要,待会议结束后,可以邮购,则需加付邮资。邮资费说明:凡购买1至5本者邮资5元,6至10本者邮资10元,10本以上者邮资15元。 

   (六)——涌现出一大批积极奉献的热心人士

   (1)积极响应总谱局部署,大力组织本支族人汇编族谱,以入编大成总谱。
    ★贵州省威宁王氏文化研究会,大力组织分布在三省十八个县的约有20万族人的以明初王绳武为始祖的威宁王氏,汇编威宁王氏总谱,成功地编制出有好几万人的世系传承图(吊线图)二大本,上报给总谱局。
    ★云南省镇雄县以明初王懋为始祖的修谱委员会,响应总谱局的部署,短期内组织了一个强大的编辑班子整理出基本符合入编总谱的一守备部队一表格式的世系资料。
    ★湖北省黄梅县的鼓角王氏已经较早地整理出按总谱局要求的世系资料,号称有80万人后裔,72支的图表资料。
    ★福建省武平县以均德公为始祖的庐陵王氏,组织强有力的编谱班子,族谱已经竣工面世,上报给总谱局。
    ★江西省南康王氏,组织有力的班子,编撰《南康王氏总谱》,修建了“南康王氏宗祠”,向总谱局上报了许多资料。
    ★江西省乐平县王福清,响应总谱局的部署,临时辞去在上海打工每月有二千多元收入的工作,在今年1至4月回到老家乐平县,完全是义务地跑遍了全县一百多个村庄,以对王氏文化的忠诚和汗水,日以继夜地或走村串寨,或彻夜整理资料,终于用四个月的时间编绘了有一百多支的乐平王氏源流图,上报总谱局的资料有7.5公斤重。
  (2 )一年中,许多热心人士向研究中心与总谱局捐赠资金,从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其中在去年一年内捐赠一万元以上的有:浙江杭州的高长虹(4万元);江苏江阴的王如兴(1万元);福建霞浦王焕忠(江西上犹人,1万元)。
    在今年到开会前夕,处在边远地区且经济并不发达的贵州省威宁县的威宁王氏文化研究会,他们集体捐赠了二万元,浙江杭州高长虹捐赠了二万元。
  (3)各地会员中在认真组织本地区调查研究,开展寻根连祖,涌现出热心人士。例如:重庆市联络站站长王崇溥;贵州省毕节市联络组组长王庆方、六盘水市联络组副组长王大锐、威宁县的王天昌;云南省昭通地区联络负责人王定安、镇雄县王雄琥;江西省的王槐玉、王名松、王友祥、王祖堂;广西自治区的王朝民、王华文、王肇珩;广东省的王作基;湖南省的王振庭、王国中、王经玉;湖北省的王记龙、王本能;江苏省的王汉昌、王振昌、王义贺、王世茹;安徽省的王宣国、王从义;天津市的王以祥;辽宁省的王家满、王惠莲;上海市的王正南、王继龙;北京市的王洪续;河南省的王金超、王振中;台湾的王亚元,新加坡的王春旭,泰国的王学章,美国的王孝恒。

     三.存在的缺点和困难
     1、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影响力仍不能适应作为第一大姓的需要;会员分布上很不平衡,东北、华北、西北等存在会员少、参与的人少、参加会议的也少。
     2、收集的资料尚不全面,数字化修谱推广不力,寻根连祖活动仍不能适应广大宗亲的要求。
     3、编委人才不足,尤其是缺少年富力强的人才。编委是义务奉献的,没有工资补贴,并要有较丰富的修谱经验和谱牒及历史学知识。九名主编和副主编的平均年龄是72岁。大成总谱共有七个分总谱,现有的编委队伍显然是不足的。
     4、资金不足成为又快又好编辑大总谱制约因素。

     四.今年的工作部署
    1、总谱编撰将继续扩大成果,并全面启动。
    2、全面推进数字化修谱进程。
    3、继续加强世系源流考证工作和寻根连祖活动。
    4、启动并展开各项文化资料收集与编辑工作。
    5、加强研究与改进研究中心的业务管理。
    6、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姓氏文化研究交流活动,筹备编撰《世界王氏大总谱》。

    1、总谱编撰扩大成果,并全面启动。
    第一、为了提高“国谱”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权威性。决定聘请北京青年政治1、总谱编撰扩大成果,并全面启动。学院的王大良博士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王雪峰教授为学术顾问。《总谱》初稿基本定稿后,将送二位学术顾问审查。以最终定稿。
    第二、《太原王氏大总谱》与《三槐王氏大总谱》在今年底基本定稿,再增加文化部分,考虑明年出版。通过本次会议全面接受修改和补充意见,下半年再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征集资料,年底综合汇编。
    第三、总谱全面启动,今年内《开闽王氏大总谱》、《和派王氏大总谱》、《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均要正式启动,组建编委班子,安排编辑计划。

     2、全面推进数字化修谱进程。
     由于我们在《总谱》编辑和源流考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为我们建立中华王氏数据库和扎实推进总谱和各地支谱的数字化修谱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决定从现在开始起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数字化的推广工作。
    第一、宣传与告戒全体王氏宗亲,只有采用高新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方法,才能实现“万枝一统”,才能在世界各地一健查得自己的与你所关心的同宗的上源或关系。只要辛苦这一次用数字化方法修谱,今后增添子孙就可直接在网络谱上自己增添,今后设局修谱的历史即可结束了。凡是近期已经用老方法修好的族谱,要安排计划用数字化改造重修。建立作为第一大姓的规范化的中华王氏大网络谱。
    第二、坚持与武汉数字化推广中心合作,采用统一的数字化软件。
    第三、数字化修谱工作统一由总谱局编辑部负责。
    第四、今年下半年组织首次培训,年底再组织一次培训,以达到全面推开。

    3、继续加强世系源流考证工作 和寻根连祖活动。
    世系源流中的问题影响到总谱与各支谱的世系编辑工作,必须努力认真考证,才能顺利地编辑。
    今年要将琅琊王氏、开闽王氏中的世系源流作为重点考证,三槐和太原王氏也还存在一些较大的支族的上源考证问题。编辑将重点组织力量考证几个重点源流。同时开展寻根交流活动,利用三大平台的交流作用,逐步有效地解决问题。
    考证方法,编辑部已经总结了一些考证原则和方法,可供各地各支族参考参考选用。

    4、启动并展开各项文化资料收集与编辑工作。
    文化编辑是总谱编辑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启动文化编辑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明确区分总卷首与各大总谱的文化内容,组织力量收集与编辑,以保证文化编辑能赶上总谱世系的编辑进度,争取使各总谱的世系与文化能同步顺利竣工面世。

    5、加强研究与改进研究中心的业务管理
    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满足扩大宗亲联络交流和寻根连祖活动服务的需要,必须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措施来加强管理。
    首先,为了适应会员队伍的扩大,采用数据库方法编制《会员通信录》。
    其次,各地设置联络机构和数字化推广分站,在联络机构内选择合适人选负责数字化推广工作。联络机构的设置也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定;联络组也不一定设置在地级市,较大的县或连片的几个县均可因地制宜地设置。

    6、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姓氏文化研究交流活动, 筹备编撰《世界王氏大总谱》
    今后我们将更加广泛地与海外王氏宗亲联系交流,参加国际性的王氏文化交流研究活动。
    今后每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我们根据“统一组团,费用自理”的原则,将积极组织参加。研究中心为每次大会将精心准备文化礼物赠送给大会,增进交流。
    在下一届金门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上,我们将正式提出编撰《世界王氏大总谱》的创议。

    我们要踏实实地编撰好《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为编撰《世界王氏大总谱》奠定基础,并以此增进海内外王氏宗亲的交流。

    最后,衷心希望全体与会代表,在会议期间认真参加会议组织的有关分组讨论,积极提出好的建议,提供自己的资料。回去后积极宣传本次会议的主题和精神,为全方位展开王氏文化研究,为又快又好地编撰成功《中华王氏大总谱》(国谱)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作出贡献。

    琅琊王氏家声远,太原望族世泽长。
    兰亭一集槐三株,根深叶茂是墨香。

    谢谢大家!